微信分享图

雅昌现场丨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青年艺术作品展启幕:鸟巢水立方呈现青春“浪潮”活力

2025-09-30 11:27

2025年9月29日,“浪潮・青年——2025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青年艺术作品展”在鸟巢、水立方启幕,这是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青年毕业作品首次在奥运场馆展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美展之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ccb33dbc796313d3ab7285d0f447c57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44f280a4aec393566619cdb60161e6d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948ce7acff20c18b0a784a9eb1d265dc.jpg

开幕式现场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政,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世名,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军民,北京市文联主席、北京奥促会常务副会长韩子荣,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徐扬等领导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开幕式由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主持。张政、孙军民、高世名、韩子荣、徐扬共同为展览启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b0496c7ccf937e35144b24c8140591b6.jpg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世名致辞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世名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文联将联动全国文艺界的力量,与北京市共同构建一个“首都策源、全国联动”的国家级艺术展示平台。奥林匹克中心区这一曾经见证全球体育健儿之荣耀的宏大空间,将成为全民共享、滋养心灵的美育课堂。通过与全国文艺界的资源整合、共建共享,这里将成为汇聚高端文艺资源、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和艺术高地。一是探索活化利用奥运遗产的新范式。中国文联将与北京市深化合作,将奥林匹克中心区打造成常态化、高品质的国际文化艺术集聚区。二是构建青年艺术人才成长的新生态。中国文联愿协同各方,搭建更多元、更开放的艺术平台,营造创新、实验、开放、包容的健康生态。引导青年朋友将个人艺术追求融入时代洪流,让青春的创造力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澎湃力量。三是拓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新路径。鼓励和助力艺术家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主动参与全球文化竞争,积极参与世界艺术新格局的塑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4b38e0b094206bf16e69016c26f7a151.jpg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军民致辞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军民在致辞中表示,奥运场馆不仅是赛场上的荣耀见证,更是承载文化传承、推动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如何让这些世界级场馆从“赛事地标”变为“文化地标”,从“奥运遗产”转化为“发展资产”,是我们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此次展览将青年艺术创作和双奥场馆深度融合,正是对这一课题的创新回应。从聚焦文脉传承的“潮起溯源”,到探索媒介融合的“无界漩涌”,再到拥抱数字未来的“涟漪绘境”,三大板块、400组近千件精品力作,既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艺术家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更以“艺术+体育+科技”的融合创新,为奥运场馆活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73e50e8b53542fde77403e18b044f68c.jpg

国资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郭志国致辞

国资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郭志国在致辞中表示,当青年艺术家的鲜活作品,在承载“双奥记忆”的鸟巢、水立方的建筑空间里绽放光彩,艺术的灵动与奥运的荣光在此深度交融共生——这场“艺术+奥运”的独特场景,不仅让市民群众在镌刻奥运符号的城市地标中,沉浸式感悟艺术之美,更让国有资产在服务公共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从“功能载体”到“价值内核”的进阶跃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0adf1b31f298aaa87b5d5bca96cc0de5.jpg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艺术盛会,更是一次青年艺术与奥运场馆特有空间气质的精神契合。我们期待通过这些作品,构筑一个兼具中国气派与青春特质的首都艺术新生态,搭建起国家级青年艺术孵化平台,聚焦美术院校前沿创作力量,真正实现“奥运场馆活化利用”与“美育成果全民共享”的有机统一,为城市发展持续注入青春的艺术动能。

多方协同办展,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8e481ef2898ed056ed5a9c85187b7377.jpg

现场合影

本次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承办,中国青年艺术家卓越培育计划联合委员会、北京卓越艺术(美术、设计)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北京奥运城市发展基金会协办,汇聚全国十大美术院校及重点综合类大学艺术学院推荐的400组近千件作品,涵盖架上绘画、雕塑、装置、数字艺术、多媒体影像等多元门类。展览深度融合奥运场馆建筑基因与当代艺术表达,旨在为青年艺术力量搭建起国家级展示与孵化平台,以创新实践推动奥运优质文化资产活化利用,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注入青春艺术动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cf3fdcdf5c5a40f248ac4065b56d78e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243bf491bc64087d7886edf33c93cab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059680535c4e01061d0c31604975e676.jpg

