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07-13 17:36
![]()
2016年7月13日,“更@抽象”艺术家联展在力利记艺术参展艺术家有刘文涛、苏雨涵、严岩、杨黎明、尹戈,策展人蒋岳红。
如果说2014年力利记艺术的更﹒抽象尝试着去呈现的是中国抽象绘画实践中更多的可能,“更”的意味着重在更多的可能上,那么这一回的更@抽象预期的是去触碰中国抽象绘画实践的个案中,在美术学院教育背景下成长,选择绘画表达的艺术家们是如何基于内心需求所做出的改弦更张的抽象绘画实践,“更”的意味着眼在变化的自觉上。
![]()
![]()
![]()
![]()
![]()
无论是离开求学任教的四川,在北京确认自己抽象绘画选择的杨黎明;从鲁美毕业,在挑战自己超级写实能力之后,放弃画笔,以行为来规定画作的尹戈;还是受谭平教学影响在央美版画专业求学期间就执着于抽象绘画实践,临近毕业被同学第一个推进评定教室认为“如果你能通过,我们就都能通过”的刘文涛;抑或是在国美壁画专业求学时就选择主观表现,毕业后从积木和拼贴体会尝试画面形式语言可能性的严岩;还有就读广州美院油画系时,在一次版画选修课程中随性的试作便获得认可,在阅读中明晰自身对抽象绘画的认识而主动投入,由着天性持续在抽象绘画上一探究竟至今的苏雨涵——五位艺术家在抽象绘画实践上的自主和自觉,无疑都在“改弦更张”这一线索上,自成逻辑。这自成的逻辑里,显现在作品中,最能拨动观者心弦的,还是他们各自的内心诉求,那一份诉求是实践者自己的念想,同时也是对观画者凝视的回应。
![]()
杨黎明 No 20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 150x150cm 2002年
![]()
杨黎明 No.1g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0x100cm 2008年
![]()
杨黎明 No.2b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60x75cm 2016年
![]()
杨黎明 No.1G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73x90cm 2012年
![]()
杨黎明 No.3r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90x120cm 2014年
![]()
杨黎明 No.36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00x100cm 2002年
蒋岳红解析:
杨黎明
“去杨黎明的工作室前,我事先有过想象,因为同学中的友人在我触碰“抽象”绘画时,和我描述过他知道的杨黎明对于音乐的痴迷程度。素净的工作室,外间更似展厅,内间画画阅读听音乐,那样孑孓独立着的音响设备,是隐约有着睥睨的傲气散发出来的。人处其间,总是因为适得其所。少年时的杨黎明,因着不仅聪明还自有主张的性格,傲骄特立的性情是早就滋养着的了。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当听闻何多苓在他当时大学时期的作品前说,“画得好呵,感觉是我们这一代人画的画”时,杨黎明想的是,那怎么可以,我是我们这一代,我不是你们那一代。大学毕业任教的杨黎明租一个废弃的宾馆的餐厅作为自己相对封闭的工作室,在那里沿着自己内心向往的画途潜行。在最早那批小画的图片里,是能看到仿佛米罗的超现实的抽象情境的。再往后,一股脑的抽象绘画作品在上海办了个展,然后在北京红门画廊的邀约驻留延续着抽象绘画实践,杨黎明最终选择留在了北京。黑色,灰色、白色,红色之外,他选择用毛笔游走于他构筑的结构中,一遍一遍一遍是又一遍再一遍,凑近眼前,置身其间,会有人说目见耳闻水珠溅跃,仿若音符。谈及音乐,杨黎明却说画画时让自己置身满室乐动里,为的是一种屏蔽,将自己包裹其间,当然一定也会有筛选、过滤和触动。”
![]()
苏雨涵 江月吟 Jiang-Yue Yin 布面丙烯、油彩 Acrylic and Oil on Canvas 40x80cm 2016年
![]()
苏雨涵 漫夜无边 Endless Night 布面丙烯、油彩 Acrylic and Oil on Canvas 90x60cm 2009年
![]()
苏雨涵 频域栖景 Dwelling in Frequency Domain 布面丙烯、油彩 150x120cm 2016年
![]()
苏雨涵 无题 Untitled 纸本丙烯 Acrylic on Paper 20.5x24.5cm 2003年
![]()
苏雨涵 无题1 Untitled 1 石版画 Lithograph 27x35.5cm 2003年
![]()
苏雨涵 无题2 Untitled 2 石版画 Lithograph 25.5x31.5cm 2003年
![]()
苏雨涵 圆融 Harmony 布面丙烯、油彩 Acrylic and Oil on Canvas 100x100cm 2014年
苏雨涵
“如果可能,我总会愿意在展览里找到女性艺术家提供的可能性。看到苏雨涵的作品和找到苏雨涵不妨都可以归为一种始料不及的偶遇。初见她,是在她居家满眼也都可见她画作的家中,尽管当时她在上海的个展正在布展,我依然能够对这个群展的筹展作品有着绰绰有余的选择。由此,也不难看出她痴迷享受绘画的初心大概一直都是自己珍藏和保管着的,为人母的无暇他顾之后,对于自己选定的抽象绘画实践的热情依然是一触即发。这份初心,原本也是她习画之初和求学广州美术学院其间一直就倍受师友学长肯定和鼓励的一粒种子,在广州美院宽松自主、悉听自愿的氛围中,开枝生叶。这或许也是在苏雨涵的抽象绘画作品里,为什么总是自有她毫无遮拦和障碍的自顾自在,有感而发的率性流露的缘由。”
