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韩昊山水画集序言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
艺术有时需要忍耐,需要沉默,需要一种寂寞的等待。很多有成就的艺术家往往生活中性格内敛,不善交际言谈,但他们的笔端却流淌着最为丰富、最为另人惊叹的神奇世界。或许作为人的内在表达,总有个总量的平衡。说出来的多了通过艺术表达的就少了吧!就像通往心灵的一道道大门,直接敝开的,总让人一览无余,可总还有一些虚掩着甚至禁闭着的门户,需要你用特殊的钥匙(或符号)才能开启,然后发现那里面其实别有洞天……
韩昊也是一个性格内敛、沉默寡言的画家,他是我的第一个博士生,有着这个年纪的青年难得的踏实勤奋,也有着与这个年纪看起来不太相称的不苟言笑。如果你不熟识他,你很难想象他的歌,他的舞和他的画一样可以那么具有抒情性和感染力。看来,艺术真是一扇奇妙的门户,让我们可以更全面、真切地走近一个人。
和很多自幼习画的画家相比,韩昊研习书画的时间并不是最有优势的,但他用功、悟性好,善于从老师和外部世界吸收、思考、总结和学习适合来补充或丰富自已创作的因素,比如,在他的山水画中我们能看到他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有对吸收了我和姚鸣京老师(韩昊的硕士导师)各自的某些因子,又结合他自身的一些特点和他自己的审美理想,进行了一些提炼和变形,虽然韩昊正在走向成熟的过程当中,但已经开始呈现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具有活力和朝气的清新风格。
除了笔法技巧上的学习和吸收,韩昊还有意识地在学习和吸收姚鸣京老师作品中的“坐忘”之境,有意识地学习和吸收我作品中的“生趣”之致,并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找某种契合点,这种从艺术的神髓处入手的学习、提炼和尝试,对韩昊来说无疑获益非浅,加上他天赋的童心与好奇和敏感,他的画能够“本自心源,想成形迹”,主观性很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视觉惯常空间和逻辑的概念,画中的景物摆脱了大地原有的约束,完全按照画家自我的意愿在任意行走、飞翔和停落。在人与动物、景与动物,人与景之间,也是各自花开、各自花落,各自安其所适,一派鸢飞鱼跃、生机盎然的景象,而这景象又与静静的山林、静默的人和静静的佛塔相对,引人入境。
这不禁使我想起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精神》中说的一段话,是关于“内在需要”的,他大致说,内部需求起源于三个因素:1、作为创造者,每一个艺术家内心都有要表达的东西……;2、每一个艺术家童年的时候都有表达童心的愿望……;3、每一个服务于艺术的艺术家,必须从心理需求的视角为艺术的缘由奉献自已,不会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艺术家表达需求时可能用任何形式,他的内部冲动必须找到恰当的外部形式。
韩昊的艺术之路正如朝阳,正走上宽广的大道,我们期待他有更好的表现和更优秀的作品呈现。艺术贵在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在充满艰辛的路上,一定也会收获成长和成功的喜悦……
![]()
韩昊,1982年出生于哈尔滨。200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院(本科、山水画专业),200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师承贾又福教授、李铁生副教授、崔晓东副教授、姚鸣京教授、刘荣老师等。200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山水画专业),2008年毕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师承姚鸣京教授。2008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博士研究生),师承卢禹舜教授。2011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可染画院特聘画家。出版多本个人画集和专着。作品入选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第四届、第五届全国青年展入选。
展览信息
策展人:李鹏程
开幕式时间:2017年9月9日 上午10:30
展出时间:2017年9月9日——9月15日
活动地点:宁夏文化馆二楼
主办单位:宁夏文化产业协会、银川市文学艺术联合会
支持单位:宁夏文化厅
承办单位:银川市书画院、宁夏贺兰山中国画写生创作基地、宁夏艺汇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清心堂
