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现场|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2025-11-10 17:38

雅昌现场|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4b4a9b958a6c070321b9a4e33aca607d.jpg

开幕式现场

119日,“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不同时期创作的各类人物、花卉翎毛、走兽、竹石、瓜果杂项等作品500余幅,全面立体地展现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创作风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2ac8757ac2677f80be7f619585d8dfd7.jpg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中国美术馆馆长潘义奎,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福山,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何加林,中国国家博物馆基金会理事李存友先后致辞。随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贾广健,画家尹毅,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诚,文物专家吴欢,全国政协委员、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北京百海凝慈善基金会创始人白海宁,恒祥基业集团董事长、北京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李明,李存友,以及中国侨联常务副会长杨长林的共同见证下,刘万鸣将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赠予山东美术馆,由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代表山东美术馆接受捐赠,并向刘万鸣颁发收藏证书。刘万鸣致答谢词。最后,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东奇,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燕东升,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闫平,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副主席马锋辉,荣宝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赵东,徐福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朱虹子,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原江苏省文化厅一级巡视员、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高云,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共同为展览启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0893b511ad4962b268db964113b1ca2.jpg

捐赠仪式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8ae1d760ed5af124e6562ccc5b23c46a.jpg

展览启幕现场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喻剑南,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田忠利,中国女画家协会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青云,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晓凌、张江舟、曾来德、纪连彬、于文江,荣宝斋画院名誉院长唐辉,及霍春阳、蒋代明、丰羽、赵建成、石齐、范扬、邢少臣、江宏伟、陈传席、纪清远、王克举、南海岩、邓远坡、蔡葵、刘彦水、李福顺、刘罡、王珂、郝孝飞、刘海勇、王海滨、刘波、阴澍雨、崔进、曾三凯、石峰、王德芳、江鹏、谢晓红、茹峰、余宏达、罗江、王发荣、周一新、石纲、李明、张之军、王潇、莫晓松、蔡玉水、张公者、赵方方、杨云帆、尹建国、黄小波、李剑、孙凡汝、朱建国、董雷、卜登科、吴涛、袁学军、邓柯、陈明、谢小铨、李虹霖、任明辉、金新、王跃奎、陶宏、杜浩、洪厚甜、卢志强、曹俊、郑琳、石磊、刘西洁、黄和平、钱晓鸣、石岩、屈菡、于瀛、邵莉、叶枫、李洋、孙震生、党震、付振宝、王进、张剑、任军伟、李志国、蒋一辉、刘广、张苑、冯知军、颜培大、盛鸣、姜宝昌、乔维、廖勤、李鹏程、赵伟、石村、石满、霍立啸、张烨、杨晶、丛佳琳、朱德华、张如学、魏迪;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尹永海,山东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晋,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刘芳,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望,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宜,山东画院院长常朝晖,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明波,及柴安东、季桦、李晓雯、沈颖、王居明、上官超英、王磐德、樊磊、孙棋、吴磊、王文灏、刘宁、徐琳、宋述林等3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嘉宾和数百位艺术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杨晓刚主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64263a53441d040bdf910c8bc86f8226.jpg

潘义奎致辞

潘义奎在致辞中表示,齐鲁文化源远流长,这片土地历来是中华艺术的重要沃土,山东美术馆作为区域文化的地标,始终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此次刘万鸣艺术展的举办,既是艺术家艺术理念与齐鲁文化的精神共鸣,更是艺术交流的生动实践。本次展览集中呈现其不同时期精品,既是对其艺术生涯的重要梳理,也是向公众展示传统绘画在当代的创新活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49e74c76da10658fe92fff2c53dfa0cd.jpg

