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破壳计划|青年艺术家发现及推荐平台,旨在关注青年艺术生态,助力青年艺术家成长。本期导师推荐栏目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袁广推荐青年艺术家何铭凯。
![]()
《Their face Their...》 何铭凯 综合材料 2020
![]()
《Their face Their...》 何铭凯 综合材料 2020
![]()
《Their face Their...》 何铭凯 综合材料 2020
![]()
《Their face Their...》 何铭凯 综合材料 2020
![]()
《Their face Their...》 何铭凯 综合材料 2020
![]()
《关于家庭的建筑研究》综合材料 2020 100x60x4cm
作品描述:
提起家庭,我首先想起的就是我长久生活的空间环境,二十年的生活模式,饮食起居……这个固定的空间建筑在我的生命中牢牢打下了烙印。我在绘画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看待建筑”的视角去观看和审视这个空间中的事物,而不带着太多感情元素。因为“建筑”本身经常被人们作为标志,一种文化符号,也被当作是一种艺术作品,我将家庭的景象当作建筑去描绘,通过运大量无机质的线条和画面肌理,暗暗=示了我的家庭与文化背景之间的联系,也将我对“家庭”这个抽象概念的看法与客观存在的景象联系在了一起。我并不希望我描绘的家庭环境中表现“人”的存在,因为我成长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的感受是“孤独”和“隔阂”,我与我的家庭成员仿佛不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里。我所做的只是记录下我所感知到的家庭环审视境。我使用的颜色多为低纯度的冷色,横平竖直,因为我想表现的是我在家中压抑和孤独的氛围,以及剧烈感情波动之后,我现在对家庭的平静审视。
-导师推荐语-

袁广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通过将视角对准自身,何铭凯把毕业创作的焦点指向了他的原生家庭的生活体验,以及人际交往中的无所适从。在他的作品中,理性与感性似乎处在一种激烈的对抗和奇妙的平衡之中,这可能与他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法有关——在《关于家庭的建筑研究》中,水性的自由流动的丙烯材料被横平竖直的边框所分割,貌似冷静克制的画面下又似乎暗流涌动,这是否暗示了家庭生活中某种长期压抑下的情绪波动?而在另一个《Their face,Their…》系列中,被压抑的情感又获得了某种程度的释放,他将肖像这个概念进行了扩大和延申,观者面对这些面部特征无法辨别的肖像,是否会质疑它们的“真实性”,抑或是对社交生活的虚伪性又有所思考?
何铭凯参加2020艺术一夏·高校联盟毕业季
|
![]()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