![]()
![]()
严岩 窗外的风景-3 Scenery out of the Window 3 布面拼贴 Collage on Canvas 75x75cm 2012年
![]()
严岩 积木-2 Toy Blocks 2 Acrylic on Canvas 150x200cm
![]()
严岩 角色的演示Role Demonstration 宣纸丙烯 Acrylic on Rice paper 50x52cm 2014年
![]()
严岩 某种力量 Some Kind of Power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75x75cm 2016年
![]()
严岩 无-28 Untitled 28 宣纸丙烯 Acrylic on Rice paper 50x52cm 2013年
![]()
严岩 无-34 Untitled 34 宣纸丙烯 Acrylic on Rice paper 39x43cm 2013年
严岩
严岩在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学习时,那些有着旖旎彩灯的人造夜景的图像,会留给我波普和艳俗的印象,那样的杭州夜色,我们在诸多的旅游城镇里都亲历过,人造的夜景成为了“最美”的噱头,尽可能延长着景区的创收效益。这批人工夜景之后,毕业的严岩选择积木入画,然后是布料的拼贴,再就是这些线面分割的作品。无论是纸上作品,还是布上作品的线条,看着依然有着貌似霓虹灯的光晕。当然,能够眼见的物像都被抽离了,让严岩用线条经营寻思着的位置和色彩关系是他的心象,或许他并不自觉,但我们却能感知到他的抽象绘画实践貌似依然和人工景致灯影婆娑的夜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
刘文涛 绘画 Painting 纸本铅笔 Pencil on Paper 106x76cm 2009年
![]()
刘文涛 绘画 Painting 铅笔亚麻布 Pencil on Canvas 100x100cm 2014年
![]()
刘文涛 绘画 Painting 铅笔亚麻布 Pencil on Canvas 100x100cm 2013年
刘文涛
刘文涛还会记得他在中央美术学院铜版绘画工作室里,着相一样刻画着他只有线的画面时,谭平老师“扔”给他一本丁乙的画册,并无它言,如今回想,谭平老师大概也有乐观其行的旁观,成与不成,还在自己个人的选择。他翻了画册,一如既往,我行我素,说起来,就是不明就里地按着自己的意愿和喜欢继续着线的可能和潜力,是抽象还是具象,那时是无可无不可,只是自己想做要做在做而已。当初虽然差一点不能毕业,也不过是有争议,也还是顺顺利利毕业了。关于在美国的学习经历,刘文涛轻描淡写,感觉是一个心里有数的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自己选定的路线,都会一以贯之的延续,虚虚实实自成脉络。我看刘文涛的画,会有在看一个人给自己规定作业的感觉,尺子,定行距,画线,兜兜转转,他心安于此,乐此不疲。与其说那些线和线的关联里有他对时间的体验,不如说那些线和线的视觉状态不过是他对时间强留附加的一种方式而已。他将抽象的时间经由他选择的方式被自己看见,也被我们揣摩。
![]()
尹戈 E-022 纸上丙烯 Acrylic on Paper 76x52cm 2004年
![]()
尹戈 HX-008 布上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60x90cm 2011年
![]()
尹戈 HX-017 布上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90x60cm 2011年
![]()
尹戈 HXU-02-2 布上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90x90cm 2016年
![]()
尹戈 U-003 布上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20x90cm 2010年
![]()
尹戈 X-011 布上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90x90cm 2012年
尹戈
尹戈作品里的痕迹不是画出来的,而是把他自己选择和调配好的颜色群,逐一倒在绷好在画框上的画布上,之后好比手拿簸箕圆匾,颠筛晃转,伴随上下水平圆周运动,调配浓稠适度的色彩在画布上留下了痕迹,这些痕迹既有尹戈的控制的必然走势,也有他的动作行为所无法预料的偶然天成。从手持到借助机械做圆周运动,从糅合再到叠加,色彩的层次和交融都会更微妙,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尹戈对其行为的方式和力道的尺度轻重大小的把控也会更加细腻和精准,即便如此,特定行为的偶然结果还是这些作品最合乎实际的描述。尹戈放弃画笔的绘画方式,当然是有着行动绘画的颠覆力和破坏性的,正如他最初对于画笔的弃之不用,是在他获得了用超级写实的手法来描绘了方便面的体验之后的一次决绝的否定,是对之前在鲁迅美术学院所有习得的绘画表达方式的果断说“不”。尹戈作“画”的行为方式颠覆了传统绘画方式的规定,徒留痕迹的抽象存在,最耐人寻味之处还是绘画工作方式上的改弦更张。
静听细揣摩,或许,你是能听出这些看似私语里的恳切和坦诚的。
本次展览持续到2016年8月31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