徐里致辞

徐里表示,刘万鸣的艺术创作体现出鲜明的“工写结合”特色,其工笔画在精微严谨中融入写意精神,线条富有书法韵味,能精准刻画物象的质感与形态。作品既具备工笔的细致与庄重,又融汇写意的洒脱与诗性,在精准造型之外更传递出生动的情感与人格化表达。他在传承中创新,赋予工笔画时代的温度与生命力,实现了传统精神的当代转化。展览为观众理解传统绘画的精微与博大提供了生动范例,展现了一位当代艺术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的担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6d69d59d9669a4f4a826e12fd67b6963.jpg

杨晓阳致辞

杨晓阳表示,作为当代中国画坛的实力派代表,刘万鸣的艺术深谙“守正创新”之道,其作品融汇工笔的严谨与写意的灵韵,在笔墨语言与意境营造上形成独特风格,展现出对中华美学精神的深刻领悟与时代诠释。他不仅以创作践行文化自信,更以其高尚人品与艺术担当,成为美术界的表率。本次展览既呈现其多年来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成果,也为公众理解传统绘画的当代发展提供了重要窗口,对推动新时代美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26b2172f0f6c46e0267b7e01b11f80f9.jpg

燕东升致辞

燕东升在致辞中说道:“刘万鸣的艺术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以宋元绘画为根基,格调纯正典雅、气象朴厚传神。他的花鸟画不仅传承了北宋院体画和禅宗画的精髓,也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并将西方的造型意识融汇其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语言。尤为难得的是,他在指墨画领域大胆探索、传承出新,丰富了指墨画的表现空间,使其更具笔墨韵味和情感张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0df3eaffb487c16eda926b95c4c40409.jpg

徐福山致辞

徐福山表示,刘万鸣得益于对传统笔墨的认识理解,以书入画,其作品虽然呈工笔画面貌,但是笔法灵动放松;致力于传统笔墨与文化修养,画作显文人气、文人价值与情怀,气质清雅高古;坚持创新探索,通过对笔墨的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的理解与新面貌。本次展览是刘万鸣近年来规模最大、作品最全的一次展示,相信会为齐鲁大地带来丰富的视觉盛宴,也将在全国美术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7994759d2894c223f466de3fa6ac0d30.jpg

吴洪亮致辞

吴洪亮表示:“本次展览展出的500余件作品,需要细细观摩,需要时间去品味,无论是对于刘万鸣从中国传统中找寻创作心路,还是对于观众如何理解艺术家心境,都是一个挑战。在刘万鸣诸多作品中,我们能在他的指画中看到潇洒,在书法中看到自在,在张弛之间看到中国艺术流传至今的那种松弛的惊艳。展览向我们证明,精神的归处是我们前行的方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0d6baf8a8629d5e9f8c25123efbbc320.jpg

纪云飞致辞

纪云飞表示,刘万鸣其姓“文刀为刘”,这种“文武双修”使其作品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活力,彰显出不随流俗的独立艺术人格。“万鸣”二字更概括其艺术境界:“万”是广度,代表其在技法、理论与教育等多领域的厚积薄发;“鸣”是高度,意指其作品传递时代声音与生命共鸣。本次展览集中体现其与自然相融、与时代同行、与人心相通的艺术理念。展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这一理念的实践,也映照出一位当代艺术家在文化传承与精神塑造上的责任与担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f9a9d7a2c644ac27120a9463801c3102.jpg

何加林致辞

何加林表示:“刘万鸣是一位兼具深度思考与扎实传统学理的艺术家。其作品不仅展现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精湛的笔墨功底,更体现出敏锐的观察视角和与古为新的创造精神。此外,刘万鸣待人真诚、担当有为,其艺术与人格皆体现‘与物为春’的真诚态度。在担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期间,他提出‘经典引领 品格立院’,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担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a8b1f183c7bc56ddb7fc09176cabaad5.jpg

李存友致辞

李存友在致辞中对展览主题进行了解读:“山东是孔孟之乡,是重要艺术文化发展基地,山东艺术讲究‘和’,与天地、人心、笔墨相互融合,‘与物为春’正是和谐之美的诗意表达。本次刘万鸣携展览来到山东,是对这种精神的深情诠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130c6bcf1954ecc2753000f07a1e8e45.jpg

