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场 | 绘见绿水青山:一场艺术大展中的生态哲思与未来愿景

2025-09-17 22:44

2025年9月16日至10月8日,一场不容错过的高颜值艺术大展《栖生绘境——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绘画艺术展》将在杭州市临安区天目未来谷——生态研学馆二楼展区举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9/4c132fc2911e0718d9eda46b38cefd9e.png

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入自然的心灵之旅,近百幅精选画作:国画的空灵、油彩的浓烈、水彩的清透、版画的深刻,以多元艺术语言,对话天目山与清凉峰的生态之美。三大主题展区层层递进,从“万物共生”的自然之美,到“绿意长存”的人文之思,再到“和合永续”的可持续愿景,带你沉浸式领略人与自然从相望、相守到共生的和谐画卷。

“栖生绘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风景画展。它是一场通过艺术展开的生态启蒙,一次面向国际观众的文明对话,更是一次提醒:保护自然,不只是科学家或政府的责任,它关乎美学传承、文化自觉,以及每一个普通人如何看待自身与万物之间的关系。

一踏入展厅,许江的《大树参天》组画便以沉默而巨大的力量攫住所有目光。“树是时间的雕塑”,孤独矗立的巨树见证了历史与变迁,树干粗壮如大地脊梁,枝桠虬曲似挣扎的手臂,磅礴的生命力混合着岁月的沧桑感,赫然迫近眼前。陈海燕长期扎根浙江临安,她将身边绿意氤氲的山林化作《天目山》系列中流动的田园诗篇。一刚一柔,一雄浑一灵秀,两位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语言,共同诉说着同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与眷恋。当我们驻足于“万物共生·灵境天成”板块的作品前,感受千年柳杉的雄伟、湖畔晨曦的宁静与峡谷的险峻时,我们所见证的正是一部没有人类干预也依然壮丽的“自然史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9/9ecb8d4adef963c66ce627efa01f4a1c.png

大树参天(系列组画18张)

许江

油画,80cm×60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9/0f5c676337e71b311588c8e313127342.png

天目山-翠竹

陈海燕

油画,185cm×185cm

这一切,无不引人深思其背后深厚的哲学意蕴,那便是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黄宾虹先生曾提出“吾人看山,须看山之内美”,他笔下的夜山,正是在“黑、密、厚、重”的墨色中,超越了外在的形貌,直抵山川内在的呼吸与律动。在陈坚的《湖光山色》里水汽、光影、山峦、天空交织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涤除玄览,澄怀味象”,艺术家以虚静之心映照万象,引领观者步入一个物我两忘的灵境。在“匠心守护·绿意长存“这一板块里,你会明白,“天人合一”不是抽象哲理,而是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方式,它融于画家的水墨笔法中,它写在二十四节气的物候循环里。艺术家以写意与写实交融的手法,以心执笔,传递中华生态文化中“敬物”“惜生”的伦理观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9/6be9ceab9411ae2a501688859f4e7845.png

湖光山色

陈坚

纸本水彩,100cm×120cm×2幅

在展览的第三板块“匠心守护·和合永续”,艺术既是抒怀与喻象的载体,也是记录、阐释乃至参与社会生态实践的重要手段。艺术家们以田野调查般的态度深入浙江的乡村、山林与河岸,用画笔追问:“绿水青山”如何真正成就“金山银山”?从钱江源的水生态治理,到“千万工程”带来的乡村变迁,再到低碳城市的规划愿景……艺术以微观叙事映照宏观战略,使“中国故事”脱离口号,变得真实可感。叶露莹的《地球卫士奖——‘千万工程’》并未直接描摹政策术语,而是以《山海经》式的奇想造型与工笔重彩的美学体系,构建出一个“人神共筑”的乌托邦视界,在她的作品中乡村振兴不是冰冷的工程,而是一场蕴藏着东方灵性与集体信念的现代神话。而王晓赟的《守护神话之鸟》则以一种近乎日记般的真诚与宁静记录下了一场救助中华凤头燕鸥(被誉为“神话之鸟”)的过程。她并未刻意强调行动的紧迫或环境的艰险,而是选择捕捉那一刻的专注、怜惜与共生。王晓赟以笔尖的温柔,回应了叶露莹的宏大叙事,共同完成了对中国生态实践的双重礼赞:既可以是史诗般的再造,也可以是细微处的持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9/497cca3bb71829bfd4449b6b13f2d1ba.png

地球卫士奖——“千万工程”

叶露盈

数位绘画,80cm×240cm×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9/c913fa34afb738d44b9e5e4f21e34f72.png

守护神话之鸟

王晓赟

手绘水彩,55cm×36cm×4

从“观物”以感自然之灵韵,到“格物”以探生态之哲思,最终臻于“成物”以实现人与万物的共生共荣,至此,“栖生绘境”艺术展完成了其从审美感知到伦理自觉、再到实践行动的策展叙事,它邀请我们重新审视“自然之美”的定义,它更呼唤一种新的“人文主义”:不是以人类为中心去征服自然,而是以万物为尺度去度量文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中既有生存的智慧,也有文明的远见。而这个展览,正是该理念的审美表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09/04444acca5a40d4e557450edf6f1f482.png

展览名称:栖生绘境——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绘画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5.9.16-10.8

展览地点:杭州市临安区天目未来谷——生态研学馆二楼展区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