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徐进作品赏析二”
离徐老师的展览还有3天,
我们展览作品提前看,
![]()
来仔细看看作品的妙处吧~
梦湖
![]()
《梦湖》83x103cm 布面油画 2010年
画面中的景物都极具象征性——
![]()
《梦湖》局部
白色的拱桥
![]()
《梦湖》局部
宁静且有清晰倒影的湖面
![]()
《梦湖》局部
色彩斑斓的蝴蝶等——它们经常出现在艺术家描绘的梦幻西湖夜色中。
![]()
《梦湖》局部
在一片钴蓝的水天之间,白色拱桥与蝴蝶、湖面的萤火虫等一起散发出神秘的光芒。
![]()
《梦湖》局部
这种不真实感正是艺术家追求的存在于心灵世界中对美的自由表现的具体景象。
抱朴道院
![]()
《扑抱道院》 102x82cm 布面油画2010年
一道蜿蜒的墙将画面一分为二,
![]()
《扑抱道院》局部
右下的部分成为全画留白,
![]()
《扑抱道院》局部
一繁一简的对比更加烘托出墙内道院草木的繁盛景象。
![]()
《扑抱道院》局部
相较于其他作品,艺术家少见的在此作中大量使用明快的黄色调,一扫秋景的萧瑟。
![]()
《扑抱道院》局部
并以平涂的方式表现院内草木,色彩沉稳而通透,使画面极具表现主义的装饰美。
扁舟自横
![]()
《扁自横舟》 102x82cm 布面油画 2010年
白色的拱桥又一次出现在艺术家的画面中,
![]()
《扁自横舟》 局部
显然此作也是对梦境的描绘,夜色下的物体各自散发着非自然的光芒,艳丽而神秘,
![]()
《扁自横舟》 局部
树枝以非正常的方式弯曲着,仿佛是活的随时会活动;
![]()
《扁自横舟》 局部
艺术家的西湖幻境正是根植于这样一个活跃的、互动且有韵律的活的心灵。
早春
![]()
《早春》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左侧湖面占去全画的大半画面,一桥横跨湖上,将画面分成远、近两部分,造成强烈的景深透视效果,近景的人和草地、中景的桥和树、远处的湖岸和天际线层次分明;
![]()
《早春》局部
看似随意的构图事实上相当严谨,缺少画面中的任何人或景物画面都会失去平衡和秩序感。
![]()
《早春》 局部
艺术家将现实中的景物抽离出来,用几乎平涂的方式来表现人和物,
![]()
《早春》 局部
大块面黄绿的草木、白色的湖面配以冰冷、灰暗的树干,一方面体现了早春的生机,另一方面具有鲜明的装饰效果。
白平衡
![]()
《白平衡》 80х10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透过树杈的间隙观察马路对面的汽车房屋,而更远处的尖顶教堂在冬日雾气的笼罩下朦朦胧胧。
![]()
《白平衡》局部
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着这个他曾经生活、工作过的纽约记忆,远、中、近景层次分明。
![]()
《白平衡》局部
正如此作名称《白平衡》,全画整体以明度不一的灰白色为基调,来表现远、中、近景间的距离感,连蓝色的汽车和红色的屋顶也蒙上一层灰白。
![]()
《白平衡》局部
一派冬日苍白和冷漠的景象,给人以巨大的视觉震撼,看了叫人微微发冷。
不管是此作的构图视角还是色调,都提示画家是在以极度理智的观察着他工作和生活着的纽约城。
二月暖雪
![]()
《二月暖雪》 43х108cm 布面油画 2010年
近景中整齐排列的树干干扰了后面的风景,但也造成一种独特的秩序感。
![]()
《二月暖雪》局部
而左半边排列的断裂则留给后方湖面和湖中小洲以展示的空间,与下部湖岸的透视缩小共同明确了视觉中心。
![]()
《二月暖雪》局部
这样的构图不仅没有阻碍画面可视感,可视范围的缩小反而更清晰的表现出湖对岸的风景,增强了景深效果。
![]()
《二月暖雪》局部
与一般纯写实的苍白冬日不同,艺术家打破常规,几乎在描绘所有景物时都加入了绛红色,使本因冰冷的冬日雪景戏剧性的充满神秘热情。
![]()
《二月暖雪》局部
这种野兽派般的表现方式更像是艺术家在借用冬日雪景作为媒介来抒发内心难以言状的情绪。
不夜湖山
![]()
《不夜湖山》 43x108cm 布面油画 2010年
此作采用俯视三段式构图,
![]()
《不夜湖山》局部
近景远景为山际中间以水面隔开,颇得中国式全景山水长卷的意趣,故也最能表现出西湖山水的自然风貌。
![]()
《不夜湖山》局部
艺术家常以记忆中的西湖风景表达个人思绪,夜色也是艺术家经常描绘的景象;
![]()
《不夜湖山》局部
深沉的山色与幽静的湖面给画面带来了特别的宁静感,湖面氤氲的水汽带来一丝神秘感,在朦胧中暖黄的点点灯光由近及远散落湖岸各处。
![]()
《不夜湖山》局部
在深邃、冷寂的夜中带来一阵暖意,视觉得到享受的同时也给心灵带去一丝慰藉。
浮光掠影
![]()
《浮光掠影》 108x43cm 布面油画 2010年
灰白色的湖面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背景,只在画面最上沿留有一线湖岸,这给光影的表现留下巨大空间。
![]()
《浮光掠影》局部
湖面和船舷上的点点斑斓既是波光也像飘散的雪花,给画面带来梦幻般的场景。
![]()
《浮光掠影》局部
小船倒影的勾勒用笔随意而流畅,使光影效果变得更加灵动,充满活力。
![]()
《浮光掠影》局部
艺术家把内心微妙而细腻的感触贯通在对西湖风景的刻画中,这种情绪凝汇于线条和色彩里,既是艺术家深刻的个人符号,也牵动了观者的艺术神经。
太极风荷
![]()
《太极荷风》 60x108cm 布面油画 2010年
为表现夏季的热情,艺术家用丰富而浓郁的色彩铺满画面,但浓郁并非浓烈,色彩的调和使饱和度降低带来一种高雅感,通透而微妙。
![]()
《太极荷风》局部
远景处大量平铺的紫色与近景、中景中色彩斑驳的荷花形成冲撞,同时带来别样的秩序感。而凉亭的出现既是对西湖风景的真实写照也使画面更加平衡。
![]()
《太极荷风》局部
梦幻般的夏日西湖风景描绘给太极人物形象的出现提供了空间,打着太极的人物剪影错落矗立湖中,
“太极”就像一种肢体语言,诉说着艺术家的心绪,而全白的剪影似乎会自发光,增强了语境的圣神感,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代表着自我意识的觉醒。
华道夫酒店
![]()
《华尔道夫酒店》 80x10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左侧树木由近及远,由大变小,强烈的透视感将视线引向更远处的纽约都市街景,
![]()
《华尔道夫酒店》局部
而横亘于画面中间的一排树木将都市街景和前部的自然风光一分为二。
![]()
《华尔道夫酒店》局部
暖黄的城市灯光和冷淡、朴质的城市公园风景拉开了差距,
![]()
《华尔道夫酒店》局部
画面最前部一人头戴黑纱独自在公园内,神情显得呆板而冷漠,与背后繁华的都市格格不入。
![]()
《华尔道夫酒店》局部
他在这僻静的公园内独自享受,也许艺术家正是以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观察着周遭的一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