协办单位:宁夏文化馆、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青岛收藏家协会、青岛金石墨苑美术馆、青岛艺宝斋、青岛集英斋、青岛万石堂、当代名家网、河北沧州铁画轩画廊、《艺术追踪》画刊、丹青丰碑(北京)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艺盛典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博古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艺融网(北京)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青岛安和兴商贸有限公司、黄岛区果优美商店、青州艺泉堂、青州王朝画廊、淄博齐宝斋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淄博晴耕雨读斋、淄博金信艺舫、东营美术馆、黑龙江海外艺术馆、哈尔滨成雨轩美术馆、沧州艺峰美术馆、诸城道邦文化艺术馆、潍坊新思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日照晋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寿光小文斋美术馆(名次不分先后)
媒体支持:中央电视台数字书画频道、宁夏电视台、银川电视台、《美术报》、《艺汇专刊》
部分展览作品
![]()
白云回望合 34x34cm
![]()
仿古诗意 43x43cm
![]()
秋山坐忘 33.5x31cm
![]()
秋山坐忘 42x84cm
![]()
山翠云喧 43x43cm
![]()
山里人家 42x84cm
![]()
山水清音 34x34cm
![]()
山中人家 43x43cm
![]()
深谷幽居 33.5x31cm
![]()
桃源仙梦 33.5x31cm
![]()
桃源仙梦 42x84cm
![]()
桃源仙梦 34x34cm
![]()
桃源仙梦 38x52cm
![]()
桃源仙梦 43x43cm
![]()
桃源仙梦 88x28cm
![]()
桃源仙梦 42x84cm 2017年
![]()
桃源仙梦 38x52cm 2017年
![]()
桃源仙梦 34x34cm
![]()
桃源仙梦 38x52cm
![]()
桃源仙梦 43x43cm
![]()
桃源仙梦 34x34cm
![]()
桃源仙梦 34x34cm
![]()
坐看云起时 43x43cm
创作杂想
我想创作一种带有梦幻意味的山水创作,天真和童趣蕴含在整个山水创作中,带有一种宗教意味的神秘感,和谐和吉祥构成了画面的格调。带有一种陶渊明式的田园风格。
从构图我吸收西方构成的形式。把空间压成一种扁平化的形式,这样有益于表现我所表现的笔墨和意境美。
在形式、语言上我加入一些植物和动物,把山石的面积减少,加强画面的田园和谐之美又吸收了西方绘画大师卢梭的神秘感,画面平静中又带有一种不安的情绪。
色彩上我运用绿色、紫色、白色、红色等为主色调,特别运用大量的白粉,运用撞水撞粉的办法,计白当黑,一种似真幻的意味。
从意境上的,我强调了画面的情境,特别是一种画面感,带有电影中的蒙太极的艺术效果。
——韩昊
写生作品
《印象可可托海》——韩昊随笔
在这里,在可可托海金秋的季节里,白桦林闪烁着纤尘不染的迷蒙光彩,如奇异璀璨的宝石,奉献着丰富的着色,光绿色就有禾谷绿、浅草绿、鹅黄绿、翡翠绿,还有亿万万种不知名的色彩,它们波动着、颤栗着、交替挥动着翅膀,像是参加节日的盛会,为心灵图捈迷离缤纷的油彩,或许只有造物主才能编织这万彩交辉的恢宏场面。
![]()
新疆可可托海写生作品
在这里,在明媚的时光里,亘古传来的阳光亲吻着彩林,透过树叶的细缝,散落地面拨动着树影的琴弦,影儿籁簌摇曳,演奏着太古的音律,带出万千的思绪,灵感飘荡在这生命的颂歌里。
![]()
新疆可可托海写生作品
在这里,在这季节交替变幻的盛景里,在旷阔的大草原,牧民驮着毯房,开始冬季转场。驼队带着羊群,带着古老的约定,印记古老的信仰,唱着流淌在牧民血液中世代吟咏的牧歌,浩荡在千里古道上,绵延不绝……这时太阳的泽辉轻抚着草原的身脊,缓缓驱赶着牧群,撰写史诗般的雄壮。
![]()
新疆可可托海写生作品
在这里,在这一片被时间遗忘的忘忧之地,高低参差的树林谐和了邈远起伏平缓的山峦,千万种的变化都被包裹在这几条单纯起伏的曲线中,朴质生命的线条辽阔出这完整静美的姿容。
![]()
2017 贵州写生 34x34cm
![]()
2016 海南写生 34x34cm
![]()
2017 贵州写生 34x34cm
获奖
2015年11月参加全国第五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作品《桃源行》入选;12月参加“全国第十二届美展”,国画作品《桃源仙梦》入选;
2014年6月作品《山径春行图》在由中国美协和哈尔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上入选;
2014年作品《桃源仙梦》入选全国美展;
作品《桃源仙梦》入选全国青年美展;
2012年4月作品《山静倦鸟飞》获2012年“八荒通神——哈尔滨中国画作品双年展”优秀奖;
2011年5月作品《云山秋雾图》获2011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0年7月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西部大地情”,作品《云随山高》获优秀奖;
作品《山上阳光》入选全国青年美展;
2009年作品《云梦图》入选全国美展;
2006年参加中韩现代美术画展,获优秀奖;
参加哈尔滨艺术高峰论坛,获优秀奖;
7月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5年毕业创作《门家河印象之一、二、三、四》四幅作品分别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三等奖;
