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7-12 16:09
![]()
展览海报
彭涛:“天人之际”主题艺术展暨云玺15艺术机构开放展将于2017年7月21日18:00在云玺15艺术机构(昆明市官渡区昌宏西路五甲塘湿地公园旁)开幕。展览旨在以艺术现场的方式,融合装置、影像、身体表演、艺术文献、实物、音乐等艺术媒介和形式,全方位的立体地呈现彭涛的艺术及其作品,这既是艺术家“精神还乡”、“诗意栖居”的视觉见证,也是他跨越时空、与天地对话艺术追求开启的全新旅程。策展人希望,历时一年筹备的这个展览,作为云玺15艺术机构的开放展,能为观众带来别样的由心及物的艺术体验。展览为期三个月,将持续至2017年9月21日。
吾心即宇宙
“彭涛:天人之际主题艺术展暨云玺15艺术机构开放展”前言
彭涛在故乡云南罗平白腊山上历时十年的营造活动,不仅是建造了几幢房子和一座塔。更重要的是,将营造视为修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启发了一种基于日常生活的、诗意的、灵性的艺术方式。
“彭涛:天人之际”主题艺术展旨在以艺术现场的方式,融合装置、影像、身体表演、艺术文献、实物、音乐等艺术媒介和形式,全方位的立体地呈现彭涛的艺术及其作品,这既是艺术家“精神还乡”、“诗意栖居”的视觉见证,也是他跨越时空、与天地对话艺术追求开启的全新旅程。策展人希望,历时一年筹备的这个展览,作为云玺15艺术机构的开放展,能为观众带来别样的由心及物的艺术体验。
![]()
手稿1号 27.9cmX38.4cm 纸本铅笔 2010年7月
![]()
手稿2号 27.9cmX38.4cm 纸本铅笔 2010年12月
![]()
手稿3号 27.9cmX38.4cm 纸本铅笔 2013年11月
![]()
手稿4号 27.9cmX38.4cm 纸本铅笔 2011年7月
“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人关于宇宙观的一种表达方式。“吾心即宇宙”,彭涛的作品,将个体与宇宙万物作为一个整体和“通道”:这个“通道”通过接纳天地宇宙、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水草木、风雨雷电等万物的能量,让自身成为宇宙的神秘能量的一部分,也就是让身心服从宇宙和生命的法则,如同阴阳四季、生死轮回一般。展览分“落物 、优游、观天 、心园”四个单元依次展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第一单元:“落物”。这是一件形似陨石的装置作品,有如天外来客。作品高2.5米,宽2.5米,呈正四面体造型,包裹着一层凹凸不平、肌理粗糙的外壳,四个尖角处露出平滑光亮的内部金属材质,它悬浮于地面,仿佛生命与宇宙的奇遇。
第二个单元:“优游”。此件作品由12面高3.88米,宽2.5米的钢化玻璃板构成,整件作品直径为9.3米,占地约70平米。12面玻璃围绕中心螺旋分布,中心地面呈现一个三角形黑洞,形态正好是第一单元“落物”的负向空间,一股雾状气流围绕中心黑洞循环旋转,形成一个漩涡。观者置身其中,身心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物我两忘的“优游”状态。
![]()
柏涛塔概念图7号 162cmX108cm 爱普生艺术微喷 德国哈尼穆勒油画布 2016年7月
![]()
柏涛塔概念图8号 162cmX108cm 爱普生艺术微喷 德国哈尼穆勒油画布 2016年7月
![]()
柏涛塔概念图7号 192cmX108cm 爱普生艺术微喷 德国哈尼穆勒油画布 2017年6月
第三个单元:“观天”。此部分由一个直径11米的封闭双螺旋体空间构成,空间的中心是一个高2.77米的三棱锥塔形装置,是彭涛作品的核心景观,螺旋体从左侧信道进入,过程中信道由宽至窄,光线渐变至幽暗,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穿越时空来到宇宙中心,坐井观天、游目驰怀。
第四个单元:“心园”。此作品位于双螺旋体装置“观天”的另一出口处,由17吨棕色河砂堆积而成,形似延绵的大地山峦。在山峦的脊梁处露出一具白色的动物骨骸。这是生命轮回、修短随化的一种意象。
策展人:管郁达
2017年7月1日于昆明
![]()
柏涛塔 700cmX700cmX700cm 金属、玻璃、光波、声波等 2013年10月
![]()
柏涛塔内部 600cmX600cmX600cm 金属、玻璃、光波、声波等 2013年10月
![]()
柏涛塔石墙 1200cmX1200cmX700cm 石头 2009年12月
![]()
柏涛塔综合体鸟瞰 2000平方米 2014年10月
![]()
《落物》 金属 250cmX250cmX250cm 2016年7月
![]()
《优游》 钢架、木板、玻璃、光波、声波、水雾 2017年7月
![]()
