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10-23 10:41
2025年10月17日,松美术馆2号馆正式推出艺术家佘海晴个展《时间的回信》。本次展览由策展人崔灿灿策划,展出涵盖装置、雕塑、手稿等多种媒介形式的作品,是艺术家佘海晴在北京的首次个展。
![]()
![]()
开幕现场
《时间的回信》延续了佘海晴对“时间”与“价值”主题的长期关注。展览以艺术家个人成长与家族记忆为线索,通过物质、文字与情感的交织,构建起一个关于自我回望与代际传承的叙事体系。
![]()
![]()
艺术家佘海晴现场导览
艺术家佘海晴表示,本次展览凝结了自己三十六年来的成长轨迹与内心历程。她回忆道:“展览题目中的‘时间’取自外婆的手写字,而‘回信’则是女儿的笔迹,象征着三代女性之间的情感延续。”作品中,大海、贝壳、船只等意象贯穿始终,代表了艺术家对生命、记忆与价值的思考。她将童年收集贝壳的经历与珠宝设计的专业背景相结合,探讨了从自然物到珍贵物之间的文化与经济转换关系。
![]()
![]()
![]()
“时间的回信”展览现场
展览中多组作品以珠宝制作工艺为基础,延伸出关于“过程与结果”的哲学探讨。例如系列作品《定格》利用废弃珠宝蜡模,将生产痕迹与时间沉积转化为视觉叙事;作品《无瑕》则以树脂封装钻石、杂质与气泡,打破传统审美中“完美”的定义,呈现出价值判断的相对性。佘海晴强调:“我希望观众看到的不只是表面的闪耀,而是被包裹在其中的脆弱、失败与时间的结晶。”
策展人崔灿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时间的回信》不仅是一次艺术展览,更是一场跨越地域与时代的精神旅程。他表示:“佘海晴的创作源于珠宝设计的专业背景,对材料、工艺及物质转换过程有着独特的理解。她将珠宝制作的逻辑延伸至艺术语境中,使每件作品都成为时间与价值的见证。”
![]()
![]()
![]()
![]()
![]()
![]()
![]()
![]()
“时间的回信”展览现场
崔灿灿进一步阐释,展览的主题既关乎物质的结晶化与时间的流转,也与艺术家个人的生命经验密切相关。从顺德到加拿大、英国,再回到中国,佘海晴以“回信”的形式回应了对故乡、家庭与时代的情感联结。策展人认为:“顺德既是中国的美食之乡,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工业城市。佘海晴的作品中,既有工业秩序的理性,也有女性视角下细腻的感性。”
![]()
![]()
![]()
![]()
![]()
![]()
![]()
![]()
![]()
![]()
“时间的回信”展览现场
展览以十二组作品构成整体叙事,从自然与工业的对话,到家族与个体的记忆,再到对“珍贵”与“平凡”的重新界定,呈现出艺术家对“时间的回信”的多维理解。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