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袁宏道曾言:“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情与趣相生,有趣必然有情。然而在文化艺术审美的层面,趣并不等同于生活之趣,简单的幽默。画中之趣,由画家自身的感情生发,欲领略,则须要自己知趣,爱趣,有趣。
趣有古趣、雅趣、文趣、天趣、民趣……注重写意的传统绘画,打动人心的往往是画面中的精神气质、意境,内涵的感染力,而非机械地再现对象。
![]()
老树寒禽图 2016年 46cmx49cm
庄毓聪先生的小品之作,印证了这一美学审美标准。在有限的笔墨空间里,无一丝犹豫与败笔,点划之间既有景亦有情,体现出高超的笔墨功力。而其间呈现出内涵美、技艺美、形式美,笔墨淋漓,妙趣横生,韵味隽永,谓之精品。
纵览中外、历代艺术精品、文学佳作,进入上层的审美体验后,篇幅、体量大小从来不能成为衡量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古体诗更有以五绝为尊的说法。再回头来看国画小品,有限的空间与笔墨形式,需要提炼出精悍、厚拙的笔墨语言与思想内涵来作支撑,容不下任何无用的修饰和制作。所以,鉴赏小品也是最能检验画者“干货”,直指艺术本心的途径之一。
![]()
渊明不见松菊犹存 2013年
提炼是画者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中,不断地进行取舍、抉择的过程。这是在吸纳文化艺术基因后进行主观自我改造,以契合不断提升的审美体验标准。在一幅幅精品力作的背后,每位成功的画家心中都有一块艺术高地,是他们对哲思,对文化,对人生,对时代的不断推翻又建立起的认知、领悟。
![]()
富贵延年 2017年
小品从尺幅、笔墨、内容的外在体现,也正是一个取舍,提炼的过程。笔墨线条、形式进行的优胜劣汰,务必对所留下了的内容有着更高标准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逃不脱国画中审美中忌薄、俗、散的要求。所以厚、雅、气脉凝聚这个分水岭,某种程度上成为国画小品能否进入逸品佳品的直接衡量标准。
有趣无境是为俗趣;有境无趣是为空境。以此再观赏庄画小品中的境,构图愈显匠心,用笔愈发老辣,用墨愈发鲜活厚拙。而画面中呈现的笔墨气象,让人玩味至深。毫翰里伏机关,方寸间窥天地。以此观想其随机应变一气呵成的创作状态,亦不乏不期而遇的情感迸发。看那精妙甚至险造的构图取势,惜墨如金的艺术手法,笔笔之间的衔接、顿挫的书法韵味,在简淡中已然汇聚成浓郁醇厚。
![]()
清品 2015年 纸本 60cmx23cm
![]()
小雏尤喜独乐 2015年 纸本 60cmx23cm
袁中道有妙论:“凡慧则流,流极而趣生焉。天下之趣,未有不自慧生也。山之玲珑而多态,水之涟漪而多姿,花之生动而多致,此皆天地间一种慧黠之气所成,故倍为人所珍玩。”
画中所得灵感妙造、自然灵机并不孤立。通过笔墨气象,体味沉淀深层的雅趣、古趣、文趣,正是庄毓聪先生自我坚守的艺术高地。这种铸累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他漫长数十年间孜孜不倦地文化汲养,笔墨实验和人生体悟过程,契以超然的笔墨天赋与艺术情商智慧,而后幅幅凝集。拟之以酒,妙手酿造,窖藏数十载,所以一滴绽开,韵味悠长,历久弥新。
慧趣之言,铸累之功,庄画小品尽以诠释。赏者万千,唯会心者知之,亦乐之。
![]()
春归花不落 2017年
![]()
春归 2017年
![]()
梅寒双雀 2016年 纸本 42x41.5cm
![]()
双吉图 2015年 纸本 60cmx23cm
![]()
一鹭春风 2015年 43cmx43cm
![]()
趣 2016年 拷贝
![]()
春晓 2015年 纸本 40cmx40cm
![]()
憩 2016年 纸本 35cmx35cm
![]()
秋夜何漫漫 2017年
![]()
独占一枝春 2017年
![]()
富贵图 2016年
![]()
瑟瑟篱边秋 2016年 纸本 43cmx43cm
![]()
天涯春意 2016年 纸本 42x41.5cm
![]()
燕归来 2016年 纸本 46cmx49cm
![]()
听松 2015年 纸本 60cmx23cm
![]()
觅春图 2013年
![]()
燕归来 纸草 2017年
![]()
藤荫觅趣 2015年 纸本 60cmx23cm
![]()
园蔬胜珍馐 2017年
![]()
自在春水间 2016年 纸本 40cmx40cm
![]()
长寿图 2017年
![]()
万家春 2017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