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研讨会现场四丨程辰:在苏州博物馆“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2025-10-23 18:27

常磊:下面请广州美术学院程辰老师,他同时也是壹美美术馆的艺术总监,请程辰老师发言。

程辰:尊敬的杨飞云先生和各位老师:

下午好!很荣幸参与此次研讨,也很激动能在此分享对杨先生展览的学习心得。我自学画以来,便以杨先生的作品为榜样临摹,又因主修雕塑,常不自觉从雕塑视角解读其创作。今天前辈云集、时间有限,我简要谈谈作品中最打动我的特质 —— 纪念碑性。

纪念碑性在雕塑学科中较为常见,在绘画中鲜有提及。我个人认为杨先生作品具有纪念碑性,这并非从媒介和题材呈现,而是内化于形式语言,与古典绘画的美学理念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以贯之的艺术风格。接下来,我将从三个维度,阐述对这份纪念碑性的理解:

首先,从创作手法看:杨先生以油彩为 “刻刀”,在画面中“雕凿”纪念碑式的厚重时空。在我看来,杨先生实则在用油彩 “雕凿” 油画。通常,雕塑需通过石材减法或泥巴加减塑造形态;而他以画笔为工具,在平面画布上 “凿出” 并“塑造” 出深邃时空。此次近距离观展发现,杨先生的笔触无光滑的过渡,每一笔笔触都扎实、肯定且有力,画面处处是 “凿刻” 痕迹,且每一笔都在白石先生所说 “似与不似” 间斟酌 —— 这让我隐约感受到,先生其实真正追求的是画面背后精神性的显现。

这不禁让我联想米开朗基罗对石雕的执着:每一斧、每一凿,都是在探寻人物背后的精神与内核。正是这种创作方式,令杨先生画中人物与景物形体饱满笃定,质感厚重如雕塑。相较于当下流行的薄涂快画,杨先生一笔一画认认真真校准形象的态度更令人动容,这既是他对油画语言的深刻理解,也是对油画创作的努力践行,彰显了老一辈艺术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点,我从形象与光影看杨先生对画面中人物姿态、用光与精神注入,构筑纪念碑的永恒感。在画面和人物姿态上,他常用稳定庄严的布局,人与物多呈金字塔式或垂直姿态,画面中人与物重心沉稳、体量感十足,且描绘对象多为亲友 ——“稳定内核” 与 “亲情温度” 的交融,让作品既具庄重感,更藏着杨先生对身边人对普通人的尊重与珍视。

用光方面,杨先生多年来追求稳定、均匀的光感,甚至“去光感”,更是摒弃戏剧性光影,像雕塑家对待大理石、青铜那般,更关心对象的形体,以棕色调画面呈现微妙空间层次与细腻质感。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最艰难和精妙的:艺术家需直面画面细节,踏踏实实逐一表现,各个击破,而非依赖高对比的光影一带而过。这从中能看到他温和却坚定的创作态度,是大艺术家的修养,让我感动,给我极大启发。

我想到印象尤为深刻的作品:一位赤膊少年眼神清澈,在夏日的河岸边吃着西瓜,身后卧着一只牧羊犬。我看着画面竟有些恍惚 —— 分不清这位少年是来自邻家还是从古画之中?这是日常的京郊游玩写生还是几百年前的一个瞬间?这份时空模糊感,恰是先生的匠心:他捕捉的不是某个瞬间,而是世世代代中国少年的共通气质,让 “普通瞬间” 有了纪念碑的永恒性。作品中注入的静穆与温情,更与古希腊雕塑、秦始皇兵马俑的气质相通,同样藏着普通人的伟大生命体验。

关于纪念碑性的最后一点,是我从画面整体空间构图来看:杨先生画面如石窟、圣像画般崇高,赋予普通人神圣感。此次在苏州博物馆幽暗的展厅中,我观赏这些作品,仿佛置身古代寺庙或石窟,秉烛夜游欣赏佛龛或圣像画 —— 画中的普通人,竟也散发着神圣光辉。画面的构图与背景、人物与静物、空间与时间相互交融,承载着先生骨血中对油画、中国石窟及壁画审美的理解,是东方石窟 “意” 与西方圣像画 “象” 的高度融合,更是对普通人的赞颂,对生命体验的记录。杨先生这种以东方视角和意境重构油画媒介的探索,意义深远。

今日发言略仓促,因这是我首次系统观赏学习杨先生作品,对先生绘画中 “纪念碑性” 的思考尚未来得及充分沉淀,是我从雕塑视角的粗浅见解,疏漏之处,还望杨先生及各位老师不吝指正。谢谢!

研讨会及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510/3ee1619654be9b4ca0d52caae04fe4dc.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6cc5365513ea5951c4a465c101f061f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13055113216260de9b1eabb4b730a0aa.jpg

部分参展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f246dbe33e0f774436a40dbec54bb467.png

芃芃 130x95 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8a4b2168f33d16e48cef4ef9488903ac.jpg

​怡然 190x183cm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d624852dc0c0f62c7a8c74a582b673f3.png

主持人116x81cm  201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2ed6ef59031e09d55ccb6c6bc157efd7.png

端庄  190x150cm  2020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9ea7d72a8d8aa6f025db90acc5c0c89f.png

簪花仕女图 180x120 201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418f4aecb114146f3a592feeaab10cde.png

《金婚》130x95cm 2015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14dc05d3cd0d3fcaa3ffb317d79acc65.png

坚毅130x97 2009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94c3b2eeb5b7705dc86dee0a1306798e.png

心中有杆秤 116x81cm  2008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044317d6e0be74779e44090356e4995b.png

老桥古镇 73x51 201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510/74aed70b7f3e7d597433d25f925b05c0.png

莫雷古镇的早晨 

附:

《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研讨会

一、研讨会主题:历史与当代-苏州博物馆杨飞云近作展的意义

二、研讨会议题:

1 、 油画本土化:历史、现状与问题

2 、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精神的油画表达

3 、 中国当代油画的材料与语言研究

4 、 杨飞云油画艺术研究

三、研讨会安排

时间:2023.9.22下午2:30——5:00

地点:苏州博物馆-忠王府二楼

主持:

常磊: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副院长

发言嘉宾:

俞晓夫:著名油画家

焦小健:著名油画家

砂金: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委会委员

林晨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钱流: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美术创作中心主任,

江苏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

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院长

马驰:天津博物馆 天津美术馆 馆长

杨晓刚:山东省美术馆 馆长

莫军华: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院长

王治平:北京杨飞云艺术基金会 秘书长

孙志义:云上美术馆馆长

薛良:北京画院美术馆 负责人

路贝贝:壹美美术馆 馆长

程辰:壹美美术馆 艺术总监

红梅:本次展览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杨飞云:本次展览主角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首任院长 名誉院长  著名油画家 教育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0/0222fcc4efc4958f928341e757d0ff40.jpg

总  策  划:陈瑞近  谢晓婷

策  展  人:红    梅

总  监  制:白    明

工作人员名单:

设       计:徐国峰

策展助理:白一诺  高莫舒  郭梦坷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