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岩彩艺术馆“本土菁英”画展鲍营作品展区
《印记》 / 作品阐释
鲍 营
作品阐述《印记》系列作品素材来源于我在岩彩创作时最常用到的一把普通铲刀。小小的铁片布满锈迹斑斑的图形,同时沾满了丰富的砂土。砂土的质感与铁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放大看似乎就是一件奇妙的岩彩作品,于是产生了把它作为创作素材的冲动。
鲍营岩彩作品《印记》 100x100cm 2018
通过放大观察,对素材的图形、色彩、材质三方面进行仔细的解构梳理,借助铲刀之形,利用本土岩彩与铁材质独特材质美感和材质属性,重新组构和艺术加工,最终完成了这个系列作品。
《印记》作品局部质感肌理
多年来我接触的岩彩材质很多,可唯独喜欢砂土这种本土岩彩所特有质朴与厚重,创作中也喜欢把有色砂岩和有色土作为主要材质来应用,也时常搭配家乡的砖瓦粉、煤粉和铁材质。
《印记》制作图稿
我国广阔的大地蕴含丰富的泥土,多彩的砂岩和泥土更是我们广茂土地所特有的本土岩彩材质。我也一直以来想立足于这种本土砂岩材质进行创作,探寻一种原创的、立足于本土的岩彩创作表达方式。为此,除了把有色砂岩和有色土作为主体媒材之外,我更多是把多形态的金属铁融入创作之中,让厚重的砂土同时融入铁材质的张力与坚定。
鲍营岩彩作品《印记》 100x100cm 2018
我想通过肆意挥洒的凹凸材质组合(铁、砂土)追求一种震撼的力量美和沧桑美。借助这两种材质的特性把自己不可言说的那份情感宣泄或凝聚到材质语言上,以最大限度发挥两种材质自身的美和自然生成的痕迹,让材质表意,让迹象表意,借以来传达我的艺术思想和追求。
《印记》作品局部质感肌理
鲍营《印记》系列作品赏析
《印记》 100x100cm 2018
《印记》 100x100cm 2018
《印记》 100x100cm 2018
《印记》 100x100cm 2018
《印记》 100x100cm 2018
《印记》 100x100cm 2018
《印记》 100x100cm 2018
《印记》 100x100cm 2018
![]()
岩彩艺术家
鲍营
2007年毕业于鞍山师范学院美术系本科
2012年至2014年北京现代工笔画院高研班
2014年至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
2018年任上海美术学院胡明哲教授岩彩绘画工作室课程教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展览
2020作品《蒹葭苍苍》 “ 中国鞍山——书画精品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2020作品《文明印记》 “生生不息——叙事的黄河” 银川当代美术馆 银川
2019作品《天行健》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辽宁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辽河美术馆 盘锦
2017作品《文明印记》 “未来能见度” ——全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重庆
2016作品《文明印记》 “丝路•岩语” ——中国岩彩绘画作品文献展 炎黄艺术馆 北京
2013作品《秋声赋》 “工在当代”第九届全国工笔画展,获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术馆 北京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