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研讨会现场三丨薛良:在苏州博物馆“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2025-10-21 21:34

常磊:下面请北京画院美术馆负责人薛良先生发言。

薛良:首先,向杨飞云先生的个展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也对杨先生坚守艺术创新的精神致以诚挚的敬意。北京画院和苏州博物馆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所以我对苏博近现代展厅的空间结构非常熟悉,曾在这个展厅合办过五、六次展览。但是昨天下午步入“丰盛生命”展览现场时,我还是觉得特别意外。策展人红梅老师以近乎“奢华”的布展理念,将墙面材质、空间分割、灯光设计与杨飞云先生油画的古典气质、温润色调做了极具深度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视觉叠加,而是营造出了一种整体性的美学场域,使艺术作品与展览空间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我想结合今天“历史与当代”的研讨会议题,谈一谈对杨飞云先生近作的认识。中国油画的“本土化”进程是一条清晰而漫长的脉络:始于李铁夫先生——作为中国早期油画的先驱,他不仅将西方写实技法引入国内,更通过对现实生活与静物题材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立足本土的审美视角。之后,徐悲鸿、林风眠等一代油画家们,进一步拓展了油画本土化的路径与范围。比如徐悲鸿先生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他通过对《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历史与神话题材的创作,构建出具有中国精神气质的叙事画面。这不仅是对西方油画技法的吸收,更是对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自觉塑造。到了吴作人、董希文先生这一代,油画本土化的探索进入更深层的语言融合阶段。董希文在《开国大典》等作品中,大胆融入中国壁画与工笔重彩的视觉元素,使画面兼具庄严感与民族韵味;吴作人则从中国传统写意山水中汲取灵感,在笔触与气韵上追求“意到笔不到”的东方美学境界。他们不仅是将民族艺术的线条、色彩与意境融入油画,更是建立起一种具有文化自觉的视觉语言,推动中国油画从“题材本土化”走向“语言本土化”。可以看出,这一历程并非简单的风格演变,而是几代艺术家在跨文化的语境中,不断探寻“我们如何画自己的画”的自觉实践。回望这段历程,可以说,每一代油画家都肩负着各自的历史使命,回应着各自时代的文化命题。

改革开放后,到了杨飞云先生这一代油画家,他们的探索和努力其实是有很大突破的。如果说杨先生早期的“画室系列”是对油画本体语言的纯粹探索,那么近年来的《美育之门》《黄宾虹》《齐白石》等作品,则明确转向了对油画“民族精神”的内在塑造。这种塑造首先体现在主题与题材的选取上。我们都知道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本质上是一场美育的启蒙与普及。自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中国的书画艺术才开始从文人士大夫与精英阶层的书斋,走向社会大众层面。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等先生,以及以实用美术教育为宗旨的美术院校,都是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杨飞云先生的《美育之门》便选取了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一位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另一位是人民艺术家。画面中,二人并立在中央美术学院门前,杨先生在自述中也提到了他们在服饰、妆容上所代表的中西文化差异。然而,画面最终达成的并非是对立,而是一种深邃的平衡。这种平衡源于两位先生共同的对民族艺术的坚守与探索,以及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感。从狭义上看,这件作品是对两位先贤在中国美术教育上贡献的致敬;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它则塑造并启迪了我们今天观众所共享的现代审美意识。因此,我认为《美育之门》不仅是一幅精彩的肖像油画,更是一件具有重要美术史价值与意义的力作。

此外,在《齐白石》作品中,背景的巍峨群山营造出“高山仰止”的崇高意境,表达了一位当代油画大家对于前辈大师的景仰。这件作品的人物形象,参考了摄影大家郎静山先生为齐白石所拍摄的经典作品。郎静山的摄影本身就以精妙的光影控制和布局构图著称,而杨先生在创作中,还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提炼与加工,尤其将人物与中国山水画中“万壑松风”的意境完美契合。相较于摄影原作,油画《齐白石》更升华了齐白石先生作为文人画家的风骨与品格,并在其中融入了杨飞云本人的艺术理解与造型特质。

