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
【展览前言】
书画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更是中华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牵手艺术,品鉴经典。值2019年新春来临之际,建设银行北京安慧支行联合炎黄艺术馆共同举办“艺术进万家”书画作品展。这次展览特邀请了当代书画名家,他们长期执教于美术学院,具有教高的学术影响力,代表了当代书画创作的水平。另外邀请了50位优秀中青年艺术家,共展出200余件书画精品力作。这些画家大都毕业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一流美术学院,是一批当代最有活力和潜力的青年艺术家。长期的学院教育使他们更显专业水平。活动将金融、艺术、家装、新科技融为一体,实现对客户的综合化服务。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建设银行助推“艺术生活化,艺术进万家”,将文化艺术领域作为客户发展、品牌推广的重要方向,多年不断开展与专业艺术机构的跨界合作,利用优质资源平台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新客户群体,为总行“三大战略”的实施落地攻城略地,开疆辟土。
善建者行,成其久远。建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思想之力推动观念再升级、实践再提升,用金融人身体力行的实践,为服务社会大众建设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
潘川,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1983年生人,祖籍山东潍坊。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
![]()
《爆竹声中一岁除》
2002年-2006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工作室本科。在校期间荣获国家二等奖学金。
2008年-2011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
2010年作品《维新变法》被佛山美术馆收藏
2011年毕业创作《渔家十月》获优秀作品奖并留校;《城市节奏》获“依恋”中国画学院奖学金
2012年作品《渔民系列》参加全国第二节中国画节
作品《公仆本色杨善洲》被云南保山市杨善洲纪念馆收藏
作品《风吹碧现浮云尽》参加国家画院举办的《荆浩杯》画展
作品《杜甫》在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全国国画大赛获奖
2013年3月北京参加炎黄艺术馆《逸香盈素》女青年画展
8月在北京798感叹号画廊举办联展
10月青州艺泉堂《童趣天成》个展
2014年3月北京参加炎黄艺术馆第二届《逸香盈素》女青年画展
5月包头参加包头市宣传部主办的《想·相》水墨画展
2015年1月东营美术馆举办《化境童心》水墨个展
4月童趣系列作品参加炎黄艺术馆举办的“炎黄之春”画展
童趣作品系列参加第五届中国画节作品展
童趣作品系列参加南京十竹斋女艺术家联展
5月童趣作品系列参加北京保利艺典中国画展
2016年3月北京参加炎黄艺术馆《逸香盈素》青年女艺术家画展
4月童趣作品系列参加第六届中国画节作品展
5月北京饮兰山房举办个人画展
8月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获奖
2017年3月北京参加炎黄美术馆《逸香盈素》画展
5月南京参加十竹斋画院《春风沉醉》画展
6月绘本《声律启蒙》出版上市
11月绘本《社戏》《闰土》出版上市
2018年3月绘本《散步》出版上市
5月北京参加人美美术馆《惊鹊鸣蝉》画展
8月北京参加2018绘本之美·中国优秀儿童绘本原画艺术巡展
绘本《会说话的汉字》出版上市
10月绘本《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出版上市
![]()
《小院》
无非是诚恳与自由
老树
我非画界中人,对这个行当中的许多事不大了解,也不大认识这个行当中的什么人物,剩下的就只有看。北京画廊多,展览的场子更多,还扎堆儿,画多得你都看不过来。后来出门麻烦了,腿脚也懒了,就只是趴在网上搜着看。
虽不及看原作来得正宗地道,各路人马,种种嘴脸,大致意思,再加上自己近年来也是重操旧业画些小画,眼摹手追,胡乱琢磨,也算是知道了一些。潘川的画,就是经由朋友的绍介,在网络上找来看到的。
潘川早先画的油画是另一种面目,看得少,不大熟悉,按下不表。近年转学国画。画中内容多画孩子,单体的,群体的,各种的情态与意趣,天真童稚,丰富多变。据她个人的所述,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她由一个一直在大学里读书画画的女生,忽然间就做了母亲,然后就是日里夜间与孩子时时相对、相处,心境大变——跟天下初为母亲的女性一样,眼中,心中,大概只有孩子的世界了。