2003年作品《沟崖写生系列之二》获中央美术学院年度作品二等奖;
收藏
2006年12月作品《一方山水》被黑龙江美术馆收藏;
2011年10月作品《桃源仙梦》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中国画邀请展”并被上海东方美术馆收藏;
2013年5月河北省美术馆收藏韩昊作品《秋意浓》并发收藏证书;
2015年4月作品《桃花源》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澳大使馆收藏;
名师点评
“韩昊是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带的第一个博士生。他小的时候家庭条件比较好,父亲曾经当过老师,后来到司法部门工作,对孩子教育也比较重视,更重要的是韩昊从小酷爱画画,有很好的绘画天赋,画画伴随他的童年、少年时代。他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硕士也是在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所以他的工作学习经历很单纯,社会上的一些坏风气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一心画画,一心做学问,一心把这些事情做好,这使得他本人也很单纯,他作品里体现出来的质朴是非常真诚的,韩昊有观念,有思想,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他喜欢坐下来搞些研究,读书,知道没有理论上的高度,实践的目的性、技巧上的发挥都会受到影响。韩昊还是一位富于创造和创新的画家,他广取博收,兼容并蓄,使每一件作品都有时代的印记,都有自己强烈的个性。我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和欣慰。”
——卢禹舜谈韩昊的绘画
“韩昊的山水画追寻静谧的乡风情境,山水、树木、河流、寺院、佛塔、文人等许多其有人文意味的自然物象,通过他心体的流淌和向往人文空间形成了他独特的有境界的山水画,这是内涵着文化真诚与心性真善的笔墨语言,韩昊山水画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性传承,是对当代人文精神的感知与弘扬。”
——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
“画如其人,韩昊作品的笔墨,看似生拙,却略无滞碍。远观,骨气伟岸;近视,采藻严密。”
“细细体味,韩昊的画中有一种特别浓郁的书卷气质,质言之,便是“士气”。所谓“士气”,即为外柔而内刚,内质隽永而耐人寻味的气质。也即刘勰所谓的“深文隐蔚”。王渔洋所强调的“典、远、雅、质”。这种内敛的意趣似乎更符合如家的“中和”之道,郑玄在《周礼·注》中说:“雅,正也,古今之正作品中,我们不难体会到,韩昊极其向往高雅与清新的美学风格,因而,求异而不失雅正,出新又卓然驭古,造景闳肆却又规从矩度,笔墨逸迈而蕴蓄深醇,便成为韩昊作品的基本气象与品质。”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韩昊作为“80后”画家,不为写实所困,却重视了写实中的现代视觉经验;不为古代程式所束,却拿来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提炼方式;不为西方现代所惑,却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对精神性的张扬和对艺术形式的拓展。他如此年轻就已有了自己艺术精神体貌,目前又进一步在研习中国书法篆刻中进取。相信他通过书法篆刻,会进一步理解民族空间艺术中的时间性,中国抽象表现中生命意识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宇宙意识,他的艺术肯定还会有新的飞跃”
——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开启韩昊的艺术之门得法于龚贤的“欲秀而老”那既准确、简练又流畅有变化的笔墨,当然更离不开十几年来名师的悉心栽培和潜移默化,得益于贾又福那种至大至美、至情至性的壮阔,以及“澄怀观道”的山水画精神,吸收了姚鸣京作品中的“坐忘”之境,也有意识地学习了卢禹舜作品中的“生趣”之致,并试图在诸多名师之间寻找某种契合点从而练就自己的山水画风格”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昊作为青年艺术家中的一位,从中央美术学院学士、硕士毕业,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毕业,逐步显示了自己的艺术魅力、坚定的品德,本心的纯正。他的绘画、艺术之美体现了民族文化固有的笔墨审美形式,并且有所升华。在一个动荡、物欲横流的时代,他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沉下心来做学问,不为外界所动,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十分难得,可以作为我其他学生艺术实践的指向标。”
——姚鸣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