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10-23 10:20
达武德·卡扎伊博士 Dr. Davood Khazaie
(文学艺术评论家与国际策展人 Literary Art Critic and International Curator)
柏林艺术家托马斯·福克纳(Thomas Falkner)游走于摄影与抽象之间的多孔地带,构建着既具纪实性又充满幻象的图像。他以自己拍摄的城市、废墟与纪念碑照片为起点,通过数字技术进行简化与转化,直至它们悬浮于熟悉与疏离的边界。其成果不仅是对城市空间的再呈现,更是对空间本身如何被生产的重新思考——这一理念正契合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空间的生产》中的核心观点:建筑与城市形态从来不是中立的背景,而是政治、文化与历史力量碰撞的场域。
福克纳的艺术哲学根植于简化。通过剥离细节,他揭示结构隐藏的骨架,邀请观者直面去除干扰后的存留。在他的手中,光与影不再用于描述,其本身即成为建筑性元素,如同建筑材料般压迫着图像表面。这种方法与列斐伏尔"空间由社会主动塑造"的观点一脉相承:福克纳并非拍摄"现存之物",而是揭示文化记忆、意识形态与腐朽如何嵌入建成环境。他的抽象化将城市打开为层层叠写的手稿——一个被不断重写的表面。
历史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是福克纳作品的核心。在《颐和园残迹,细节(Alter Kaiserlicher Sommerpalast, Detail)》中,北京圆明园的片段被数字简化为红与白的鲜明对比。作品戏剧化地呈现了列斐伏尔所称的"再现空间"(宫殿作为符号的文化意义)与"空间实践"(其在快速现代化社会中的脆弱状态)之间的冲突。福克纳同时捕捉了遗产的宏伟与其被抹去的脆弱,提醒我们即便纪念碑式建筑也难逃时间与进步的铁蹄。
![]()
类似的张力在《恶魔与未来 II(阿斯塔纳)(Demon and Future II (Astana))》中跃动——一个扭曲近乎怪诞的身影笼罩在建筑起重机的背景下。在此,城市发展既成为舞台也是对抗者。那些全球现代性无处不在的起重机,既暗示承诺也携带威胁:在快速增长压力下对身份认同的重写。通过在此场景中置入超现实形象,福克纳将列斐伏尔描述的"空间意识形态生产"可视化——城市本身如何成为经济与政治权力的投射。
在更贴近本土的《柏林被遗忘的世界(Forgotten World in Berlin)》中,福克纳展现了对城市记忆内在矛盾的敏锐感知。废弃工业遗址与柏林电视塔("东柏林"最显著地标)展开不安的对话。通过数字处理,福克纳为场景注入忧郁,将铁锈与废墟转化为鲜明的色域。浮现的是柏林作为分层空间的肖像——劳动、意识形态与奇观的残余在此共存。列斐伏尔会从中认出城市作为"社会产物"的特质,其表面承载着永远无法完全调和的不同时代痕迹。
![]()
在《奥芬巴赫(Offenbach)》中,福克纳构建了另一场对峙:摩天大楼的利落线条与教堂尖顶的对抗。构图浓缩了资本主义的垂直性诉求与历史延续性之间的永恒挣扎。摩天大楼投射金融与野心;尖顶唤起社群与传统。对列斐伏尔而言,此类并置揭示空间如何体现竞争性价值——福克纳通过大胆的色彩对比强化这一洞见,让观者感受而不仅看到这种摩擦。
![]()
福克纳的实践还受益于与艺术史的对话。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的光影、达利(Dalí)与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的超现实错位、爱德华·霍珀(Edward Hopper)的存在主义孤独、戈雅(Goya)与格列柯(El Greco)的戏剧性对比,皆在其图像中回响。然而这些影响从未沦为引用,而是通过数字手段被重构为鲜明的当代语汇——城市在此不仅是主题,更是脆弱与无常的象征。
最终,福克纳的艺术如同一种数字考古学。每件作品挖掘着城市的意识形态与情感地层,暴露其符号的脆弱与形态的不稳定。通过融合摄影现实主义与抽象,他将建筑转化为可被解读的批判性文本——从中可窥见历史、权力与人类处境的密码。
透过列斐伏尔的透镜,福克纳的作品更显共鸣。他的图像不仅是视觉实验,更是对空间体验与记忆方式的介入。它们提醒我们:城市从未完工,始终处于"生成"过程,其意义如同结构本身般临时而脆弱。无论在柏林、北京、阿斯塔纳还是奥芬巴赫,福克纳都将城市同时作为主题与隐喻——一个进步与腐朽、记忆与抹除在不安中共存的空间。
托马斯·福克纳(Thomas Falkner)的艺术最终将其定位为无常的编年史家,一位将摄影痕迹转化为对记忆、权力与空间生产冥想的城市考古学家。他的作品提醒我们:城市从未静止,而是被时间、意识形态与人类经验不断重写。这种共鸣未被忽视——为认可其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帕什明艺术联盟(Pashmin Art Consortia)将在两大重要场馆呈现其作品精选:德国历史悠久的格赖茨城堡博物馆(Greiz Castle Museums)(2025年10月4日-11月22日)与中国重庆华人当代美术馆(Hong Art Museum)(2025年11月18日-2026年2月28日)。这些展览确立了福克纳在当代艺术全球对话中的位置,将其对空间与记忆的探索置于远超柏林疆域的思辨场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