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逍遥游子意——唐方一书画展自序

  与上海结缘30年了,首次在沪举办个展,其实这个缘是因钢琴与音乐而结下的,终若水到渠成,有了这次画展。

  回顾当时,恰逢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女儿学琴拜师,不畏远途,从桂林来到了上海,于是有了赴杭州中国美院,到陆俨少先生处深造学习的机会,而陆先生就是上海人。

  女儿考入上音,一学十多年,我们作为父母,也感受上海的水土风物、人情世故十多年,上海名副其实成为她的第二故乡。无论寄居于老师家,还是借住于亭子间,女儿的琴声总伴着我的写写画画,在我们家庭生活中,自自然然,不知不觉,春雨润物——将音乐和书画浸润融合为一体。后来女儿赴欧洲留学,我也应邀受聘讲学去了日本,一家人离离合合,作逍遥游于东西两方域,上海成了我们一家出入国聚散之地。此期间,虽然是一年寒暑两度假期相聚,也不影响我们父女间的艺术情感交流,我的画里仍然感受到钢琴音乐给我带来的新鲜灵感与情调,女儿的琴声里,也越来越多地显现中国文化的韵味与风格。女儿常常慎重其事的请我听她弹奏,而我的画作完成也让她帮提意见,互相在交流中时而争执不休,时而则兴奋不已……

  数年前在女儿留学毕业时,到北京或上海工作都有可能,她毅然选择了上海,我们也非常赞成,归去来兮,我们也回到了上海,是游子回家的感觉。一切是那么自然和顺理成章。

  这次展出的,是我近十年来的作品。有具眼者看我的画说,画里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诚哉斯言,想来确不为虚也。艺术确是有通感的,而绘画表现的视觉形象可以勾起听觉效果,音乐表现的听觉感受也会勾起视觉想象,将视觉与听觉沟通以及表象的转化,产生的艺术效果更具感人之处。曹植有“造响于无声”之谓,白居易更是通感艺术效果转换的高手,《琵琶行》是其代表作,黄庭坚《题阳关图》诗也很妙:“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更何况,线条、旋律、节奏、刚柔浓淡、疏密虚实、轻重强弱、激荡平静、豪迈沉着,在美术与音乐的艺术世界里,本来都是可以同构而具备通解的,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大家分享这份愉悦。

  我想这次画展的开幕式是别开生面的,因为我是新中国的同岁人,女儿是改革开放的同龄者,两代人意味着中西文化体系、美术音乐两大领域互动交流,所以更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感谢上海、感谢音乐、感谢家人。

  感谢促成画展的友人及主办方大烟囱(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油雕院美术馆

作者:唐方一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