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5年8月20日,“燕蜀交谊——启功、徐无闻学术艺事特展”展览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中华书局执行董事肖启明 ,启功先生家属章景怀,徐无闻先生家属徐立先后致辞,展览总策划刘石介绍筹展情况。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邓岩主持。
![]()
![]()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共展出启功、徐无闻两位先生近200件作品,分为学术、艺事两大版块。“学术”章节展示二位先生的学术成就,包含三个单元:“相契”记述二位交往历程;“先达”追溯二位与前辈学者的渊源;“造诣”剖析二位的文学建树。“艺事”章节集中展现二位艺术作品的风采,包含十一个单元:“临书”收录二位临习古人法书之作;“录古”汇集二位书写的古诗文卷;“韵语”辑录二位自作诗词;“楹联”收集二位书写的对联;“题辞”辑存二位少字数书法作品;“丹青”呈现二位的绘画创作;“文字”编入二位的文章与题跋;“华翰”存集二位往来书信;“朱记”搜聚其他艺术家为二位刊刻的印章;“缥缃”展示二位的藏书;“清玩”展现二位生前所用文房器具。
![]()
![]()
展览现场
凡传统书法能成大家者,必具极高之天分,加上习练之精勤,辅以深厚之学养。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启功、徐无闻二位先生勘称代表。启先生聪颖超悟,得祖父、名师指导,遍览群籍,徐先生岐嶷天纵,幼承家学,遍接老辈。又都刻厉勤苦、好学不辍,襟怀高迈、淡泊宁静,所以博通渊雅、泓涵演迤。
![]()
![]()
展览现场
启功先生精于文字声律、金石美术、红学研究,书画碑帖鉴定。徐无闻先生则深于文字训诂、唐宋要籍、书论印学。文史之外,又都兼擅诗词,咳唾成珠。他们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典籍,以传承古典文化为己任,虽视书法为馀事,其作品却能绝伦脱俗,意境深远,蕴含着浓厚的学者气息和独特的文人风骨,可谓学者型书家的典范,传统文人书法的嫡派正支。
![]()
![]()
展览现场
两位先生的交谊始于一九六零年代初,虽一居北京,一居西蜀,相见无多,但治学领域、学术取向、艺术旨趣、品德襟抱都高度相似,且彼此揄扬、意气相投,在当代书坛双峰并峙,各具风貌,交相辉映。本次将两位在治学和书艺方面极其相似的学者型书家合展,可谓匠心独运,机缘难得,必将成为一段学林艺坛之佳话。二位先生以书画篆刻为世人所知,但其作为教师、学者的第一身份则较少被人注意。他们生前均在大学教授,耕耘讲坛、勤于著述。
![]()
展览现场
因此,本次展览除展出两位的艺术作品外,特别搜罗他们的大量学术著作、部分批校的藏书等,突出他们在学术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同时又广泛收集了他们相关的信札、手稿等资料,尤其具有文献价值,对比单一展出书画作品的形式,更加立体和多元。
![]()
![]()
展览现场
展览经过长期准备,精心策划,认真拣选,巧妙布置,展品丰富精妙,解说详明简要,展线清晰有序。分合得宜,有条不紊,此呼彼应,相得益彰。全面呈现了二位先生的长期交谊、师友渊源、学术成就、艺术造诣,为观众送上了一场丰富的文化视觉盛宴。从中也可领略他们的襟怀品性、道德文章,感受我国传统书画、篆刻艺术的正脉,悟得艺坛巨匠艺术养成的路径。
![]()
![]()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地点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0号展厅,将持续至2025年10月19日。
![]()
部分作品展示:
学术篇
![]()
![]()
一九九五年八月,启功著《徐无闻先生著作集序》
每页纵十九厘米,横二十六点五厘米
![]()
![]()
戊子(一九四八年)端阳,启功题跋
一九四八年六月一日,顾随题跋宋拓《兰亭序》
拓本纵二十五点五厘米,横六十五厘米
题跋纵二十五点五厘米,横七十三厘米
![]()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启功摹神龙本《兰亭序》
纵二十五点五厘米,横六十八点六厘米
启功家藏
![]()
![]()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徐无闻双钩神龙本《兰亭序》
纵二十九点三厘米,横九十五点三厘米
徐无闻家藏
![]()
![]()
![]()
![]()
辛未(一九九一年)岁九月,徐无闻临中山王大鼎
每幅纵一百七十二厘米,横六十八厘米
徐无闻家藏
![]()
一九九二年,徐无闻为中华书局创建八十周年撰并书四言铭文
纵一百三十八厘米,横六十二厘米
中华书局藏
![]()
壬申(一九九二年)岁新春,徐无闻为宜宾五粮液酒厂书“四海”“五粮”八言联纵一百三十六厘米,横五十八厘米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藏
艺事篇
![]()
壬申(一九九二年),启功为中华书局八十周年书《如梦令》
纵六十八点五厘米,横四十四点五厘米
中华书局藏
![]()
一九八八年冬,启功为西泠印社成立八十五周年书四言颂辞
纵六十八厘米,横四十五厘米
西泠印社藏
![]()
一九九六年夏日,启功书李白七言诗
纵一百三十二点五厘米,横六十六点三厘米
启功家藏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启功书“传薪”
纵四十二点五厘米,横四十九点二厘米
启功家藏
![]()
甲子(一九八四年)岁夏,徐无闻为李淑清书苏轼《游沙湖》
纵九十九点五厘米,横五十四厘米
徐无闻家藏
![]()
癸亥(一九八三年)八月,徐无闻书苏轼《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
纵一百三十五厘米,横六十七厘米
徐无闻家藏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启功绘《竹石图》
纵二十四厘米,横二十九点七厘米
![]()
![]()
![]()
![]()
![]()
![]()
![]()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启功为溥雪斋绘《群玉凌波》
纵三十六点九厘米,横一千零六十二点五厘米
启功家藏
![]()
丁卯(一九八七年)岁阳月,徐无闻绘《偃竹图》
纵七十三厘米,横三十七厘米
徐无闻家藏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徐无闻绘《竹石图》
纵九十九厘米,横六十五点五厘米
徐无闻家藏
注:展览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