刘万鸣致答谢词

刘万鸣在致辞中对本次展览呈现过程中山东美术馆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努力表示感谢,并对自己的艺术探索与成长之路进行了回顾。他表示:“如今,见到的经典越多、见到的同道越多,越觉得自己的创作与理论还有很多需要精进之处。本次展览走进山东美术馆,对我来说,是一次交流学习的机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6eb0e2bcbe6957ae9897771a46ba1033.jpg

杨晓刚主持开幕式

据杨晓刚介绍,山东美术馆每年策划主办全国名家研究个案系列展览,是长期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美术馆坚持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艺术家个案进行系统梳理,不仅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更深入挖掘其艺术思想、语言创新与文化价值。“本次展览得以在山东美术馆举办,我们深感荣幸,这既是对山东美术馆学术策划与展览执行能力的认可,更是一次将国家级优质艺术资源引入山东的重要契机。”杨晓刚表示,刘万鸣作为一位学者型画家,其艺术深深地扎根于传统文脉与时代土壤。

展览主题“与物同春”,源自庄子“与物为春”的哲学智慧,寓意万物有灵、春山可望。在刘万鸣的笔下,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草木花果,皆被赋予灵性与独特的审美价值,传递着万物和谐的哲学理念。本次展览共展出刘万鸣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500余幅,涵盖各类人物、花卉翎毛、走兽竹石、瓜果杂项等多种题材。展览分为“搜妙”“觅趣”“尚朴”“创真”“求意”五个单元,立体呈现其艺术全貌,既是对其艺术成就的系统总结,也是对其创作理念的深度阐释。在“搜妙”单元,刘万鸣将花鸟画从传统书斋把玩引向了一种具有现代展厅张力的“大景花鸟”格局;在“觅趣”单元,他巧妙地将宋人“写生”转化为个人“写意”,尽展深度的“观物”之得;在“尚朴”单元,集中展示其书法作品,可见刘万鸣用笔追求“毛、涩、沉”,呈现出“大巧若拙”的审美高度;在“创真”单元,人物素描揭示了刘万鸣艺术体系中“以西润中”的深厚根基;在“求意”单元,刘万鸣的指画新作拓展了其花鸟画的语言边界,体现了一位成熟艺术家勇于打破工具局限、直指艺术本真——“意”的至高境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126a1c07c183b4c0d628a4e0deeff2ed.jpg

展览现场

刘万鸣的艺术创作秉持“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创作理念,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构建起独具个性的笔墨语言,形成了“意笔精微”的艺术品格。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刘万鸣的创作展现出鲜明的文化担当与时代回响。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7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9a7176971a0e050b1e4884637bb5680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c68099dbf4af9ba12c6498edbb91a38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bc33b462b51b8afe6da36d2273f85c4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4fe70d1683692583ff848482fb90884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63a64533fcb6461e1eeff617ef153f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0ed7de39f9be87beeb35833394f938b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2004df2afcbb2968398f33753fbeba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4376fad1628e5c55bf2069aeae6d019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fbd566e6f6c8ecacb66efe42a11ccc4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7a60762f6a6bd6a52df5d2e3eda1151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5ffc79bb17abe566ee8c61608737934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d2a6e7be1fe42b76dd154314f7d0f88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f12ce60e29c698b4ff487b9cf6e038f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68e7e5e8591b22816f827f012ddad07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cd1a8272bc5caa63336a316d9e15d85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164afa083d1c3ace55154b0affd9d0f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02e8cb65d99817ab616b5b636dbf278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46a2058323b652a48b4452fdb646ef8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e64e162e9fa7e4bcf1e73554fd0330f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7999af714bf6f2cc5edf857395b3387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c65b484bbfcad8173d9fb473f095994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b60af929913cc621c3525a4213a2285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11/65280f458bd9425cfd0056aa53fe040e.jpg

展览现场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