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5-19 18:05
![]()
![]()
“艺外言中:朱振南现代水墨特展”中华艺术宫揭幕
2017年5月19日下午,“艺外言中:朱振南现代水墨特展”在中华艺术宫揭幕。该展览是台湾艺术家朱振南继北京国家博物馆个展之后的第二站。展览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胡懿勋策展,上海市文化联谊会、上海中华艺术宫、中华海峡两岸交流协会主办;上海海峡交流促进会、台湾艺术大学校友总会、中华书道学会协办。
![]()
“艺外言中:朱振南现代水墨特展”开幕式现场
嘉宾叶盛茂致辞
![]()
“艺外言中:朱振南现代水墨特展”开幕式现场
嘉宾台塑企业文物馆馆长王光正致辞
![]()
“艺外言中:朱振南现代水墨特展”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的台湾艺术家朱振南
此次展名于北京展相同,是为继承也为改变。展出作品内容相较北京展增加百分之六十,在新品与大作上更显示出分量。
展览并分为“原乡新境,无界心耕,离相得形,抽象乾坤,法书传承”等五个展览单元共同呈现,而在过厅场域选择数位装置多媒体的新形式表现,更可期待与满足一场现代水墨个展的内涵。
![]()
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胡懿勋
本次展览策展人胡懿勋表示,“原乡新境”是展览的序曲,也是艺术家创作宣言的揭示。
![]()
![]()
![]()
“艺外言中:朱振南现代水墨特展”中华艺术宫展览现场
朱振南的“原乡”是由两个领域组成:在创作理念方面,原乡是指一种回归自我的探寻过程,在他自心中有一种探索自我的哲思,透过各种尝试的足迹,以艺术完成探索之旅。在生活实践方面,出生在台湾西北角海边渔村的朱振南,始终对生长土地有著深厚的认同感,无论他的艺术探索将他带向何方,他终将有一股回归乡里的衝动。
板块二“无界心耕”中“无界”给予朱振南在艺术创作上採取漂泊流浪态度的核心意义;“心耕”则是在漂泊之处停留的体悟。艺术家在世界各地的漂泊旅行,植基于在探索的过程中得以回归自我的假设,以书画笔墨为媒介激发理念,这也是朱振南不断地旅行创作的动力。
板块三“离相得形”提炼出山川景观和属于它的色彩隐喻著春夏秋冬四季、天地自然、山光水色,表现对自然界的审视,在他“山光水色,俯拾即是”和“天地自然,存心得之”的三公尺馀巨幅作品中完整体现。而北京的奥运场馆水立方与鸟巢也从体现不同文化的建筑,发现人文的特殊所在。放在书画表现的场域中“抽象”的语意和语境值得玩味。
而第四板块“抽象乾坤”中的“南山峨峨”,则是从文人画的写意转而为将视野抽离放眼得见的世间表象;“哲学其实是乡愁”则进入更纯粹的、深邃的意境体现,天地更加开阔宽广。朱振南对抽象的理解虽然离不开笔墨色彩,但又在笔墨之中释放了笔墨的更多可能。
![]()
“艺外言中:朱振南现代水墨特展”中华艺术宫展览现场
“法书传承”作为展览最后的板块,也是艺术家为自己做出一个值得深思的结论。诸多学者在讨论朱振南的书画艺术时,几乎有志一同的认为,如果没有传统书画的功底,那麽,抽象、现代水墨,或泼彩重墨的表现形式就显得轻薄无力。真、草、隶、篆四体书法,汉魏碑刻、唐代法帖乃至明清诸书家的笔法体式,都成为朱振南在书道领域的奠基石。而他在早期受到诸多名家传授扎实的传统笔墨,传承文人画一脉的精髓与格局,艺术家以“唐诗八联屏”八件笔法各异却体式贯通的连作,展现他对书法之道的深厚功力。
![]()
上海展特别增加的“漂流之旅”单元
除此之外,此次上海展特别增加的“漂流之旅”单元,纪录2016年底艺术家赴美国旅行创作的历程,这次美国大峡谷的漂流之旅他也带著过往每次漂泊的心情,在旅途中为自己的创作探索一条足够思考的路径。
![]()
阿姆斯特丹写意 Amsterdam 60x90cm 2002
![]()
印象思图加特 2006
![]()
圣米歇尔古堡Cathdral in st. Mitchell 100 x 68cm 2008
![]()
奧维的教堂 L'eglise d'Auvers 63X97 CM 2011
![]()
卢森堡公园的舞台 The Stage at Luxembourg Gardens 97X63 CM 2011
![]()
日月瑞照美景如画 Sun Moon Lake 183x146 cm 2014
![]()
红日紫雲云 青天藍海 2016
![]()
瑞雪呈祥48x48 cm 2016
![]()
紫岚黄光伴日月 69X69 CM 2016
这既是朱振南对“艺外言中”再一次的新体悟,与前一个阶段有些许的不同和新意。每年,新的旅行漂泊并未停止,他仍在探寻着自我归乡之路。这是艺术家在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和时间的流变里,不懈地提出自我的笔墨主张。
展览将持续至6月18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谢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