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10-17 20:53
朝戈(朱春林代读):我首先代表朝戈老师有一个书面发言,因为在前几天我采访跟朝戈老师有一个对话,就是关于这次展览,本来朝戈老师计划来参加这个展览,原先这个展览定在是9月15号,朝老师把他时间都空出来了,结果我们开幕的时间推迟了一周,而他有一些具体的事情的安排,正好有时间上的冲突。所以特别遗憾,朝戈老师也表达不能来到现场有一个很大的遗憾。那么上一次的访谈当内容挺多的,我只能摘录一小部分作为朝戈老师的一个书面的发言。
朝戈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那是我们的青年时代,大家考上美术学院是一个特别好的人生转变,大家真的非常热爱自己的行业,从内心里热爱追求艺术与绘画,对艺术充满了最真实的向往,那个时代会更单纯一些,更纯粹一些。
杨飞云老师在他上学以前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很出色的青年画家,阅历也比较丰富。我们还有很多仰望的老师,钟涵、詹建俊、靳尚谊等,我们考入美院是真的进入了艺术的殿堂。那时候充满了理想主义,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探讨古典主义、现代艺术或俄罗斯艺术,我们是特别理想的共同体,跟现在这个时代有很大的反差。物质条件虽然不富裕,但我们的精神世界很充足。杨飞云老师在班级里是一个兄长似的人物,性格比较淳厚,阅历也很丰富。大家都很尊重他,凡事也很依赖他,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艺术群体。他朴实厚重的性格也塑造了他在艺术上比较深厚,总比别人画得要好,技术也更深刻,所以当时绘画时我总站在他的角度,体会他的创作心路。直到现在他身上那种我们西部人的淳厚、稳重都不曾改变。
关于杨老师的作品我很看重他对老人的描绘,他在这里面有很大的同情。他生活在很有生活气息的西部,他对西部风貌的苍凉、质朴、贫瘠还有人性的描绘都非常深刻,这些是他在这种相对凛冽的环境中产生的艺术形象,很真实,有很大的同情,很多人未必画得出同情。他可以在老人这个题材里传达出比较深厚的,具有土地感的色彩。艺术和自然、和我们生存的环境有关,像列宾的艺术是和他的诗意的、艰难的、忧郁的生活有关,产生一种伟大的艺术。我们中国一样会产生好的艺术,西部的这种苍凉是很难表述的,只有艺术能描绘出来。它不像云南那种丰盛,自然界充满生命力的饱满。他的画中有西部苍凉的成分在,这些成分也是很珍贵的。因为有这种苍凉和同情,还有老人们的生活环境,它会逐渐组成一个中国现实主义比较高水平的汇集。我们都市化以后这些成分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在消失 ,我们能够在包含这些成分的艺术中看到历史的位置和空间。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化太大了,很多我们熟悉的事务已经永远地过去了。我们艺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和责任,就是要有一种审美的怀念性的同情或愤怒。杨老师的愤怒比较少,但他的同情很多,他也赞美,他对笔下的女性就是一种赞美,他在女性的形象中找到了一种柔和的、高度提炼的可能性。
那时我们一起下乡到南方和蒙古草原,充满了美好的回忆,我们一生的艺术活动都在彼此的视野中。如果我能参加这次杨老师在苏州博物馆的活动,我一定非常愉悦,仿佛回到了我们的青年时代,但生活总是阴差阳错,我也感到非常遗憾。
研讨会现场
![]()
![]()
![]()
展览现场
![]()
![]()
![]()
![]()
![]()
![]()
![]()
![]()
![]()
总 策 划:陈瑞近 谢晓婷
策 展 人:红 梅
总 监 制:白 明
工作人员名单:
设 计:徐国峰
策展助理:白一诺 高莫舒 郭梦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