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花·景·境”王海燕个展
开幕 Opening : 2018.02.03 16:00
展期 Duration : 2018.02.03-04.01
地点 Venue : 索卡艺术·北京
王海燕:1974年生于青岛,1996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专业;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展览:
1994年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
1997年参加“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中国美术馆)
1997年参加“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1997年参加首届“山东油画双年展”获“学术奖”(山东美术馆)
1999年参加“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获“优秀奖”(中国历史博物馆)
2001年参加“中国油画新新力量展”(广州)
2002年参加“百年国际绘画展——对画·100年·对话”(北京索卡艺术中心)
2004年参加“NUW REALISM FORM CHINA”(Frames Contemporary Gallery 伦敦)
2004年参加“浙江省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览”(浙江展览馆)
2004年参加“精神的家园”展(上海海莱画廊)
2004年参加“格物致知——中国风景画邀请展”(深圳当代艺术沙龙)
2005年参加“两岸油画交流大展”(台湾长流美术馆)
2005年参加“韩.中现代美术展”(首尔)
2007年参加“重庆立场——中国当代艺术大展”(重庆三峡博物馆)
个展:
2004年举办“心·花——王海燕油画展”(上海安德雷斯国际艺术中心)
2006年举办“花境——王海燕油画展”(上海海莱画廊)
2009年举办“门神·花境——顾黎明、王海燕绘画新作展”(山东左右当代艺术馆)
2011年举办“花境——王海燕绘画作品展”(上海德佳艺术空间)
2015年举办“门神.花境——顾黎明.王海燕油画展”(香港大会堂)
2017年举办“顾黎明、王海燕双个展”(台州书画院)
2017年举办“花境——王海燕绘画作品展”(北京方圆美术馆)
作品曾多次发表于《美术》、《中国油画》、《江苏画刊》、《画廊》、《东方艺术》等杂志,并多次被国内外画廊及私人收藏。
画与绘——读王海燕的画
(文/彭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美术评论家)
海燕喜欢画花,尤其是瓶花,这让我们想起静物画。静物画作为欧洲古典油画的一个种类,尽管不如人物和风景那么宏大,却是画家和收藏家钟爱的题材。静物画通常画一些没有生命或者失去生命的物品,相对于风景和人物,没有生命的物品更容易听从画家的摆布,因此更容易体现画家对画面的设计。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静物画会成为现代绘画的重要主题。因为按照弗莱的解释,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由题材转向设计。如果让人们推选现代绘画的代表,估计十有八九会想到凡·高的向日葵和塞尚的苹果,它们都是静物画。
如果说现代绘画钟爱静物画,目的是要体现设计的美,也就是画面的美,而不是题材的美,那么古典绘画钟爱静物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当然,我们可以说古典绘画钟爱静物画的目的,也是为了体现设计的美,我们不在古典绘画与现代绘画之间做出截然的区分。我们甚至可以说,古典静物画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美,如果我们采取黑格尔对于美的定义的话。在黑格尔看来,只有心灵才能创造美。心灵不能渗透其中的物品,就没有美。自然物没有美,所谓的自然美,只是因为它们类似于艺术作品而显得是美的。静物画之所以容易体现美,正因为没有生命的物品可以服从画家的安排。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古典绘画与现代绘画钟爱静物画的理由基本一致。
但是,如果从图像学的角度来看,古典静物画的含义就远远超过了美。静物画之所以钟爱没有生命的物品,尤其是失去生命的物品,或许要表达的是世俗生命的无常,以此衬托精神生命的永恒。由于宗教和习俗的不同,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将古典静物画中蕴含的秘密解读出来。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其实我们都没有看懂古典静物画。对于现代静物画的解读也不那么容易。同样是面对凡·高画的鞋,海德格尔看到了农妇在寒风中的战栗、在分娩时的阵痛,夏皮罗则将它视为梵高的私人物品,视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自画像。
同样是静物画,同样画的是瓶花,我们很容易将海燕的作品纳入静物画的系统中来解读,让它们形成各种对话关系。但是,海燕的静物画还有一个来源,它比欧洲的静物画传统更加深远,这就是中国画中的花鸟画,古人称之为写生。古人说的写生与今人说的写生不同,前者指的是画有生命的对象,或者画对象中的生气和生命,后者指的是对着对象画它的形状。由此可见,同样是画花,国画跟油画的取向完全不同。简单说,国画是写生,油画是写死。国画是透过花鸟来写它们的生意,因此很少画枯萎的花和死了鸟。油画是透过花鸟来表现生命的易逝,因此喜欢画将要凋谢的画和作为猎物的鸟。油画与国画的区别由此可见一斑。
海燕画的是油画,但她对中国传统艺术情有独钟,尤其是喜欢民间年画,从中获得不少启迪。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海燕画的是静物,表达的是写生的寓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海燕的画与20世纪以来中国画家从事的油画本土化工作一脉相承,与今天盛行的写意油画不谋而合。
与大部分画家将写生等同于写意不同,海燕的绘画较少受到客观物象的局限。她画的是心中的花,想象的花,因此画面显得更加自由。更重要的是,她通过将画与绘对照起来,创造出了她独特的绘画语言。邓以蛰特别重视《周礼》中记载的画与绘的区别,认为画是勾线,绘是着色。邓以蛰根据国画后来的发展趋向,重视画而贬低绘,认为画体现的是文人的书卷气,绘只是工匠的手工活。邓以蛰承认,在后来的发展中,画与绘的区别就不明显了。在人文画中,画压倒了绘;在画工画中,绘压倒了画。但是,在海燕的画中,我们看到了画与绘之间的游戏。一方面,我们看到了自由的线条,这些线条没有像素描那样被色彩覆盖;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丰富的色彩,这些色彩没有被线条束缚住。为了将线条与色彩分离开来,我们看到海燕经常有意识地让它们错位。线条与色彩之间的对立与和解,构成海燕作品的一大特色。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海燕的作品中不仅有西方静物画与中国花鸟画之间的对话,而且有绘画内部的对话,即绘与画之间的对话。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内部的对话,海燕的画才特别生动而耐人寻味。
2017年9月3日于维也纳
展出作品
![]()
瓶花NO.8 80x80cm 布面丙烯、油彩 2018
![]()
瓶花No.9 100x80cm 布面丙烯 油彩 2018
![]()
瓶花No.10 100x80cm 布面丙烯 油彩 2018
![]()
月月花开 100x80cm 布面丙烯 2018
![]()
红房顶 克洛姆罗夫小镇之三 50x50cm 布面油彩 2017
![]()
淡如菊No.6 30x30cm 布面油彩 2017
![]()
捷克 布拉格 20X30cm 布面油彩 2017
![]()
捷克 克洛姆罗夫小镇之二 50X50cm 布面油彩 2017
![]()
捷克.布拉格街景No.1 60x50cm 布面油彩 2017
![]()
克鲁姆洛夫小镇的河岸 50X70cm布面油彩 2017
![]()
杜鹃花 No.3 70x90cm 布面油彩 2017
![]()
牵牛花No.1 60x70cm 布面油彩 2016
![]()
玉兰花开 40x80cm 布面油彩 2016
![]()
宝石花No.1 50x50cm 布面油彩 2016
![]()
蝶恋花之三 50x50cm 布面油彩 2015
![]()
福寿双全之一 100X80cm 布面油彩 2012
![]()
连年有鱼 160x140cm 布面油彩 2009
![]()
重阳秋菊 60cm×73cm 布面油彩 2008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