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年11月25日,“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0·巡回展”首站将落地桂林,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举办。 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承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担任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策展人孙晓枫和广西师大出版社美术馆馆长张明担任策展工作。广州33艺术中心和尚榕美术为协办机构。
![]()
该展因缘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编辑出版的《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一书。该书呈现了艺术家36年前与好友李毅结伴、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实施的一次行走计划——珠江溯源,内容则整理自当时九万多字的日记、数十卷的黑白胶卷以及大量的速写和水墨写生。在此基础上,展览以更丰富的结构和形式再现了特定的历史时空,带我们照面那个以青春之名问道远方的“小城文青”和一段特殊年代的“波西米亚”精神壮行:他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挑战自己,叛逆生活,憧憬爱情,追寻“梦中的橄榄树”。 作为一个集个体记忆和地域文献性质的展览,不仅其所展现的“当时的事、物、人”在今天成为了一种历史的背影,艺术家于1984年记录下来的珠江流域的生态考察与文字图像,同样构成了今天研究珠江文化、地理、历史问题的一套珍贵材料。
![]()
王璜生与好友李毅 摄于1984年
![]()
桂西的路 纸基银盐 27.5x18.2cm 1984年拍摄 2020年冲印
![]()
天峨 纸本水墨设色 46x35cm 1984
珠江溯源1984
1984年,王璜生从汕头出发,经珠江出海口,横贯珠三角的河汊村野,深入广西的荒山老林,登越云贵高原莽岭,行程3300多公里,海拔落差2000多米。通过写生、拍摄、写作、讨论、采样等手段,留下大量带着年代、地域思维与个人独特视角的资料。
![]()
孙晓枫将王璜生实施的这场漫长的“珠江溯源计划”称为一种“原力觉醒”式的行为,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年龄,从海滨小城出发,在精神上朝向远方的未知以及文化苦旅之中的诗意。与此同时,行程中巨大的空间跨度造成的流域间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描述了珠江文化内在的开放与包容,成为区域间相互诠释、比对、解构与互补的有机结构。本次展览选择性地展出了部分水墨写生、速写、银盐摄影及日记文字等。
![]()
黔江渡口 纸基银盐 27.5x18.2cm 1984年拍摄 2020年冲印
![]()
桂平渡口 纸本水墨 35x46cm 1984
重访珠江源2020
在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王璜生经思考实施了“重访珠江源”的计划,并创作了新作品《珠江源植物图志》。他采集了珠江源的植物标本,将它们转化为影像、绘画,以中国古老的水墨与拓印方式,记录下植物的物态与肌理。
![]()
珠江源植物标本 1984年
该系列行动与一片发现于日记本的、当年采撷的植物标本有关,是对36年前做法的延续,新的采撷行为使过往的生命印记与今时的生命标本重逢,在展场呈现了一种恰似时光在此折叠的意味,一种策展人所说的“诗意的怅然若失的重逢——时间并没有过去与消逝”。
![]()
珠江源植物采集017 摄影/胶片 21x29cm 2020
![]()
20ZJY0927 水墨拓印 34x45cm 2020
“骑返”珠江 1984/2020
在1984/2020两层时间维度之中,是王璜生三十余年的文化实践,它们作为中间的厚层现实使得当年的“骑走”成为了其后行动的“预言”,也使展览更加充满了时空的张力和“骑返”的意味。数十年间,他将当年单纯的所谓“思想”,转化为一种现实的力量,“意志、毅力、独立、抗争、艺术、社会、知识分子等等,现实中的路更为跋涉。”也如策展人所认为的,他在之后的文化实践不断为这段历史带入超越性的角度及行动语言的蜕化,他的“珠江溯源”之路一直在“骑走”着。
![]()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0”并非一次完全个人化的青春追忆。一方面,他的“骑走”与“溯源”可以作为特定年代青年个体意识觉醒而采取有限行动的特例文本进行保存。另一方面,出版及展览的发生源于艺术家在疫情社会的集体休眠中对个体价值的内省和对社会发展的审视,在重新发现自我和重新出发的意义之外,这次巡回展览作为一种高蹈于物理时空之上的神游与折返,同时提供了一个虽高度个人化但也高度诚实的与珠江文化、历史交集的对话档案。
部分摄影作品
![]()
黔桂边界 纸基银盐 27.5x18.2cm 1984年拍摄 2020年冲印
![]()
过江 纸基银盐 27.5x18.2cm 1984年拍摄 2020年冲印
![]()
村头桥头 纸基银盐 27.5x18.2cm 1984年拍摄 2020年冲印
![]()
带浮标的小孩 纸基银盐 27.5x18.2cm 1984年拍摄 2020年冲印
![]()
卖马 纸基银盐 27.5x18.2cm 1984年拍摄 2020年冲印
![]()
赶圩的人2 纸基银盐 27.5x18.2cm 1984年拍摄 2020年冲印
部分写生作品
![]()
西江边 纸本水墨设色 35x46cm 1984
![]()
云浮硫铁矿 纸本水墨设色 46x35cm 1984
![]()
布依族山寨 纸本水墨 46x35cm 1984
![]()
新会葵乡 纸本水墨设色 69x69cm 1984
![]()
小鸟天堂 纸本水墨设色 69x69cm 1984
![]()
石头的历史 纸本水墨设色 64x69cm 1984
展览于2020年11月25日开幕之时,将同时举办以“流变中的珠江文化与在地经验”为题的系列学术讲座,以及“王璜生:珠江的‘路’与‘思’”公众交流活动。在展览期间,艺术家还将进行一项公众互动艺术活动---“珠江源种子计划”,活动计划将持续整个巡展过程。广西桂林首展时间至2020年12月20日。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0”巡回展在桂林展出后,将在昆明、贵阳、广州、深圳展出,而最后一站将回到珠江源头的曲靖市美术馆,为巡回展画上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号。
---------------------------------------------------------------------------
王璜生简历
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协策展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德国海德堡大学特聘教授等。2000年至2017年任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曾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总统颁发的“骑士勋章”,获 “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创办和策划“广州三年展”、“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CAFAM双年展”、“CAFAM未来展”和“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等大型展事。
曾为“韩国光州双年展”评委,希腊“视觉中的奥林匹克”国际展评委,“CCAA奖”评委,“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专家组评委等。
曾在中国美术馆、苏州博物馆及广东、湖北、浙江、江苏、香港、台湾,以及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地公共文化机构举办个展。
美术作品为英国V&A博物馆、英国国家博物馆、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德国霍夫曼收藏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安徽省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收藏。
展览及活动信息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0·巡回展”桂林站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承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
学术主持:范迪安
展览总监:黄轩庄
展览统筹:姜革文
策展人:孙晓枫/张明
视觉统筹:薛江,叶骞
展务统筹:马建群 常芳
展览协调:李俊桦 潘百孝 韩亮 王淼
公共活动:尹冉旭 杜慧珍 李迪斐
协办:广州33艺术中心 广州尚榕美术
支持:大典展览
开幕时间:2020年11月25日 上午10时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25日---12月20日
展览地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 (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五里店9号)
学术活动:“流变中的珠江文化与在地经验”系列讲座
邓启耀:从山到海——珠江流域文化带考察
刘新:粤地东西——检视两广美术的迁徙往事
(2020年11月25日 下午 2:30-5:30)
公众交流:王璜生:珠江的“路”与“思”
(2020年11月26日 下午3:00-5:00)
学术/公众交流活动地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独秀书房旗舰店(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五里店路 9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