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05-11 16:06
![]()
2019年4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年度艺术家:黄于纲
重要艺术活动
《凉灯:那块田里长出来的画——黄于纲 (个展)》于2019年4月30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成功举办。
青年艺术家黄于纲个展“凉灯:那块田里长出来的画”将于2019年4月30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是北京民生“青年艺术家系列”最新成果,将围绕黄于纲多年来在凉灯苗寨的生活和艺术创作展开。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民生文化艺术基金会、湖南中南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赞助支持。
凉灯是湘西凤凰县下的一个苗族村落。自2003年起,黄于纲在这里长期生活和创作了十余年,既是一个外来的观察者和表达者,又是一个本地的居住者。他通过自己的画笔,记录着凉灯村的自然和生存环境,以及村民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以艺术家的身份叙述着他对凉灯的情感、记忆和经验。
黄于纲的绘画承袭了西方油画的写实传统,并使用水墨材料将写实方法发展为更为概括和整体地呈现,传达出对人民,特别是边远地区的贫苦农民的的关怀与同情,几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对于人类生存境遇的极强的概括性和细腻的表现力。
本次展览将围绕“(凉灯)那块稻田上生长出来的绘画”这一主题,通过展现黄于纲的近百件油画、水墨作品和手稿、装置,结合影像与新媒体的呈现方式,在朴实简素的实物、稻田和精心装裱的画作之间形成既对立、又相互勾连的关系,构建和营造一个多重媒介与感官交织的“凉灯”现场。
在这次展览中,凉灯的一块稻田将被“移植”运送到美术馆空间内,铺满展厅地面——这块田既是凉灯人生活的依赖,也是黄于纲绘画的依据;在展览结束后这块田还会被送回原地。而在被移走的稻田周围,将用围挡围起,上面喷绘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建筑立面图,并在附近架设摄像装置,把凉灯当地的实景和日常情况实时接入展厅。如此一来,北京和湘西、城市与乡村原本看似截然不同的空间,经由这次展览发生了一次置换,相互交织和联系在一起。
与此同时,展览试图挖掘和展现绘画的表现对象与画作本身之间的张力,细致探讨黄于纲的绘画价值及其在新媒体时代所呈现的不可被机械摄制所替代的“画性”,以及当代艺术在社会关怀中所呈现的当代性和艺术性究竟何为。
通过从个人的生活真实与个体的生命经验切入,本次展览本身也将成为一个“作品”,一个还原的凉灯当地生存状态与生活日常的现场,一次审美现代性的个案。
艺术家简介
黄于纲,男,1980年出生于湖北,湖南桃江人。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年关》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赛社会组三等奖、中国学院奖最佳美术设计。2003年至今关注湘西凤凰县山江镇千潭和凉灯苗寨,以社会学和艺术学介入,以“现实主义”述说中国当下乡村和城镇变化。主要个人展览包括:“凉灯:黄于纲的一件作品”个展(2014年,北京现实空间,王春辰策划)、“凉灯:黄于纲的一件作品”个展(2015年,上海证大当代艺术空间,杨卫策划)、“凉灯:黄于纲的一件作品”个展(2016年,凉灯村、长沙艺尚源空间,杨卫策划)、“凉灯:那块田里长出来的画”个展(2019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朱青生策划)。
展览作品
![]()
《静夜3》 黄于纲 40.5x23cm 2015年 纸本
![]()
《就那点事》 黄于纲 150x120cm 2014年 布面油画
![]()
《凉灯的娃》 黄于纲 15.5x10.5cm 2019年 纸本
![]()
《卖肉5》 黄于纲 58x25.8cm 2017年 纸本
![]()
《农具》 黄于纲 58x26cm 2015年 纸本
![]()
《秋的形状》 黄于纲 65x24cm 2015年 纸本
![]()
《秋阳草垛2》 黄于纲 40x40cm 2016年 纸本
![]()
《夏天的堂屋》 黄于纲 150x120cm 2016年 布面油画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