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5-28 09:52
![]()
雨唤湖痕
老人常言,
神叨之人,常诞阴阳相交,
俗语称为,此娃甚通天灵。
年少不信,但随渐长,感心有恙,
忽觉此言,微甚有理。
疡生于心,先天忧思,后天惊恐。
时髦之言,术语称呼:焦虑抑郁。
感谢此惑,心气和畅,重获新生。
告别阴腾之气,远离浑噩之念。
静夜沉思,回想前世,缓缓流光,
漫步山林,阴明情绪,金秋缓风,
野壑惊雷,枯木卷石,水灵清和,
山泽弥雾,火燃轻烟,沃土春芳。
万物生发,紫腾瑞云,天地祥和。
君可曾想,静逸之夜,
暮春秋色,四下无人,
宽衣解带,散发扁舟,
对酒当歌,肆意湖中。
如茫茫宇宙之星河,微光尘埃,
笑忘浮世悲欢离合,尔欺我诈。
幻想,若是幻想中的幻想,
生活,即在生活中的生活。
湖上波光闪烁 ,湖岸川流不息。
顷刻之间,无异路功名,无巧貌岸然,
笔墨起落,如卦象变换,如千古洪荒。
唯有案边,一茶一客,一笔一砚,
雨落清盘,水中波澜,荡漾湖光。
雨唤湖痕,痕中有泪,
滴落西子,淡化无痕。
莫测玄色,只为心中一念,
大千世界,隐于茫茫人海。
宛若画中,山外一湖,湖上一人,人执一杯,
杯中一水,水面一叶,叶如观音,微笑不语。
戊戌暮春 家玮写于紫明阁
![]()
张家玮
《雨唤湖痕》治愈美术作品分析缘起介绍:
大家好,我叫张家玮(张可立),
硕士课程,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美术教育系,
在几年前,我一位朋友,
饱受抑郁症的困扰,且缺乏治疗,
很可惜,最终离开人世。
同一时期,我的家人,通过检查,
也发现患有抑郁与焦虑障碍。
这对我的打击和影响很大。
正因如此,在近几年,
我一直在寻找可治疗的方法。
在世界上,大约有3.4亿的人,
受到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困扰。
且每年因此导致死亡的人数,
在逐步递增。
如果在我短暂的创作生涯中,
探讨的方向能补充相关问题,
作品能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
或许,
这是今后最大的慰藉和快乐。
![]()
黎明的瞬间 50x35cm 布面油画 张家玮2017年作品
![]()
名字是一首大家写的小短诗 35x33cm 布面油画 张家玮 2017
![]()
微雨后的香草味 60x22cm 木板油画 2017 张家玮
![]()
水星逆行的遐想 60x60cm 木板油画 2017年 张家玮作品
![]()
来自东方的微笑 80x80cm 木板装置 油画 2017 张家玮作品
![]()
湖上立秋 木板油画 180x60cm 2017 张家玮(张可立)作品
![]()
开始变暖的第二天 50x35cm 木板油画 2018 张家玮(张可立)作品
![]()
海面的夕阳 70x25x7cm 2018 装置 张家玮(张可立)
![]()
清凉山一 30x15x10cm 玻璃作品 张家玮 2017
![]()
《清凉山》二 52x24x12cm 装置 2018 张家玮(张可立)作品
导师评语:
在观看家玮作品中,
透過那层高明亮的顏色所呈現的首先有一种焦虑之感,莫名的有些晃动,
似乎有这个时代的表象气息,耀眼丶冲突丶虚无⋯
然而在我们驻足凝视,会从作品中的笔触消融在画面里,
內容消失于形式中,感到隐藏于画面里的气息与情感,
这是一个生长在海边的青年,有着青春记忆和往事的回望,
伴隨着咸味与海湖而不断涌现的乡愁。
是天还是地?是色还是空?一切都在观看中。
———— 中国美院副教授 李勇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