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10-20 16:49
2025年10月19日,“漫游者-苏福成个展”在第零空间开幕,此次展览由李裕君担任策展人。此次展览汇集了艺术家苏福成疫情后创作的全新作品,展现出他在数字化语境中对绘画语言与人类处境的深刻反思。
![]()
![]()
展览现场
苏福成表示,这批作品与他早期的纯绘画实践截然不同。疫情期间,他被迫离开工作室,在家创作了大量手稿,并逐渐将观念性与数字元素融入其中。“科技是现代人的神话,”他在开幕现场说道,“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科技带入一个新世界,而艺术正是我用来思考这一现实的方式。”
在此次展览中,苏福成通过拼合、重组与符号化的视觉语言,探讨了人类在虚拟浪潮中的异化与自我认知。他以“后人类主义”的思考为出发点,将科幻、数字、神话等元素杂糅,创造出一个介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第三空间”。例如作品《随机降临》中,金色山峦与粉色云彩的奇幻背景,与前景中象征感官被数字侵入的“耳朵”形成对比,呈现出科技与人性之间的张力。而另一件作品《不稳定隧穿》则寓意当代人频繁穿梭于现实与虚拟的世界,这种切换的不稳定感,正是数字时代的普遍焦虑。
![]()
不稳定隧穿|布面丙烯|160×200cm|2024
![]()
随机降临|布面综合材料|155×175cm|2022
策展人李裕君在前言中指出,“漫游”一词在当代语境下已不再仅指地理意义上的移动,而成为精神层面的游走与探寻。他认为,在信息与算法主导的新自然环境中,人类成为数据世界的“永恒漫游者”,而苏福成的绘画恰是这种时代精神的视觉化呈现。
![]()
![]()
![]()
![]()
![]()
展厅现场
苏福成的创作以个体视角回应了数字时代的艺术命题。他没有回避科技对艺术的冲击,而是通过绘画重新定义人与图像、现实与虚拟的关系。尽管作品在碎片拼贴与数码符号运用上存在进一步打磨的空间,但其探索的前瞻性与思想深度,已使其成为当代绘画在“数字性”语境下的重要样本。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