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导师点评 | 周建朋《辉煌的龟兹》

  建朋创作了一系列表现丝路主题的作品,这与其深沉的新疆情结密切相关。曾在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执教6年的经历,使建朋对“丝绸之路”的理解与很多人全然不同。同时在这段执教过程中,他承担的多项新疆本土美术的相关研究以及中亚美术研究资料库建设项目等,让他触及到了新疆以外更广阔的“西域”。作为以绘画创作为主的青年艺术家,建朋在对新疆及其以外的西域美术研究中,不仅有了理论的积淀,更在自己的创作思考与题材萃取上找到了支点。

  近些年,建朋创作的大量丝路题材作品,有丈八巨幅,也有方寸小品;有水墨画,也有重彩画。作为浙江人,建朋骨子里带有一种文人情致,同时他把这种情致交织在近年的作品中,形成了他在绘画风格上的取向与方式:一方面努力地表现西域丝路的历史与现实情境,另一方面又不舍既有的文人品韵。西域苍凉与疏野的特质,建朋更愿以一种优雅的方式来描绘,且伴有大量的诗文题跋,所以建朋笔下的丝路意造是一种独特的阐释方式。近日,建朋向我展示了他的新作《辉煌的龟兹》。我感觉,这幅作品是建朋在不断纯化作品地域性的新进展体现,在许多方面全然改变了以往作品的一贯性。我在其中读出了他的努力。如果熟悉《辉煌的龟兹》所表现的主题,我们便能从画中感受到那种“克孜尔”遗韵被建朋巧妙地呈现了出来。

  我曾数次走进龟兹(今库车),每每感叹世事兴衰、千年一瞬。古龟兹国消失于约公元14世纪,佛教在此曾兴盛千年。龟兹承载了太多的西域往事与变迁,克孜尔佛窟泥墙上依稀可见的壁画与尘土相交织,给今人残留下龟兹的远古气息。看到建朋为这幅作品取名“辉煌的龟兹”,知其寓意,亦能同怀。我注意到,此幅作品以写意的笔调完成,但所凭借的却是纯正的岩彩重作色,完全不是水墨的意趣,更没有大量的题款,画面单纯,造境呈现出克孜尔地域整体气象。大量土红色的运用暗示着“克孜尔”(维语:红色)的含义,佛窟被安排于并不显眼的画面下方山壁间,很显然作者的意图并非经意于对千年遗迹的详细描述,而是让画面更多地充斥着高垒的西域“尘土”。写意的手法使一切都变得不确定和不具体,而本身就是“尘土”的岩彩厚涂法的运用,将画面的寓意延伸至视觉的表象。建朋作品的创意正在这里,“辉煌的龟兹”的主题与画面表现的择取形成了反差。从吐鲁番伯孜克里克千佛洞到龟兹克孜尔千佛崖,我们每当心怀敬意,仰瞻窟壁,努力找寻着历史的蛛丝马迹时,而最终在心灵深处留下的记忆,正是这种从尘土中唤醒的往昔……

TagXTsAu4EQvQJfrjGogm31IgKNIf0Jt907a2gTl.jpg

​  周建朋,1980年生于浙江永嘉。温州大学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

作者:陈航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