我们过去欣赏杨先生的作品,多以人物画为主,此次展览中的油画风景系列难得一见,尤其两幅风景创作我觉得很有启示意义。杨先生提出“写生归来,综合构思”的创作理念。这意味着,他并非简单地再现写生所见,而是将客观的自然景象与自身对自然、生活的历史感与情感理解融为一体,所以在《太行山村》中,画面中呈现出一种带有“年代冲突”的剧场感。更具精神高度的是《爱山图》。我对这幅作品的观看体验非常复杂。画面中既有北方山岳的雄伟与壮观,更寄托了艺术家本人的“林泉之志”。因此,《爱山图》既可以让人感受到天地造化的神圣与威严,同时又透露出艺术家温暖的人文关怀与人性之光,几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一名后学,如果冒昧地提出一点期待,那么我更希望杨先生在未来能够继续深化如《爱山图》这类蕴含深刻哲思的风景题材,以及如《黄宾虹》《齐白石》这类塑造古圣先贤的肖像创作。这两类题材,也恰恰象征着中国油画本土化进程,从形式语言探索到精神内容升华的关键阶段,也代表着当代油画家对自身文化传统最深刻的观照。

最后,我要表扬一下策展人红梅老师。作为一名女性策展人,她既有非常严谨的学理思考能力,同时又有很强的感性思维,更为难得的是她能把这二者平衡得特别好,所以她的策展可以让观众感动,也可以引发学界深刻的思考。本次展览她将策展理念与执行力发挥到了极致,呈现的效果非常成功,所以也向她表示祝贺。

研讨会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4715145c2859710f1bc2900645eb03b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444ba887cccb3100a8b6870091d2b46c.jpg

部分参展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8803660627998e9939f318ca23b60e2a.png

美育之门 250x160cm  201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b3c5236a5adb948f54fbd1a3c1a95093.png

《万壑松风》146cmx114cm 布面油画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875dbd23154a354d989f8338adf0cc35.png

时间 黄宾虹 90x120cm 202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41cdaf379e256ef4b67fc659752d3229.png

《自画像》115x185cm 2015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0685e1a860238701e0e4af206482c7f3.png

太行山村 200cmx500cm 布面油彩 202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17a4c74ebb910ca43e45aa54e239c9c8.png

爱山图 200cmx400cm 布面油彩 201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d847157609f6a4ddf48b64c67011bd78.png

武圣关羽 190x250cm 202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3fec6ae747a875c852116605bcefeb0e.png

《门前菜地》 51x73cm 201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837aed43e02b6b611387768f0ce9822b.png

《花之遗容》84x65cm  2017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5853cf9dd9fa31062418965670c3c64b.png

 花季 190x108cm 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853fcc98650f87f2ce7abe50915e4cba.png

安然 200x120cm 201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03900dd5780a5f2145b515fc54e88a9f.png

巴黎夕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1cf82388602c639cbeac8560bb6a190c.png

​夏日河岸 100x80cm 2020年

附:

《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研讨会

一、研讨会主题:历史与当代-苏州博物馆杨飞云近作展的意义

二、研讨会议题:

1 、 油画本土化:历史、现状与问题

2 、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精神的油画表达

3 、 中国当代油画的材料与语言研究

4 、 杨飞云油画艺术研究

三、研讨会安排

时间:2023.9.22下午2:30——5:00

地点:苏州博物馆-忠王府二楼

主持:

常磊: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副院长

发言嘉宾:

俞晓夫:著名油画家

焦小健:著名油画家

砂金: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委会委员

林晨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钱流: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美术创作中心主任,

江苏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

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院长

马驰:天津博物馆 天津美术馆 馆长

杨晓刚:山东省美术馆 馆长

莫军华: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院长

王治平:北京杨飞云艺术基金会 秘书长

孙志义:云上美术馆馆长

薛良:北京画院美术馆 负责人

路贝贝:壹美美术馆 馆长

程辰:壹美美术馆 艺术总监

红梅:本次展览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杨飞云:本次展览主角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首任院长 名誉院长  著名油画家 教育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0222fcc4efc4958f928341e757d0ff40.jpg

总  策  划:陈瑞近  谢晓婷

策  展  人:红    梅

总  监  制:白    明

工作人员名单:

设       计:徐国峰

策展助理:白一诺  高莫舒  郭梦坷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