现场观展

三大板块集中亮相,尽显青年创作活力

本次展览,是对高等艺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展览分为“潮起溯源·文脉的当代表达”“无界漩涌·多元媒介的共生激荡”“涟漪绘境·数字艺术的沉浸体验”三大板块,近千件作品青年艺术作品分别在鸟巢、水立方场馆展出。

“潮起溯源·文脉的当代表达”板块落地鸟巢西区“雪花厅”,展出架上绘画与雕塑作品。本版块聚焦文化根脉的守护与焕新,以“在传统激流中重绘时代坐标”为核心理念,深入探索传统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系统呈现学院体系对传统造型艺术的深度梳理与先锋表达。此外,本版块还特别设立了“青年教师艺术作品邀请单元”,邀请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15所高校的50位优秀青年教师参展,作品既体现对传统造型语言的学术深耕,也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前瞻性的价值引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eec1eef4ff51e47941dd7c9b38e0822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faab107a1faa710fb657af6695fd13d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bcb86742d8794ab3f40a74c48fda54a9.jpg

展厅现场

水立方则展出其余两大板块的作品。其中,“无界漩涌・多元媒介的共生激荡”板块设于水立方北区空间,集中展示绘画、综合材料、雕塑、装置艺术等多元形式的青年艺术作品。本版块以“艺术语言的拓展与本体创新”为核心策展理念,依托水立方独具未来感的建筑形态与浓厚的科技氛围,致力于打破绘画、雕塑、装置等传统艺术媒介之间的固有边界,构建出一个鼓励自由探索与跨界交融的艺术实验现场。中央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在这里打造一个‘多元艺术生态场域’,让观众看到青年艺术家如何在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中,拓展艺术语言的边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8fa307036e59ef116c7d2c751d88fdc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0d0385fb74f3b6c55dea3d453d2f1ef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03b712565742ccc73b3e72bdbaa8c3fd.jpg

展厅现场

作为本届展览中科技感与未来性最为鲜明的板块,“涟漪绘境・数字艺术的沉浸体验”聚焦于“科技人文的对话与感官体验升级”,集中呈现数字艺术、多媒体装置、AI创作及影像艺术作品,展示青年艺术家对“未来艺术”的探索。该板块深度融合水立方场馆本身的现代科技气质与青年艺术家的数字创新能力,将空间、技术与艺术有机整合,凸出“开放、交互与共生”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一个超越传统观展模式的沉浸式互动环境。在这里,观众不再仅仅是“观看者”,更成为艺术的“参与者和共建者”,体验“科技的温度”,探知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未来方向。

双奥场馆跨界转型,艺术元素激活场馆文化价值

本次展览,也是对奥运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从鸟巢举办奥运文化主题展、打造自主IP“鸟巢艺术节”,到水立方建立“艺术水立方”子品牌、开展多元文化活动,鸟巢、水立方始终以双奥地标为舞台,打破单一体育功能的边界,探索奥运遗产的文化价值转化。本次展览的展厅设计紧扣“浪潮”意象与奥运场馆特质:鸟巢展区通过流线型展墙与暖色调灯光,凸显传统文脉与当代艺术的碰撞,依托宏阔空间构建起“历史与未来的时空对话场”;水立方展区则结合建筑的科技感与水元素灵动特质,采用透明展具、动态光影与沉浸式设备,打造“多元艺术生态场域”与“数字感官体验空间”。正如水立方相关负责人所说,此次展览将为大型体育场馆转型“文化科技融合空间”提供全新范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a89097a4c88a344a38ce7a7d283ea89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9/2ca524d0912f20bdf87faa99a32ace7b.jpg

展厅现场

2025年8月,“艺蕴双奥——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在北京奥运博物馆开展。在此基础上,北京市文联全新策划推出“浪潮·青年——2025全国高等美术院校青年艺术作品展”。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表示:北京市文联携手各方,深入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高品质艺术内容推动公共艺术繁荣发展,以普惠性展览践行文艺惠民利民;积极服务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以鲜活灵动的青春艺术表达丰富国庆期间节庆文化供给,以艺术IP 的辐射力与吸引力带动周边文旅消费;助力“艺术+体育+科技”融合创新,赋能奥运遗产活化利用,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央地协同发展典范;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广泛团结凝聚青年艺术力量,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高地,为文化强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青春智慧与艺术力量。

据介绍,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展览期间观众持鸟巢、水立方参观门票即可看展。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