我看过不少画孩子的画,古代的、近现代的,当前人画的。说实话,古代很多画小孩子的画,画得好看的不多。有些直接就把孩子当成罗汉来画了。虽然也多是画他们在庭院里或者是门前做游戏、捉蜻蜓、扑蝴蝶什么的,但画得不像小孩子,倒更像是一些侏儒:脖子短粗,有点儿罗锅腰身,还秃顶,眼神儿呆滞,竟然还在那里活蹦乱跳作天真无邪状。总之,都有点儿长得畸形,了无孩子的生气。
如果我们谁家有这么个孩子,当爹当妈的还不急出毛病来?这种毛病在晚清人画孩子的画里特别多。那些画普遍透出一股子病态气、腐朽气。连小孩子都给画成这样,真让人觉得,大清王朝不亡,都实在是不好意思了。
潘川画孩子的画没有这个毛病,可能跟她接受的专业训练有关——以写实性油画造型技艺入乎水墨一道,自有一种特别的生机灵动。也可能跟她作为一个母亲的身份有关——哪个当妈的愿意把孩子画成个侏儒或者是罗汉的样子呢?我无端地觉得,这后一种因素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
如果花点工夫去统计一下古代和近现代那些把儿童画成侏儒的是些男人还是女人,说不准会找到一些有意思的信息。可是,会有哪个当爹的男性画家跟小孩子过不去呢?看来,这个问题一时半会儿还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好在这是个艺术史研究学者们应该考虑的事儿,不是我的事儿。
我个人觉得,画孩子的画,好在一个天真有趣,了无机心,不能谈什么深度和意义。你能跟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谈什么国家社稷历史文化吗?你在一个孩子面前会看出什么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吗?你好意思标榜你画的是文人画新文人画还是其它套入各种概念当中的什么画吗?你看到的只是春风乍起有草生发于野,自然而然的那么一种样子。
![]()
《诗意人生》
想想你日常所见的那些了无趣味且贪婪诡异的大人们,想想那些让你殚精竭虑纠结万分却又无法脱身的重重破事遭遇,面对这样的小画,你会一时之间重归天真无赖的童年时光,如果你有足够的自觉与心智的话,或许在你的心底隐约会见到你童年时代的洁净与纯良。
这还不够吗?以我作为一个男人的有限经验,很难明了一位女性画家是如何解决绘画与自己的关系。但我看到了太多的男女画家,在那里画一些跟自己毫无关连的事物,在表达一些貌似重大的话题,在那里故作诗情画意无病呻吟,甚至在那里论道谈玄装神弄鬼。相较之下,一个年轻的母亲,贴着自己每日操持的日常经验,眼前是孩子,画中是孩子,心中还是她的孩子。她不贪言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重大的话题,不作无端的浪漫想象,只是像过日子那样养育孩子,画画小画。
她没有离开她的日常经验。她在那些小画当中一再地重现这些经验,使这些大大小小的画儿成为与她的日子平行存在的一件件的视觉文本。这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对于自己生命过程怀有的基本诚恳与谦卑。单此一点,是许多画画的人可以做到的吗?
有人跟我说,潘川的小画当中,用线用墨的路数,尚未与古人书法绘画的正宗接续上脉络,仍然有许多改进的地方。在我看来这根本就不重要。我见过太多貌似专业的人物成天拿这些一知半解的说辞来臧否他人指点江山,除了以一种倨傲不凡的虚伪姿态将他人排斥于绘画千里之外,我没有看到他们对于绘画本身赋予多少真知灼见。
对于一个画者来说,重要的永远是如何经由绘画这种契机和独特的经验方式,见到众生,见到人性,见到自己。然后,经由这种语言,善用这种语言,最后不再有关于语言的迷恋与执着,执笔在手,如入无人之境,自由无碍地显现出自己的所见所感与所思。
舍此之外,绘画还有什么呢?
![]()
《观世如棋》
“艺术进万家”书画作品展
主办单位:中国建设银行 炎黄艺术馆
开幕时间:2019年元月5日 下午14点
承办单位:北京海山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一起装修网 打扮家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慧忠路9号炎黄艺术馆
参展艺术家:王梦湖、崔晓东、戴顺智、林绍灵、老树、刘彦湖、刘中、何国门、王登科、董晓泮、陶钧、张怀伟、屠鸿辉、石荣强、刘寂宽、毕可燕、何淑娟、关郁子、孔燕、张宏林、翁芳友、张军博、邓彬、朴建孩、潘川、卫敏、陈昭、王可苡、曾庆勋、程蕊、程序、关媛、韩建文、韩亭亭、郝文静、贾娜沿、金匠、李博娜、李璐宇、李晴、刘爱婧、刘夏、卢英、邱洪章、石岩、谢姝雯、王阿群、王福生、王莹、王玉萍、李仲凡、杨芳、尹梦月、支雅芳、周鸿图、朱玲、吴国宝、龙友、郭林吉、翟建群、张海洋、闫媛园、张艺神、李圩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