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
用西方式的艺术语言,表达中国人的当代思考。
曾在东村参与创作了一系列行为艺术作品——
《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九个洞》等,
引起超出想象的巨大反响,
以至于高炀去欧洲求学和生活时,
还会被不断提起这些“辉煌历史”,
成了一时难以揭掉的标签。
97年他加入意大利国藉,
成为意大利超前卫艺术的代表画家,
2005年回到中国发展,
一路走来,
高炀见证过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历程,
也为着心中的现代艺术理想,
奔走西方,
在西方的学习、思考与生活的历练中,
不断明确自己的艺术态度。
![]()
![]()
![]()
《欧洲巡展作品》系列
刚到欧洲的时候,
高炀住在意大利妻子家,
所以从一开始,
就没有被那么多琐事困扰,
可以安心画画。
不过有一件事最令他头痛,
那就是语言,
“在国内学的那点语言基础到了意大利用不上,
不能够马上和周围的意大利艺术家打成一片”。
为了谋生,
他结识了很多在意大利的中国人。
有一个中国艺术家,
为高炀做了一套中国西藏人穿的衣服,
他们在都灵的街头给往来的路人算卦,
如今回想起来,
高炀觉得“真是不堪回首”。
到意大利读书后,
他发现这个国家无论是古典艺术还是现当代艺术,
处处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他们的政府包括平民,
甚至把艺术作为一种和世界较量的重要筹码,
他们的国家自信很大程度上都来自艺术行业的发达”。
在厚重又开放、多元、包容的环境中
学习和工作了十年,
对高炀的艺术影响非常大,
包括对艺术的认知,
对艺术价值的判断,
包括艺术语言的选择,
都是在这时期逐步确定下来的。
![]()
![]()
![]()
![]()
《天使在都灵》系列
那个时候,
欧洲人对中国人的印象
还停留在留辫子的清朝时期,
或是改革开放前,
他们认为中国只喝茶,不喝咖啡;
只吃饺子,不吃三明治。
这种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隔阂非常严重,
他们把这种民族身份固有的、概念化的印章印在中国人脸上,
这让高炀很困扰,
也很不舒服。
“所以后来我开始用艺术的方式
来对抗他们的这些固有观念,
反对他们的概念,
用艺术的方式让脸成为解码文化偏见的发言人。”
他的作品中有很多人头像,
“我喜欢表现主义的东西,
我以前很在意‘艺术是什么’之类的问题,
但现在我不这么想了,
我更注重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是反朴归真。”
从传统艺术中寻求当下人们的精神写照,
高炀的绘画营养来源古典精神的永恒性。
![]()
![]()
《发言人系列1》
60cm×80cm 综合材料 2017
![]()
《发言人系列2》
60cm×70cm 综合材料 2017
从小生长在内蒙,
拥有北方人的性格,
对表现主义有种与生俱来的倾心感。
他画了很多自己的“脸”,
“我在不同地点、
不同时期很在意自己的这张脸,
画脸已经成为一种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
是我绘画语言的一个符号。”
高炀也画其他人的脸,
他迷恋人的概念,
在人的世界里,
每一个人都有一张脸,
脸能反映他的暴力情节,
对人的看法,
有自恋情节。
“内心有些矛盾解决不了的,
通过画来解决”。
中国艺术缺乏一种国际语言,
当代主流的艺术语言
沿着西方的艺术史脉络发展形成。
“必须承认我的艺术语言首先是受了西方艺术教育的结果,
从文艺复兴到现代派,
一直到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艺术,
我必须要强调这个脉络,
如果把这个否定掉,
我的创作也就无意义了。”
![]()
《综合材料1》
60cm×70cm综合材料2017
![]()
《综合材料2》
70cm×80cm 综合材料 2017
![]()
《综合材料3》
60cm×80cm综合材料2017
![]()
《综合材料4》
50cm×70cm综合材料2017
![]()
《综合材料5》
80cm×80cm综合材料2017
其实早在东村的时候,
高炀就开始接触材料艺术了,
但直到2008年他才开始大面积地
转换成现成品综合材料,
“主要是回国后发现中国的情况特别复杂,
也很混乱,
我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它,
需要一个冷静和调整的阶段,
所以画了两年单纯的油画。”
后来他发现处在中国这样一个艺术泡沫时期,
无论什么样的艺术都没人去认真严谨地对待。
他又重新恢复了材料绘画和装置艺术的创作,
重新找到了应对中国现实的表达方法。
从这之后开始大面积的创作材料作品,
在语言上看似是西方贫穷艺术的方式,
但对应的却是中国本土性的文化现实和社会现实。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
高炀从事艺术行业近30年,
把一切都献给了艺术,
“我发现我已经没有怀疑的余地了,
后来我就孤注一掷,
就算这样看起来并不聪明,
甚至很笨、很傻,
我也绝不怀疑。
我会一直笃信艺术,
笃信自己。”
![]()
《综合材料系列 2-1》
60cm×80cm综合材料2017
![]()
《综合材料系列 2-2》
60cm×80cm综合材料2017
![]()
《综合材料系列 2-3》
60cm×80cm综合材料2017
![]()
《综合材料系列 3-1》
60cm×90cm综合材料2017
![]()
《综合材料系列 3-2》
60cm×90cm综合材料2017
![]()
高炀
1965年出生于中国内蒙古
1997年加入意大利国籍
现生活、创作于中国北京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