《观天》(外部) 1200cmX1200cmX500cm 金属、玻璃、木板、光波、声波 2016年9月
![]()
《观天》(内部) 1200cmX1200cmX500cm 金属、玻璃、木板、光波、声波 2016年9月
![]()
《心园》 1200cmX400cm 河砂 动物骨骸 2017年7月
![]()
《天人之际》1号 162cmX108cm 爱普生艺术微喷 德国哈尼穆勒油画布 2016年11月
彭涛:“天人之际”主题艺术展
暨云玺15艺术机构开放展
开幕时间:2017年7月21日18:00
展览时间:2017年7月21日——9月21日
展览地点:云玺15艺术机构(昆明市官渡区昌宏西路五甲塘湿地公园旁)
主办:云玺15艺术机构
策划:管郁达工作室
策展人:管郁达
展览总监:白 云
策展助理:尹 敏、宁 娟
展览统筹:朱 海
媒体支持:雅昌艺术网、艺术国际网、《艺术当代》、《画刊》、一条、二更、可见、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大观周刊》、云南网
合作鸣谢:昆明万达文化酒店、欣宴
![]()
彭涛简介
1975年出生于云南罗平
1994年就读于云南艺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毕业后在昆明成立设计工作室。生意正风生水起时,毅然放弃昆明的一切,卷起铺盖回到家乡罗平。
2004年,最后一个工程结束,去到湖边,决定从今往后尊重内心,彻彻底底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开始通过空间构建去实践生命体验,创建“红岸空间”。
2005年——2007年,探索与心灵、自然对话的方式,通过“日常行为”深层感悟生命的意义,运用影像记录“自然物”与“身体”对接上的瞬间。
2007年6月——2014年10月实践与心灵、宇宙对接的通道,构建“柏涛塔综合体”。
2016年3月——2017年7月制作《天人之际》大型空间装置艺术
![]()
云玺15艺术机构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和合的艺术典范
莱斯·沃里克(Les Wallach) 建筑作品
云玺15艺术机构于2017年落成,对原生环境的关注是设计的基础,即出自建筑师莱斯·沃里克鬼斧神工之手, 他是线和空间事务所创始人,在全球已经获得超过七十个设计奖项。他亦是“全球十大豪宅设计师”,作品遍布欧洲,美洲与亚洲,却始终用谦逊的建筑语言对话自然,强调建筑的原生与和谐。
建筑本身就是艺术作品,建筑文化应该是大众文化。被自然环境所包裹的建筑尤为自在,云玺15艺术机构建造于湿地之上,湿地,森林与海洋被称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三大生命景观系统,将是西南中心重要的当代艺术平台,涵盖艺术展览,学术论坛,文艺沙龙,品牌发布,多元化培训等。在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同时,复苏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主动发掘与传播西南地区本土文化艺术,为其创造涵养有益环境,促进本土与国际的艺术交融,不留余力地打开与充当当代艺术与文化交流之窗口。带动提升西南地区文化品位,改善区域文化土壤。云玺15艺术机构着眼于将艺术作品传承下去,在当代艺术的依据上,在美学和史实双重本质上,被认可为顶级艺术平台。
莫奈曾说;“我会成为画家,也许是拜花所赐。”由他精心打理的诺曼底园连接着他的创作灵感,关乎自然,生命,水与诗。莫奈先成为了园丁建造了花园,然后记录花园的美妙生灵与四季光影成为了画家。云玺15艺术机构和“莫奈花园”异曲同工之处即均始于一片湿地,这里将是孕育杰出艺术创作的栖息之地,并将在不懈追求下逐步转型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非盈利机构。云玺15艺术机构所在湿地所具备的生物多样性,将衍生创造出蓬勃炽盛的艺术文化生机,人之精气神与艺术作品之精魂将在此由众人之心力共善业。
![]()
管郁达工作室简介
管郁达工作室是由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管郁达教授于2005年组建的从事当代艺术研究、艺术活动策划的工作团体。致力于推介优秀艺术作品,推出新锐艺术家、批评和策展新人,同时也在为延展艺术与各领域的更多可能性进行探究与实践。
它既是西南地区当代艺术史论、艺术批评与策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云南工作组所在地。
目前,已建立了三百多例艺术家、艺术事件、艺术机构的专项档案文献库。并在国内外策划组织了许多专业的学术活动和艺术展览。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