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徐希,中国绘画史上继林风眠和吴冠中后探索中西融合的第三代杰出代表。本公众号以弘扬徐希艺术精神为宗旨,以研究、传播和传承徐希艺术思想、绘画技法,促进中西绘画艺术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为己任。
![]()
徐希 墨韵 2002
在城市山水系列大放异彩、艺术造诣到达新的顶峰后,徐希一直酝酿着新的突破。2001年秋,“中国近现代画展”在纽约索士比Sotheby's艺术画廊总部举行。徐希在看到画展上反映当代中国水墨语言转换的抽象水墨画后,立即感到有些画远没有发挥出中国传统绘画真正的优势,抽象水墨画还有极大的发展余地。这次观赏是一次重要的契机,他再一次投入到新的灵感和创新热情之中,中国水墨画在徐希的笔下突然焕发出无尽的活力和新奇感,《墨韵》系列画作问世。
就像马奈、莫奈和华莎罗发现可以用细碎的小笔点彩画出阳光的闪烁、大自然的光感和呼吸,从而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印象画派;就像布拉克、毕加索发现立体派画法,充满疯狂、激情和竞赛心态似地创作了大批立体画杰作;就像波拉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受几滴落地彩色水点线条的启发,随后将一大批点线面交织混用,开发出抽象表现主义画法;就像晚年的张大千用泼墨对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变法,建立了一代泼墨大师的独特风格,徐希的《墨韵》也开创了水墨抽象无限发展的艺术空间,任由驰骋、创造和体味。
当年的徐希已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年龄和境界,以泼墨彩绘出的《墨韵》自由出入古今,自由融汇水墨与色彩世界,外在形体已无意义,色彩本身在诠释着作者的思想和灵魂,展现天地的面貌和意义。《墨韵》的抽象与西方的冷抽象、热抽象迥然不同,饱含着东方人的审美意趣,更传达着神似的精髓。徐希特意为《墨韵》制了一方印:“离形得似”,意在忽略外在形体的刻画,而着眼于内在神似。但这一方印并不足以约束其境界,大成的《墨韵》作品俨然已传神入照,隐隐有堪破大道之势。鲁迅曾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而如文首《墨韵》则展现了另一个境界:当意志世界堪破表象世界的本质,就会发现:路一直就在那里,等着你去走。
大千世界,浮光掠影,铅华洗尽,方可见大道亘古长存。画如是,人亦如是。
![]()
徐希 墨韵 2001
![]()
徐希 墨韵 2002
![]()
徐希 墨韵 2002
![]()
徐希 墨韵 2003
![]()
徐希 墨韵 2002
![]()
徐希 墨韵 2003
![]()
徐希 墨韵 2003
![]()
徐希 墨韵 2005
![]()
徐希 墨韵 2006
![]()
徐希 墨韵 2012
![]()
徐希 墨韵 2012
![]()
徐希 墨韵 2012
![]()
徐希 墨韵 2012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