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4-14 20:25
![]()
画事君说
浅 显 有 趣 的 深 度 艺 术 美 学 干 货
这个春天可以说是不太平静,此起彼伏的疫情让人们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尤其是上海,最近让人揪心,眼看一个月子都坐完了,依旧没有解封的意思。坐困愁城,真是无比闹心。
但是春天却依然按时到来,楼下的桃花依旧开了满树,辛夷也在路旁姹紫嫣红,海棠在水边掉落成了花溪,二月兰大片大片铺满冬天时看似荒芜的平原。
不管日子多苦,人们对看花都还保有热情。
想起前几年,大批大批的爱花人士飞赴日本赏樱,这仿佛已经成了中产阶级春天遣兴的标志。只为这一瞬的灿烂与热烈,人们丝毫不去计较旅途的漫长和辛苦。
![]()
但现在我们已经在国门之内三年了,第三个春天了,我已经从自己去看花,到抱着自己娃儿去看花。这个小娃儿,还从来没有见过桃花,迎春花,玉兰花,但他看到这些花就会甜甜地笑起来,手里给什么都会丢掉,但是给一支花,会一直紧紧抓住直到回家。
这大概就是人类基因里携带的爱花的本性吧。
说起来,花大概就是有一种魔力。无论心情多么糟糕,走在路上,看到一簇簇一丛丛怒放的桃、李、杏、梨、樱、海棠花,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生命力,会让人的心情也变得明朗和柔软。
![]()
所以每到春天,人们就忙不迭地去赶赴和花的约会。不光因为花的美艳,也因为花期的短暂,和花给内心带来的柔软。
这种人和花的默契,不止现代才有,唐代诗人杨巨源说“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说明中国的古人也是如此。
花不能言,古人却可以借由诗句来表达对花的喜爱。
所以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所以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也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花,所以古人的喜怒哀乐,也常借花来抒发。
所以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所以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花在古人眼里,是装饰,是点缀,也是自身情怀的喻托,屈原就喜欢以香草美人自比,宋代的男人也喜欢在头上戴花儿。
![]()
(北宋的男人爱戴花)
看花、赏花、画花对古人来说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眼下正是一年中赏花的好时节,不能出门的苦闷中,不妨来看看古画中那些令人心醉的美丽花卉,调整一下心情,感受人与花的心电感应。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发展由来已久。无论是唐人的挂轴、宋人的扇面,还是元代的图卷、明清的册页,花卉都是这些尺幅上常见的题材。
设色的花卉尽可能在颜色上保持了花的原貌。
毕竟花开有期,古时候哪有温室大棚,哪有什么鲜切花,要想在夏天看到梅花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皇帝有办法,他有画院啊,让画家画出来后,春夏秋冬的花想哪个季节看都能捧在手心看。
![]()
春花图册八开-01
![]()
春花图册八开-02
![]()
春花图册八开-03
![]()
春花图册八开-04
![]()
国色天香1
![]()
国色天香2
![]()
国色天香3
![]()
瓯香馆1
![]()
瓯香馆2
![]()
瓯香馆3
![]()
瓯香馆4
这种画院里画出来的花一向以精细著称,因此得称“细笔”花卉,也就是工笔花卉。
五代的黄筌、宋代的徽宗皇帝以及他后边那一帮画工,画出来的花儿都很逼真。
![]()
(南宋 吴炳 出水芙蓉)
![]()
(南宋 栀子花)
叶子上哪一块残了缺了都画出来,花瓣的颜色层次也要表现出来。
![]()
(南宋 朱克柔 山茶花)
![]()
(南宋 林椿 海棠)
工笔花卉一般重设色。而且颜色要鲜丽秾艳,不然怎么当得起“院体”的富贵气呢?
