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朱青生:尚扬先生

  尚扬先生近十年,才气纷呈,画学屡变。古来衰年变法,代不乏人。而在艺术上一改己成之功,重新学习,再起江河,尚扬先生可当之无愧。当今美术界,年过半百,曾极一方之学长(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肯如此大变其法者,尚扬现身独一人。他的“腌蛋说”道出了中国三百年积弱的遗恨。中国艺术家并非缺乏进取,而是进却进到已有的传统框架中,取却取到已有流行标准认可上。他做艺术的原则,正是在超脱这些框架和标准——被他称为把鲜活的生命之卵变成咸蛋的大卤缸。

  尚扬先生欲相倾听的是我与他不完全相同艺术观念。我认为,如果不把尚扬先生当“油画家”,就更能看出他在中国美术历史上的作用。艺术品的价值,从来不能以画种作为先决条件来评判高低。历史上达芬奇画的不是油画(而用他自己调出来的一种调合剂),沃霍尔画的也不是油画。油画是15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艺术观念(或称文艺复兴绘画观念)的承担者。这个观念的核心是再现与象征,再现必须有制幻技术,将一个平白的表面根据视错觉原理涂绘成一个窗洞;象征必须有实像,借助与生活现象的联系,可以勾起人们直接和间接的经验,这些经验因各人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状态不同而会产生特别的解释,这个解释是人生,也是社会,更是文明的痕迹。所以一部造型艺术的历史,是以象天法地,征情证心。截至19世纪末,制幻技术逐渐由摄影和后期的电影电视承担;象征深化为对人性的肉身、社会和理想的全面反省和探究,用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和材质来表现和传达这种反省和探究。绘画是手段之一,油画只是材质之一。该用就用,该不用就不用。尚扬先生如是油画家,听了这番浅论定会大不以为然,但是后来他改做“壶”和“胸片”装置了,是不是也早就理清了美术史这段公案,找我同来印证印证?

  人的精神混沌的蛋状期是要依靠他人的腌制和浸淫的。人的精神到了幼雏期,则要求看到天上的太阳!尚扬先生近十年的变化,给我的感觉是他要常带给现在的人一缕阳光,而不再是一些腌缸。

作者:朱青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