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10-14 16:39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红梅副教授:
尊敬的杨先生、芃芃老师、俞先生,焦先生,许先生、陆主席,林院;尊敬的朱院、常院;尊敬的陈局,谢馆,冯秘书长,郭局,苗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朋友们,媒体朋友们,今天,我们欢聚在贝律铭先生献给他故乡的精致典雅的苏州博物馆里,共同庆祝《杨飞云近作展-丰盛生命》展的开幕。
作为卓越的油画艺术家和杰出的教育家,杨飞云先生有着惊人旺盛的艺术创作力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他用古典主义的审美,现实主义的态度,浪漫主义的情怀,通过纯正的油画语言,他将中外艺术史上成熟的艺术风格、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传统和时代的当下课题这三个核心要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在人物画、风景画两大领域创造出大量的非凡之作,为真正形成具有本土生命力的中国油画的当代表达做出了卓越贡献。当然,刚才陈述的这三个核心要素的结合程度和状态,也是检验一切艺术家是否能够进入历史,成为后世指路明灯和攀登高峰的方向标。
我们这次展览选取先生最近20多年来艺术研究的大的转变。主要分为三方面,也分为三个不同展厅展示:
第一、2000年以来,先生在风景画领域的推进。虽然先生的风景画是从西方风景画的参照体系里出发,但他却走出来了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忘我存物”的油画山水画的道路。先生秉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风景画里将主体完全融入了客体的表征之中,这就使得他的风景画能够在瞬息万变、刹那生灭的现象界里表达出清晰的确定性和可信的永恒性,这跟西方风景画中主客体彼此独立的“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这样的体系完全不同。
第二、2007年以来, 先生的人物肖像画开始从室内的研究性创作转变为现场写生创作,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能够将人物的现实特征和历史精神性高度统一在了同一个画面里,更能够将古典主义的朴素简洁和现实世界中一般人的庄严神圣完美结合,同时具备了中国传统书画中的精神写意性和西方传统油画中鲜活的现场感,在场性,建筑感、雕塑性,宏伟感和永恒性,这种艰难的艺术处理,不仅仅是先生对所绘制对象和所绘制对象代表的文化精神的传达,同时,他也创造出了东西方两个绘画体系紧密融合的一座艺术丰碑。
第三,2017年先生生病康复期间转向的为中国的古圣先贤绘制巨幅肖像的历史沉思和文化表达。
尽管这个展览是先生的个案研究展,但我们也希望能够成为学术界回顾和展望油画本土化、油画民族化、油画当代性的重要契机,为此,我们精心编撰了同名画册和组织了下午的《历史与当代-苏州博物馆杨飞云近作展的意义》的学术研讨会。期待在座的各位学者们展开深入讨论。
最后,非常感谢陈局多年前开设的在中国的博物馆系统为在世的艺术大家做深入的个案研究展,感谢谢馆带领的专业团队,感谢“让中国灯光照亮世界瑰宝”的王建平先生,感谢“让世界看见中国汉字之美”的严永亮先生,感谢“中国电子领域的开创者”谭宇凡先生,感谢让珍贵的漳绒得以传世的戴春明先生、戴玲女士,感谢国家级非遗苏绣朱寿珍女士,感谢设计师徐国峰先生,感谢一如既往支持艺术界的王彦女士,感谢我的学生们的无私付出。尤其深深感谢杨先生、感谢芃芃老师、感谢四舅、感谢杨公子天硕对我的学术研究、展览策划、展览展示的无限的包容、理解和支持,谢谢,谢谢您们,谢谢大家。
开幕式现场
![]()
![]()
![]()
![]()
![]()
![]()
![]()
展览现场
![]()
![]()
![]()
![]()
![]()
![]()
![]()
![]()
![]()
展厅现场
![]()
![]()
![]()
![]()
![]()
![]()
![]()
![]()
![]()
![]()
![]()
总 策 划:陈瑞近 谢晓婷
策 展 人:红 梅
总 监 制:白 明
工作人员名单:
设 计:徐国峰
策展助理:白一诺 高莫舒 郭梦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