![]()
(南宋 林椿 山茶雪霁图)
![]()
(南宋 林椿 茶梅)
![]()
(宋徽宗 御笔花卉)
而且院体花卉喜欢画折枝花卉,就是只画从树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不画全株。
一方面为扇面形制所囿,另一方面古人觉得这种简单的构图十分雅致,值得玩味。
后来明清之际流行在册页上画折枝花卉也是这个道理。
![]()
(南宋 折枝花卉四段 海棠)
![]()
(南宋 折枝花卉四段 梅花)
![]()
(南宋 折枝花卉四段 木芙蓉)
![]()
(南宋 折枝花卉四段 栀子)
![]()
(元 钱选 八花图卷)
![]()
(元 钱选 八花图卷)
![]()
(元 钱选 八花图卷)
![]()
(元 钱选 八花图卷)
![]()
(清人 绣球花)
与工笔相对的是写意。这种方法不注重精工细笔,求的是表现花草生长的精神气。
五代时期因此出现了工笔、写意的两大阵营。
一是以黄筌为首的工笔一路,专门画宫里的奇花异卉。
另一就是徐熙所创的写意一派,他画的是寻常百姓家的花花草草,甚至是路边不知名的野卉。
后人称这两种风格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
(清 石涛 花卉册)
![]()
(清 石涛 花卉册)
写意花卉更注重的是写生,力图通过“写”而不是“画”的方式,把花草大概的特征、姿态表现出来。
![]()
(清 石涛 花卉册)
![]()
(清 石涛 花卉册)
![]()
(清 高凤翰 梅花)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少儿国画班”画出来的花大概就是下面这个风格的。
你说他像吧,现实中上哪儿找黑色的叶子和外黑里黄的菊花瓣儿去?
你要说他不像呢,他说这个是紫藤花,你一看好像也没毛病啊!
而看下面赵之谦的写意花卉,这些线条和颜色,充满生命力,不是真花,胜似真花。
![]()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
(清 赵之谦 花卉册)
前面说的都是有颜色的花儿。怎么?还有没颜色的花儿?
不是没颜色,古代文人不是喜欢画水墨画嘛,用的工具最少,所以只能内容上下功夫了,画出来的显文人气。
因此,古人的水墨花卉也一样撩人。
![]()
(清 蒋廷锡 芍药图轴)
其实水墨花卉也不止黑白两色。
古人说墨分五色。加了水的墨实际上是灰色的,水加的多墨色就淡,水加的少墨色就深,此外干墨、湿墨、焦墨画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
![]()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
(清 汪士慎 花卉册)
汪士慎的这套水墨花卉勾摹得已经算详尽的了。花枝、花心、叶脉都看得分明。算是写意花卉里的一种——“小写意”。小写意更注重用笔和书写性。
陈淳的写意花卉处处透着文人隽雅的气质,一花半叶就能将花草的灵气抒写得淋漓尽致。在绘画史上,他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
![]()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明 陈淳 花卉图卷)
徐渭是“泼墨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大写意”与“小写意”相比,更加强调主观感情的抒发,有点类似西方的表现主义。
徐渭这个人诗文俱佳,兼工书画,可惜命途坎坷,精神上屡受刺激,几近癫狂。他的狂草一般人很难看懂,墨花也用笔恣意。
(明 徐渭 花卉图卷)
![]()
(明 徐渭 花卉图卷)
写意花卉往往配合作者的题跋一同食用会更佳。不然你可能看不懂他画的是什么花,更甚者你可能看不出来画的是朵花儿!
![]()
(明 徐渭 花卉图卷)
![]()
(明 徐渭 花卉图卷)
说真的,跟真花儿比起来一点也不像,但是遒劲扭曲的藤蔓、孤傲挺拔的霜菊,是任何人都模仿不来的。
因为他画的是自己不事权贵、不肯媚俗的心意,是悲愤与极度痛苦的真实写照。
看徐渭的花,看到的是他用尽毕生力气,却不知道怎样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辛酸苦楚。
点染粉笔带脂,复以染笔足之
“没骨”一词最早见于宋代。徐熙的儿子徐崇嗣发展徐熙写意绘画风格,但是又融入了黄筌一路的特点,从而独创“没骨”一格。
没骨花卉可以说是介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一种风格。它既不同于勾线染色的工笔,也异于墨色点染而成的写意。而是需要细笔勾勒的地方就精细,需要随意的时候就点染自如。
![]()
(清 恽寿平 茶梅、梅花)
