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读书人的担当情怀(下)
苏武的故事是人人尽知的,苏武出使匈奴,匈奴重视他,要他留下,苏武不同意。匈奴人软禁他。小时候我看戏,看到大雪纷飞,苏武扯下旃毛和雪充饥,眼泪就流下来。匈奴人又将他送到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去牧羊,说等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其实所牧放的都是公羊,匈奴人骗了他。苏武在那里以捕野鼠吃草为生,过了十九年,其志不改。他的操守,他的守节不屈,成了后世人人学习的榜样。
![]()
两晋读书人向外发现自然,向内发现深情。他们一往情深,虽则悼念友人,亦有惜美之意。他们精神自由,将自己像一朵花样的开放。像王羲之就说: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他们注重人格之美与同情之心,如阮光禄有好车,人借均给,某葬母欲借而不敢言。阮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唐代读书人有豪杰之气,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至于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可谓唐代标准之士。他提倡古文,按他自己的说法,“好古之文,乃好古之道也。”他要恢复上古读书人的担当情怀,真是有豪杰的志向。
至两宋,先是王安石与司马光新旧之争。后湘人周濂溪,以一县令,置身党争之外,继颜子之学,用则行,舍则藏。以退隐讲学为生,为道学之开山。于是理学兴起,经二程,至南宋大盛,有朱熹集大成者。
![]()
南宋末年,国之将亡,文天祥说:“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数度抗元失败,再移兵广东潮阳,兵败五岭坡被俘。一路千辛万苦,被元将押送京城。忽必烈劝其投降,文答“愿一死足矣!”他的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光照日月,气壮山河,足以感天地而泣鬼神。成为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文天祥亦是光耀天地的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明代,王阳明在野讲学,其弟子亦不入仕途。王本就一豪杰之士,在南京作闲官,日与门人游山水间,月夜环龙潭而坐者数万人,歌声震山谷。又如中秋之夜,与弟子百余人宴饮天泉桥,酒至半酣,狂歌曼舞,击鼓泛舟,仰天长啸,如游于羲皇之世。而明末顾亭林有句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时满清入关,亡国在即,他欲维系中华民族文化生命横遭毁灭。
![]()
清代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作总结的时代,道光咸丰后,政权下滑。湘人曾国藩力挽狂澜,他曾有言,“吾令读书人率农夫以平天下。”太平天国后,朝廷日益衰弱,社会责任落到曾国藩、李鸿章、文祥等清流派之肩上。戊戌政变失败后,谭嗣同送梁启超到日本领事馆避难。由于不懂日文,只好与日本人笔谈。谭嗣同写道:“梁君甚有用,请保护之。”日人写道:“君亦应留此。”谭嗣同一笑置之。其时,梁启超面如土色,谭嗣同则意气洋洋,一如平日。后有人问谭为何不一同留在日使馆,谭答:“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始。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被捕后,在牢房墙上题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前,仰天浩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至20世纪更是英雄辈出,可歌可泣。有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有夏明瀚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瀚,自有后来人。”还有诸多瑰丽诗篇词章,更有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成为近代史上,光辉灿烂的颂歌。
孟子说要养浩然之气,即是要树正气,人的内心总是要翻腾的,要有志气,要尚气立节。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我们怎么能将它去掉呢?我们要对先人有敬畏之心,要学会认识传统,尊重传统,要将先人的美德来养育自己。当然我们不会拒绝来自人类任何一方的精神财富,只是我们要警惕,不要没学像他人,最后连自己也忘记了。
![]()
杨福音
194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广州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艺委会主任,现任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杨福音艺术馆馆长。
2006年长沙在烈士公园年嘉湖畔设立杨福音艺术馆。
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
2012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播放了杨福音的纪录片《远方的寻找》。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中国国家画院、广州、长沙等地多次主办个人画展。近年展览有:2018年9月在湖南博物院举办《欢无极》杨福音绘画艺术展。2020年9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齐白石、何绍基、《君不见》杨福音书画展。2021年12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原上草》杨燕来、杨雪来、杨福音书画篆刻展。
2022年创作《雨余花·福音散句》在雅昌艺术网连载。
2023年创作《昨愚集》在雅昌艺术网连载。2024年1月在长沙美术馆举办《雨余花—杨福音诗书画展》 著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杨福音画集》、《杨福音中国画精品》、《福音书话》、《长岭上》、《金枝玉叶》、《由红菜薹想起》、《日子》、《良苗怀新—访谈杨福音》、《关于福音》、《吾喜吾爱》等画集和散文集十余部。
美术界认为,杨福音在中国画上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反线描画法,不但继承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同时开拓了中国绘画的新领域,对人物画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从而诞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的美学风范。
作者:杨福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