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王赫:未尽的注脚
开幕:2025年8月20日(周三)| 16:00–19:00
展期: 2025年8月20日—10月25日 | 周二—周六 11:00–18:00
地址: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上海市静安区文安路30号四层
策展:王乙竹
“王赫:未尽的注脚”个展将于2025年8月20日在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启幕。此次将展出中国艺术家王赫(1983年生于北京)近年的14幅绢本设色作品,以中国传统媒介为载体,探索其在当代语境中的转译和再造功能,他藉此探路“过去、现在、未来”如何在当下并置共存的新图式,形成一套具有延续性及生成性的绘画语言。
王赫,《窗中景——岷山晴雪》,2023年,绢本设色,左侧单幅:115 × 101厘米,右侧单幅:65 × 50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王赫,《TARDIS:溪山暮雪》,2021年,绢本设色,左侧单幅:103 × 56厘米;右侧单幅:56 × 56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王赫,《桌上——游骑图》,2025年,绢本设色,50 × 90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王赫,《桌上——Suhehaus》,2025年,绢本设色,50 × 90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如同引入“注脚”般,王赫将那些集体文化记忆嵌入创作,虽未被显性地陈述,但却以若隐若现的方式游移在图像边缘,激发观看并发散解读的路径,铺陈出开放的图像注解。恰如阅读时穿插的注释一般,作对正文的解释补充,也作一种向外的语言延伸。
而“未尽的注脚”正是指向画面外的更为广义的空间建构:它既非对主叙事单纯的补遗,也并非某种未完成的独白,而是一种潜藏于图像、物质及想象之间的多重语言,提示着画面是不断延异(différance)却始终在场的。“未尽”面向开放且持续演进的可能性;而“注脚” 诉诸着观者的介入方式与认知路径。当两者相遇,王赫在绢本、颜料与图像之间构筑出的,便是一种游移于表达与消隐、历史与当下之间的语言浮层。
王赫,《桌上——三重屏会棋图》,2025年,绢本设色,90 × 50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王赫,《桌上——林和靖的书桌》,2024年, 绢本设色,50 × 90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王赫,《桌上——王晋卿的书桌》,2025年,绢本设色,50 × 90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王赫,《桌上——孟元老的餐桌》,2025年,绢本设色,50 × 90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在这一层层“错位”的叠加中,我们并未去向那个纯粹的“原居地”(First Space),也未被彻底抛向“他处”(Second
Space),而是进入文化研究者霍米·巴巴(Homi Bhabha)所阐发的“第三空间”(Third
Space)——超越单一归属的混合场所。从文化差异书写关于时间与空间、历史和未来、真实和想象的交融情景。他写道:“正是这种第三空间,尽管本身无法被直接表述,却构成了发声与表述的语境条件。(
引自 Bhabha, 1994: 37,笔者译)”
“第三空间”承载着复杂的文化拼贴与历史缝合。画面中可见的古代文物片段、完存的历史图像、源自当代制造的材料语言,以及绘画本身的“痕迹”——那些既非描摹、亦非覆盖的动作,蕴含了时间的沉积与记忆的停顿。王赫一贯的创作策略,从“书中景”、“镜中景”、“窗中景”到最新 “桌上”系列,均在有意识地消解时间轴的线性逻辑,将不同维度的文化符号、图像语言与历史记忆进行拆解重组,使它们在视觉层面交错贴补,在意义层面彼此渗透。“未尽的注脚”并非一组封闭图像的集合,更像一种观看的方法论,是对历史、记忆与身份的再书写。图像也不再承担单一的再现之职,而是时空同步的当下,不断交叠的复写存在。
王赫,《窗中景——Capitello》,2024年, 绢本设色,左侧单幅:95 × 54厘米, 右侧单幅:61 × 54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王赫,《窗中景——山居纳凉》,2022年,绢本设色,左侧单幅:120 × 58厘米,右侧单幅:79 × 58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王赫,《窗中景——龙宿骄民》,2024年,绢本设色,115 × 100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王赫,《窗中景——雪景寒林》,2020年,绢本设色,91 × 75厘米 × 2。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与其说王赫在创作图像,不如说他正在构筑一处记忆的复刻现场。他从过往碎片中提取图像细节,再重新置入注脚去拓印,原初的意义又得松动和舒展。作品中留下的皴法与纹样看似源自古代,但材料与语境的错位又制造出“拟古”而非“摹古”的诱惑;隐约透现的线条与笔描,被暂且反转为新的“正文”。在这未尽的注脚之间,艺术家拟邀请“共同作者”,扎根地方经验,在图像的缝隙中寻找属于自身的阅读方式。
王赫,《书中景——易经与心理史学》,2024年, 绢本设色,39 × 39厘米 × 2件。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王赫,《镜中景——大傩图》,2022年,绢本设色,左侧单幅直径:78厘米,右侧单幅:78 × 78厘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1] Bhabha, H. K.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p.34. Routledge.
关于艺术家
王赫(1983年生于北京,现生活工作于北京),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1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传承团队成员;2020年任故宫博物院技术复制组组长;现为研究馆员、中国工笔画学会青年艺委会委员。
近年重要个展:2023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王赫:极目之游》,中国北京;2019年时间博物馆《时光机:王赫个展》,中国北京。群展包含:2024年西岸美术馆《穿裤子的云:今天的绘画》,中国上海;元美术馆《无处非中》,中国北京;隆福文化中心《撷英——中国当代水墨之变》,中国北京;2023年第14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思南公馆—思南时区《皮钦光谱:一种文化的非线编可能》,中国上海;张家港市美术馆《启航:海上丝绸之路的当代回声》,中国江苏;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璀璨的轮廓》,中国上海;江苏省美术馆《中国青年工笔学术提名展》,中国江苏;2022年安美术馆《万重山——2021中国水墨年鉴展》,中国北京;壹Art艺术机构《巫师、工匠与时间旅行者》,中国安徽;2020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山鲁佐德的救赎:新一代绘画备忘录》,中国北京;2018年第四届苏州金鸡湖双年展“自﹒沧浪亭”主展单元,中国江苏。
关于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
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是一家非营利艺术机构,由徐传陞与陈子豪共同创立。它立足于变革中的文化图景与地缘生态之间,并助力推动当代艺术的多元发展。自2017年启动至今,Longlati收藏与赞助计划围绕三个主题展开:二十世纪国际女性艺术家创作、少数与多重少数群体文化以及90后中国艺术家的实践。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