![]()
(清 恽寿平 花卉图册)
![]()
(清 恽寿平 花卉图册)
明清的文人就特别喜欢画这种清丽典雅的没骨花,小巧精致,又足以写文人意气。
看起来没骨花比工笔花好画得多,毕竟不用刻画得那么精细,其实不然。清代的恽寿平“每画一花,必折是花插之瓶中,极力描摹,得其生香活色而后已”。
![]()
(清 恽寿平 花卉图册)
![]()
(清 恽寿平 花卉图册)
恽寿平画没骨花卉,虽然标榜追摹宋元,其实又参以写生法,文人气也不自觉地渗透其中。因此他的没骨花卉画法别具一格,设色明净,格调清丽。
时人特别喜欢这种风格,几乎“家家南田、户户正叔”(正叔、南田是恽寿平的字、号)。
![]()
(清 恽寿平 花卉扇面)
![]()
(清 恽寿平 花卉扇面)
![]()
(清 恽寿平 花卉扇面)
明清还出了很多擅画没骨花卉的女子。
文俶是文徵明的玄孙女,她的花儿娟秀细腻,色彩清淡不俗媚。
明末钱谦益评价她“点染写生,自出新意,画家以为本朝独绝。”
![]()
(明 文俶 花卉图)
![]()
(明 文俶 花卉图)
![]()
(明 文俶 花卉图)
![]()
(明 文俶 花卉图)
此外还有恽冰、陈书,她们笔下的花丝毫不逊色,反而多了几分柔美和秀气。
![]()
(清 恽冰)
![]()
(清 恽冰)
![]()
(清 恽冰)
![]()
(清 陈书 绣球花、石榴花、菊花、萱草)
当然,后人的没骨花卉也不全是这种风格,明清有些画家学恽寿平画画没骨花图,却一变为浓丽的色彩,明丽则明丽矣,画的人多了,脂粉华靡之气就浓了,越学越变,越变越俗不可耐。
![]()
(清 汪承霈)
![]()
(清 汪承霈)
下面这组钱维城的花卉还是别具一格的,颜色虽然明亮,倒还不显得俗气。就是乾隆的题字有点辣眼睛,还把白杜鹃误识成了栀子花。
![]()
(清 钱维城 腊梅、冬珊瑚)
![]()
(清 钱维城 海棠花、白杜鹃)
![]()
![]()
(清 钱维城 茶花)
![]()
![]()
(清 钱维城 万有同春卷)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有一年冬天游园看到腊梅花开,便写了首《催花诗》: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次日,各种花草果然承旨,竞相开放,林苑变成了春日光景,万紫千红。武则天很高兴,还命人给这些花悬挂红绸金牌表示嘉奖。
虽然故事有点传奇,不过趁着好春光多出去看看花倒是不假,毕竟花期不待人,一场风雨花瓣就会被打散一地。
如果你和我一样,不仅喜欢赏花,也喜欢中国画,那么这套醉美册页,应该是你的心头好。
微店+ , 交易担保 , 放心买 , 醉美册页—花鸟系列 75折特惠! 小程序
折枝花卉是从宋代开始兴起,而小写真的花鸟,不仅装饰性极强,也非常富有情趣,可以说代表了中国花鸟画最高峰。醉美册页宋画花鸟可以满足攀登高峰的愿望。
《醉美册页·恽寿平·花鸟篇》可以说是醉美的一本。
虽然文章里也贴了不少恽寿平的画,但用手机看和拿一本印刷质量好的高清图册在手里看,视觉体验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这本画册之前曾一晚狂卖100本,收到书的读者都说好。
![]()
![]()
![]()
这本画册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一次性囊括了恽寿平的多本册页,如《瓯香馆写生册》、《春花图册》、《国色天香图册》、《春意盎然图册》、《花果蔬菜图册》,分别是恽寿平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对于了解,梳理研究恽寿平的艺术生涯,非常有帮助。
这些册页也基本上属于恽寿平存世的著名代表作品了。
72页高清彩图,635mm×965mm的开本,精品的印刷质量,平实的价格。无论是欣赏,还是初学者临摹,绝对够用。
醉美册页套装,还包含这本《醉美册页·沈周花鸟》还有《任伯年花鸟》,都代表了明清花鸟画的至高水平。
册页这种形式,本就是案上赏玩之物,闲时喝茶随手翻阅,也是一种非常惬意的视觉享受。现在进入民国画事微店,即可购买醉美册页系列套装,一次看个够。
微店+ , 交易担保 , 放心买 , 醉美册页—花鸟系列 75折特惠! 小程序
画事君个人微信
加个好友吧
↓↓↓↓↓↓
![]()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面对垃圾动画片,感谢《天书奇谭》,曾让三岁小孩知道什么是好看
50年前傅抱石只要1300块,假如穿越回去你敢买吗?| 画事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
▼▼▼
作者:民国画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