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09-17 22:19
《雕塑》杂志封面艺术家郅敏,作品:《河图洛书—天象》
郅敏从事艺术创作三十年来,始终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当代性转换,尤为注重陶瓷材料的文化背景研究,初步形成了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并行的工作方法。他不断探索以东方哲学阐释介入雕塑创作的新路径,并初步建立起一套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空间中应用的方法论体系。
封面作品
《河图洛书—天象》,陶瓷、金属 ,250×250×60cm ,2014-2016
《易·系辞上》有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其中,“福瑞与天命发轫”“八卦九畴”“谶纬图书”,作为汉代河图洛书三种主要的意义归属,分别以不同的逻辑与思维方式塑造出迥异的符号体系。它们各自凭借一套独立的标准与认知逻辑,诠释古人对客观世界的理解。
本系列作品试图将这一古老智慧引入雕塑创作之中,借助河图洛书所蕴含的数字逻辑,经营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传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解读。陶瓷材料的运用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精髓,通过陶瓷单体模件的组合与拼接,河图洛书的结构理念被转化为可视的空间造型。
鉴于陶瓷材料在体量上的限制,作品采用磁铁作为连接媒介,将各个局部有机整合为整体。这一方式不仅在形式上呼应了河图洛书所蕴含的系统逻辑,也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传统符号的结构之美,展现出材料、观念与文化隐喻的多重交融。
《河图洛书》系列作品
《河图洛书—地象》,陶瓷、金属 ,220×220×70cm,2014-2016
《河图洛书—地象》(局部),陶瓷、金属 ,220×220×70cm,2014-2016
《河图洛书—地象》,陶瓷、金属,220×220×70cm,2014-2016
《河图洛书—黄河》,陶瓷、金属,320×70×60cm,2014-2016
《河图洛书—洛水》,陶瓷、金属,260x260x60cm,2014-2016
《河图洛书—万象》,陶瓷、金属,600×200×70cm,2014-2016
《河图洛书—万象》(局部),陶瓷、金属,600×200×70cm,2014-2016
郅 敏
1975年出生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会委员、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个展及收藏:
2024 凯旋画廊,“等待——郅敏艺术展”,策展人,张晨,北京。
2023 湖北美术馆,“温度——郅敏作品展”,策展人:孙振华,学术主持:冀少峰,艺术总监:傅中望,湖北武汉。
2022 北京壹美美术馆, “点——郅敏作品展”,策展人:吴洪亮,学术主持:程辰、路贝,艺术总监:唐胜,北京
2020 中粮集团,“温控——郅敏新作展”,策展人:杜曦云,北京。
2019 红门画廊,“立夏——郅敏艺术展”,策展人:布朗,展览地点:北京瑜舍。
2019 苏州李公堤,“万物——郅敏公共艺术作品展”,策展人:李晓峰,学术主持:齐喆,江苏苏州
2018 电建集团, “万象——郅敏作品展”,策展人:眭群,湖北武汉
2017 中国美术馆, “天象——郅敏作品展”,策展人:谭平,学术主持:吴洪亮,北京
2013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郅敏雕塑展”,策展人:殷福,法国巴黎
2011 中欧文化中心,“郅敏作品展”,策展人:河海 法国斯特拉斯堡
2008 雅巢画廊,“郅敏雕塑作品展”,策展人:薛松 ,上海
2007 上海美术馆,“郅敏雕塑作品展”,策展人:张晴,学术主持:武秦瑞, 上海
本文部分图片选自《雕塑》杂志2025年第4期 [封面艺术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