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年2月18日下午,“咏梅——陈家泠咏梅书画作品展”开幕式在荣宝斋当代艺术馆隆重举行。
![]()
![]()
![]()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主任阚兆江先生,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大学政治部(原)主任周尔均先生,国家一级导演邓在军女士,上海浦东新区人大原主任胡伟先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寺觉醒大和尚,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先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先生,上海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沈文忠先生,资深拍卖人、著名收藏鉴赏家易苏昊先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副主任谷云龙先生,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琪先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副主任麻静女士,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文史馆馆员汪家芳先生,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丁社先生,上海嘉禾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魏辉先生等,以及学术界、文艺界、企业界、媒体界代表,陈家泠先生的朋友和家人们。
![]()
荣宝斋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赵东先生,荣宝斋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范存刚先生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龙洋女士主持。
![]()
![]()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在发言中表示“梅”作为亘古不变的绘画题材,创新何其之难,陈家泠先生别出心裁,梅花在家泠先生笔下绽放出别样光彩,尤为赞叹的是作品中许多老梅新枝,在经历了沧桑之后仍然欣欣向荣,散发着生命光彩。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主任阚兆江先生代表总台对展览表示热烈的祝贺,表示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新时代可以造就新文艺,可以造就新的大师,并表达了对陈家泠先生的崇敬和祝福。
![]()
荣宝斋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赵东先生指出荣宝斋作为国家画廊,与书画家休戚与共,同心同德,陈家泠咏梅主题展是荣宝斋350周年活动的一个延续,介绍了荣宝斋与海派艺术家多年的情谊,并表达了对老艺术家持有梅花精神的崇敬。
![]()
陈家泠先生说:“我要用梅花的精神来鼓励自己,不畏严寒不畏挫折,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讲述了此次展览展出五十余组近百幅梅花专题的书画合璧作品,每幅画配有一首关于咏梅的诗,让读者在读诗中品画,在赏画中读诗,通过这一幅幅梅花,让我们看到新时代中国艺术对新气象、新精神、新画境的完美的诠释。
![]()
开幕式结束后,陈家泠先生接受众多媒体采访,与大家一起参观展览。
![]()
![]()
![]()
![]()
![]()
![]()
![]()
![]()
![]()
![]()
艺术家简介
![]()
陈家泠
193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俨少等先生。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首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出版画册、教材、著作数十部。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诸多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文博机构收藏。80年代起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兼有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现主义特点的现代国画风格。多次在国外高等艺术学院讲学并展出作品。
1986年至2006年分别在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印度、新加坡等二十个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中心及著名画廊举办画展和联展。
2009年至2014年分别在中央美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岳麓书院、台湾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等著名院校进行学术演讲。
2007年至2017年分别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美术馆及多个省博物馆、美术馆举办大型个人艺术展览,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3年和2017年两次举办陈家泠艺术大展。
由上影集团组织拍摄的纪录片《陈家泠》分别获得中澳国际电影节、中美电影节和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三项最佳纪录片大奖、陈家泠被第九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授予“文化大使”称号。2016年应邀为杭州 G20峰会创作的巨幅作品《西湖景色》,成为各国参会领导人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合影的背景画而享誉世界。
2019年1月13日“上海玉佛禅寺陈家泠佛教艺术馆”正式开馆,陈家泠佛教艺术馆是我国首个寺院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佛教艺术馆,是享有国家收藏资格的公共艺术馆。
2021年6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红星照我行”革命圣地陈家泠作品展,展出的12幅山水作品,其中6幅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收藏。
作品赏析
![]()
![]()
《梅花香自苦寒来》
纸本设色
70cmx240cm
2022年
《清香》
纸本设色
70cmx240cm
2022年
![]()
![]()
杂 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
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
畏向玉阶生。
《杂咏》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师昌硕》
纸本设色
70cmx240cm
2022年
![]()
![]()
雪梅·其一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其一》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喜登高枝》
纸本设色
70cmx240cm
2022年
![]()
![]()
探 梅
宋·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正(政)是深寒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
恼人偏在最高枝。
《探梅》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只留清气满乾坤》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
![]()
梅
元·贡性之
眼中谁识岁寒交,
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满天天似水,
酒醒听彻玉人箫。
《梅》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梅花九首其一》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
![]()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宋·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
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
香杳难随驿使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清绝》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
![]()
新栽梅
唐·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新栽梅》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以陆家笔法写梅》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
![]()
清流道中梅花
清·张大受
驻马清流香气吹,
东风渐近落花时。
可怜踯躅关山路,
才见江南第一枝。
《清流道中梅花》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人间万里春》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
![]()
墨 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清气》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
![]()
早 梅
唐·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迵)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清香》
纸本设色
70cmx240cm
2022年
![]()
![]()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
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
欲知春色到池塘。
《从张仲谋乞腊梅》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龙腾香跃》
纸本设色
70cmx240cm
2022年
![]()
![]()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宋·蔡襄
日暖香繁已盛开,
开时曾逢千百回(绕百千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来。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沁梅香》
纸本设色
70cmx240cm
2022年
![]()
![]()
七律·冬云
近现代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七律·冬云》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红艳艳》
纸本设色
70cmx240cm
2022年
![]()
![]()
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
宋·曾几
满城桃李望东君,
破蜡(腊)红梅未上春。
窗几数枝逾静好,
园林一雪碧清新。
《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以白描做明代前贤作品》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
![]()
水仙子·梅边即事
元·张可久
好花多向雨中开,
佳客新从云外来。
清诗未了年前债,
相逢且放怀。
曲阑干碾玉亭台,
小树粉蝶翅,
苍苔点鹿胎,踏碎青鞋。
《水仙子·梅边即事》
纸本水墨
70cmx240cm
2022年
《古意盎然》
纸本设色
70cmx240cm
2022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