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08-22 11:13
耳目一新、鲜活、作品质量有明显提升,小朋友们在创作上关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深,是众多专家学者们观看完第六届青少年雕塑展之后给出的评价。
8月5日,“2023第六届青少年雕塑作品展览”在大同市雕塑博物馆开幕,本届展览共有420件入围作品,其中U12少儿组入围247件,U15初中组入围104件,U18高中组入围69件。最终寄送到场的参展作品为387件。
![]()
颁奖现场
![]()
开幕式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担任本届展览的策展人,他谈到这次展览展示的是新时代通过艺术教育实施美育取得的丰硕成果。“青少年雕塑作品展览”已经成功举办五届,在“推进雕塑启蒙”、“促进教育公平”、“跟进美育发展”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成为了中国青少年艺术教育和美育的重要品牌。
![]()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展览策展人高洪
以展览促美育,以创作启性灵,以雕塑创未来,本展览将雕塑创作为切入点,不断推进“家庭式雕塑美育”与“亲子式美术教育”,还邀请北京地区盲校的小朋友们参加展览,逐渐探索出中国美术教育新模式。不仅如此,在“同心合力和衷共济,携手并进共创未来”理念下,十多年间,中央美术学院与大同市人民政府并肩奋进,深度合作、深入探索、深化理念、深刻思考,共同打造了“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大同雕塑国际双年展”“钢铁之夏金属创作营”等众多活动,在助力地方文化建设、赋能区域文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厚成果,持续努力将历史文化重镇大同打造成“中国雕塑之都”,为促进中国雕塑事业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展览像一个充满能量的小花园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党委书记孙璐作为评委第一次参加青少年雕塑展,他表示品相关的过程非常开心,经常被小朋友们的作品逗乐,从展出的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小朋友们的赤子之心,赤诚之心。
孙璐认为这是值得发扬的,整场展览就像一个充满能量的小花园,小朋友们的创作虽然手法还有一些质朴,但非常有创造力,由内而外的散发着一种活跃的能量,这是一项可持续的有意义的活动。
![]()
![]()
![]()
![]()
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原党委书记王少军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表示本届展览作品在质量上有明显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雕塑语言和技巧上面,还体现在大家对社会的关注,自我内心对事物的感知,以及对事物的判断和态度,相比往届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在王少军看来,这种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这是有关青少年成长的核心的问题,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印象、观察、判断以及认识上的独特角度,如何通过雕塑创作,用艺术的手段、语言来表达,这是最重要的。
![]()
![]()
展览现场
当然,他也观察到,高龄组在技巧、技术性、专业性上学到了很多,但低龄组所拥有的那些纯真、开放、多元的特质在他们身上开始缺失。王少军表示,这是世界各国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人类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社会化教育,究竟怎样才能形成一种有效的、正面的、健康的,能够将少年儿童纯真、优秀一面保留下来的机制,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适应这个时代。
关注盲校儿童:体现艺术的魅力 美育的力量
除了上述的展览亮点之外,本届展览还有一个亮点便是增加了特邀板块,呈现了北京市盲校同学们的作品,让人们关注到这一特殊的群体。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胡泉纯讲到,今年特别增加了特邀版,邀请北京市盲校师生,通过视频、现场展示,让我们关注到这个被遗忘的板块。对这类青少年的关注,带来雕塑教学、创作的新课题,也可以说是一个被遗忘的课题,看过盲校这些小朋友作品很受震动,他们通过触觉、声音以及对周边世界的感知,通过这些作品来展示他们内心世界,让我们看到了雕塑创作另外一种方式或者可能。
![]()
特邀板块合影
更大的意义在于这个板块,强调了展览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不同青少年的关注。未来会尝试常设这样的版块,呈现出青少年不同人群的创造力。
此次北京市盲校同学们的作品能够在展览中展示,也离不开中央美术学院党委组织部长许娟所做的工作。
许娟表示,和北京市盲校的交流已经有两年时间,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开始走进盲校,看到这群稚嫩的孩子们虽然看不到光,但他们心中有光,也被他们的作品所感染。
![]()
展览特邀板块代表,北京市盲人学校的两位小艺术家代表马明、马亮同学发言
![]()
现场观展
“中央美术学院是百年老校,艺术服务社会一直是我们的宗旨,所以我们想为他们做点事情。两年以来,在他们课程建设,教材设计,校园美化整治,教具改良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尤其是在创作方面,雕塑艺术家介入进去,实验艺术的教授们介入进去,对温润孩子们心灵,启迪他们智慧,提升创造力,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和支持。”
许娟还谈到,两年来,孩子们创造了众多充满想象、富有创造力、色彩斑斓的作品,当这些作品展示在面前时,大家都被深深的打动了。刚好适逢第六届青少年雕塑大展举办,就把这部分作品融入其中,没想到的是成为展览的一个亮点,让更多观众注意到这个特殊的群体,关注到他们的成长。
许娟觉得这是艺术的魅力,是美育的力量。
![]()
特邀板块现场
许娟表示,未来要进进一步践行中央美术学院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将艺术服务社会的作用发挥的更为极致,让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们能够心中有光,心中有梦,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宽容,让全社会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结语:正如上述专家学者们所谈到,我们不仅仅在展览中能够看到青少年们的创造力和无限生机,更为重要的是在展览中能够看到更多不同群体或者社会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群体的内容,这是展览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期待未来能在展览中看到一个更加多元、生动有趣、繁荣的社会大家庭。
![]()
最佳造型奖
![]()
《无尽的梦》 孙誉格 10 岁 河北省唐山市
![]()
《如何消灭一只可恶的蚊子》 郅敬安 10 岁 北京市
![]()
《假如我有头发》 王安琪 10岁 北京市
![]()
《喝醉酒的兔子》 丁方贤 7岁 北京市
![]()
《壮族记忆》 曹乐秦 14岁 北京市
![]()
《心灵之景》 梁珉畅 14岁 广东省广州市
![]()
《星愿》 何佳怡 15岁 广东省广州市
![]()
《做个好梦》 蔡木依 17岁 浙江温州
![]()
《山巅杳屋》 虞雅晴 17岁 浙江省温州市
![]()
《文字之舟》 冯贞原 7岁 北京市
最佳制作作品
![]()
《印象中的牛一家》 李雨晗 8岁 河北省石家庄市
![]()
《飞云之上》 薛惠馨 10岁 陕西省西安市
![]()
《蜡烛的花》 郭羿孝 5岁 北京市
![]()
《乐在其中》 陆诗朗 13岁 北京市
![]()
《塞外边城》 吴若曦 15岁 北京市
![]()
《乡愁》 伍俊伊 14岁 贵州省都匀市
![]()
《旧屋模型》 张语彤 17岁 北京市
![]()
《大美黄河口》 李浩然 16岁 山东省东营市
最佳创意作品
![]()
《吞了榴莲的蛇》 张芊伊 7岁 山西省太原市
![]()
《想与做》 张彰 10岁 北京市
![]()
《莲蓬的想象》 王子尧 7岁 北京市
![]()
《凑热闹》 苏晟 12岁 北京市
![]()
《无梦之境》 石尚颖 13岁 河南省周口市
![]()
《梦想1号》 吴青桐 13岁 山东省青岛市
![]()
《第二十五个小时》 李子琪 15岁 广东省广州市
![]()
《异世界》 丁科斐 16岁 北京市
![]()
《故宫屋檐》 高靖 16岁 北京市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