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11-01 20:59
![]()
开幕嘉宾合影
10月31日上午,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河南省美术馆联合主办,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入选项目”的《从石间到纸上——唐代石刻拓本书法研究与创作展》(郑州站)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
出席开幕式陕西的领导和嘉宾有: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王潇;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副馆长白林坡,拓展部主任冯娟,收藏部馆员、本次展览策展降金晶。河南的领导和嘉宾有: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曲径;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行;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陈建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姜宝平;河南省美术馆馆长董继武;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王超;河南省陶瓷艺术协会主席于会见;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桂行创;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司马武当;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周斌、孟会祥、张青山;郑州美术馆馆长、郑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罗鸣;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芦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武庆平;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顾问顾建全;郑州市金石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王秋人;河南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谷国伟;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印社副社长徐要洲;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针朋、金石碑帖委员会主任张强;河南艺术中心副主任李荣胜;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郭黎莅;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组联部主任严宏兴、展览部主任魏红有等,以及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河南省美术馆馆长董继武致欢迎辞。本次展览总策展、学术主持、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王潇介绍展览情况并致辞。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芦荻先后致辞。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曲径宣布展览开幕。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高敏主持开幕式。![]()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曲径宣布展览开幕
![]()
河南省美术馆馆长董继武致欢迎辞
河南省美术馆馆长董继武代表河南省美术馆,对莅临今天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此次展览构建了从历史文献到艺术展示、从传统经典到当代转化的完整叙事。“从石间到纸上”不仅仅是一个展览的标题,更是传统金石文化活化利用的生动实践。这次展览为河南观众带来一场难得的艺术盛宴,让大家得以近距离感受唐代书法的法度气象。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与河南省美术馆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兄弟馆”关系,两馆通过频繁的展览交流与学术合作,有力推动了两省书法、美术事业的共同进步与繁荣发展。
![]()
本次展览总策展、学术主持、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王潇介绍展览情况并致辞
本次展览总策展、学术主持、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王潇表示,作为全国重点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目标,持续打造精品展览项目与公共教育活动,持续推动收藏研究与展览展示工作。本次展览成功入选文旅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是我馆连续第四年入选。本次展览立足本馆特色馆藏,聚焦唐代书法,通过三大板块系统呈现唐代书法的历史脉络、碑拓原作与当代转化,既展示名家法度,亦邀请书法家以临创手札实现古今对话。陕西与河南地缘相接、文脉相通,同为中华文明发祥地。近年来,两馆在展览、学术、教育等领域合作密切。此次携手,是艺术的对话,更是情谊的延续。期待未来进一步深化合作,共促发展。
![]()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行致辞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吴行表示,唐代书法是中华书法艺术的一座高峰,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家的典范之作,不仅奠定了中国书法的“尚法”精神,更成为滋养后世千年的美学源泉。河南与陕西同为唐代书法艺术的重要阵地,孕育了大量经典书法作品。此次唐代石刻拓本展的到来,其中不少作品虽广为人知,但其原拓却难得一见,令人观后流连忘返,不忍离去。这是一场值得所有书法专业人士和爱好者亲临品鉴的重要展览,为书法界提供了深入传统、激发当代创作的核心契机,必将推动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祝愿本次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芦荻致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芦荻表示,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法度与气象并存的巅峰时期。立于名山、庙堂、墓冢的石刻,是当时书法艺术公共性与永恒性的集中体现。名家之作,皆借金石得以不朽。然而,石刻本身固于地域,难以广布。拓本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则如同一座艺术的桥梁,将镌刻于不朽之石上的笔意刀法,转化为可流传、可研习、可珍藏的纸本墨迹。这一“从石到纸”的转换,不仅是复制技术的胜利,更是书法艺术得以跨越时空,持续影响后世的关键。期待通过此次展览,观众们能在这一件件珍贵的拓本与创作中,直观感受唐代书法的磅礴气象,理解艺术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并亲身参与到这场跨越千年的审美旅程之中。
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高敏主持开幕式 开幕仪式现场 展览开幕之后,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副馆长白林坡从馆藏拓片的特点和本次策展理念出发,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专业导赏,引导观者感知、体验、赏析唐代铭石书法多元的书写格局与多样化的书法视觉资源。![]()
![]()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副馆长白林坡现场导赏![]()
与此同时,“拓印演示”“寻找隐藏的汉字”“有趣的汉字”等多个公共教育活动也在展厅同步开展,吸引了大量观众积极参与。活动不仅增添了展览的趣味性,也进一步拉近了公众与古代碑拓书法艺术的距离。
![]()
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金石碑帖委员会主任张强演示锤拓工艺
![]()
观众现场体验
![]()
展厅寻宝活动
当天下午,还举办了题为“金石学的源流与当代价值”的专题讲座,特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芦荻先生担任主讲嘉宾。讲座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和深刻的理论阐述,从“源流梳理、核心内涵、当代价值、金石拓片收藏、拓片题跋”五个方面,为观众解读了金石学的学术体系与精神传承。
学术讲座现场![]()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依托十三朝古都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长期致力于金石碑拓的收藏、保护与研究工作,拥有丰富的周秦汉唐直至民国以来的重要金石碑帖拓片。此次展览精选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唐代石刻书法拓片110余件,同时特邀11位当代书法家创作临摹作品,形成“传统藏品+当代创作”的丰富展陈体系,整体构建了从历史文献到艺术展示、从传统经典到当代转化的完整叙事。展览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贞石证史——唐代石刻书法的历史脉络”为文献部分,梳理了碑刻书法与书法拓片的历史渊源,阐释其多重文化价值,介绍了从“石间”到“纸上”的刊刻与捶拓工艺,并重新审视唐代“尚法”书学理念的历史流变与核心观点,可以看出唐代书法既尚法又蕴含无限生机和自由多变的个性特点。
第二板块“法度气象——唐代书体的范式流变”是藏品部分,以楷、隶、行、篆四种书体为主线,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历史分期为轴。展品中有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大家的典范之作;韩择木、史惟则、卢元卿等人的唐隶精品;李邕、张少悌的行书开拓之作;风格多样的志盖篆书。这些拓片既有官刻碑志的严整精工,也有民间书刻的率真质朴,全面展现了唐代书法多元并存的繁盛面貌。
第三板块“古韵今声——当代书法的临古与创变”旨在“以古启今”,将视角延伸至当下。特邀请11位书法家以唐代碑志为范本进行临摹或创作,展示出从摹古到出新的实践过程。不仅是向经典致敬,更希望直观地展示书法艺术在当代的生命力与转化路径,引发“我们如何向唐人学习”的思考。
展览将展至11月23日,欢迎各界朋友前往河南省美术馆观展,共同感受唐代书法的永恒魅力与时代回响。
![]()
![]()
![]()
![]()
![]()
![]()
![]()
展览现场
(资料提供: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