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雄浑峻逸的大巴山历来是艺术家写生采风的天然“大画室”,无论北方或南方艺术家,一旦走进大巴山就意味着无穷尽的创作源泉滚滚而来。同样,无论是生活在哪里或从哪个地方走出的艺术家,无论走多远,他们都无法摒弃那融入灵魂和血脉的巴山情愫。因为,这片土地实在太厚重和深邃了,如果不是长年的坚守,大巴山核心地带万源藉油画家王迪,或许很难洒脱的在画布上驰骋千里而不知倦怠,激情万丈而固守他精神的家园和生命的乐土。
千里大巴山绵延在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和湖北省边境的山地,为四川盆地、汉中盆地的界山,区内景观涵盖了多种地质和气候景观,也正因为它基因的丰富性而让这块土地显得神秘而魅力无限。王迪所在的万源恰好浓缩或融合了巴山最为精妙的视觉要素和人文景观。暂且抛开所有的艺术理论回到原点,无可置疑,在那个地方,如果不以颜色和笔触去表达他对自然的亲近,那么就一定会以另外的方式表达他内心的体验。
![]()
(王迪在大巴山写生)
王迪总会在高山之巅展开画布,眼前是裸露着的巨大岩壁矗立在云雾中,滚滚奔腾的植被绿浪般紧随着绵延不断的山脊,然后在最为闲暇的状态散开,铺展在弯曲的长河或静静的湖泊上。高高低低的梯田从山腰给群山镶嵌了一道道漂亮的锦绣花边,惹眼的还有银灰或金黄色的乡间小道连着田坎和农舍。农舍总是那么自然的半隐半露,温暖地栖居在竹林茂树之中。最为秀丽的常常是群山中一块块分割着色块的大坝,这些随着季节变换的庄稼地夹杂着姿态各异的树,按照一种通往幸福方向的节拍延伸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它们让险峻的大巴山一下子变得温润起来。这是真正的大巴山,也是我们在王迪的油画作品中司空见惯的家园。
在这样的风景面前,我们该如何表达我们的内心振奋呢?是喝着浓情的包谷酒火辣辣地高唱火一般的巴山民歌?还是在茂林修竹间喝一口巴山老鹰茶然后淡然地看云卷云舒?显然,王迪仿佛从来都不缺乏可供表达的油画语言。来来去去,去去来来的大巴山先驱艺术家们为他开辟了一条当代艺术大环境下通往本土的“朝圣”之路,也正是这些让人思考的表达方式,让王迪直接间接地延续了整个“巴山味”艺术体系的共有品质,一种浪漫而不弃严谨,放荡而不失淳朴的视觉倾向性。而王迪的聪慧恰恰在于,在鲜明地承认地域巴山某种“符号”化可能后,并没有把自己禁锢在所有的视觉符号化中,他以他惯有的率真和质朴充分享受这种艺术传承和影响,并把“本土化”艺术家群创造的“语言习惯”用个人化语境进行重构,从而形成一种似曾相识却无处寻觅的情趣中。正如他的大巴山系列油画作品,每一幅画都仿佛能找到具体的所在,而一旦深入却只能找到象征的精神家园。
如果说油画是王迪的生命,那么大巴山就是他的灵魂了。每到这个时候,眼前的风景就主宰了王迪的意识或经验。王迪是写生型艺术家,他知道惟有自然是催生精神睿化的绝对力量。亘古的大地和群山中隐藏着亿万年的玄妙信息,而艺术恰好是对接这些信息的最好途径。这一股来自大地的神秘力量正牵引着王迪的每一根神经,他总会挥舞着宽阔的笔刷在画布上皴擦游走,驰骋江海。油画刷贪婪地席卷着各类漂亮的灰色,瞬间溢满了整块画布。画布多变,不小心就幻化成壮丽巍峨而秀美温馨的大巴山。然而,这才是倾诉的刚刚开始,接着你会见到隽秀而充满力度的笔在高高低低的颜料群中优雅地漫步,已经抒写出田埂、村落、池塘和奇怪姿态的树,此时你会发现,唯一安静的就是云或那些略显忧郁的雾。而王迪俨然如无我之境,“天人合一”。
大巴山其实也是孤独和冷峻的,是在一个近乎封闭的地带,或者与当代和时尚没有多少联系的“真空”中,王迪的画便走上了无所谓技法,无所谓观念的“无为”状态。在他的视觉关注中,没有高深莫测的观念,只有血脉相守的故园;没有时代的伤痕或泥土的苦涩,只有安居乐业而闲散的生活;没有时尚和新潮,只有自然的随意表达;没有修佛的三重境界,只有从头到尾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天真和坦然。在这个时刻,艺术仿佛是一个纯粹模糊的概念,惟有人与自然,王迪和画与生俱来的默契。于是,王迪与他所面临的大巴山便成了一种生命的交响与慰藉。
真正的大巴山不是艺术家的臆造,是在巴山人与这块土地息息相关的日子里和他们悠闲自得的生命存在中。高耸入云的白岩是旅行者追逐的地方,青草曼曼的田园是情侣梦想的天堂,但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巴山人却关注可否耕种,可否繁衍生息,在土地与人最质朴的状态下,王迪的画本能地抛开了视觉上的怪异,而回到一种 “山水有可游,有可赏者,有可居者”之要素,而这一个朴素的观念恰好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风水学的理念,于是王迪的作品也就顺其自然的从中国古文化中截取了“气场”。唯有这样,他便能在当代艺术领域和大巴山这块土地上与古人神交。在与古文明的对话中,王迪深信天地的博大与人的渺小,于是,王迪的画作中,自然的一切居于主体,而“人”仿佛不在,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他的画无时无刻不表达着人的生命,他知道,惟有“人”这一主题才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守护,当大巴山原有的自然状态日趋变幻或流逝时,艺术家或许应该有所觉醒。
近年来,喜爱王迪作品的人悄然增多。人们在拥有一件质朴的艺术作品时不是希望从艺术品上去获取增值,而是希望从王迪原生态的作品中找到一种千百年来人类共同的渴盼,一种最为真实的精神回归。因为所有人都深知,任何观念或技巧都是某个历史时期的“过眼云烟”,惟有在有限的生命中,在人与自然充分和谐的时空中,活出一份坦诚和自在,或者优雅。这才是我们不枉来到这个世界的根本意愿,抛开职业或爱好的倾向,艺术家不也如此吗?王迪其实很简单,他所体验的油画作品,或者久远,或者才刚刚开始……
(孟涛,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教授,职业艺术家,长期定居成都浓园国际艺术画家村或北京。)
![]()
王迪油画作品 《东梨之秋》 90X75cm (已售)
![]()
王迪油画作品 《醉美井溪》 80X60cm (已售)
![]()
王迪油画作品 《追梦到石塘》100X80cm
![]()
![]()
王迪油画作品 《秋天的田园》 60X75cm (已售)
![]()
王迪油画作品 《春寒》160X120cm
![]()
王迪油画作品 《东梨村》 60X75cm (已售)
![]()
王迪油画作品 《秋园》 90X75cm
![]()
王迪油画作品 《三月梨香》 60X75cm
![]()
王迪油画作品 《那江烟雨》 90X75cm (已售)
![]()
王迪油画作品 《秋缀巴地》 60X75cm (已售)
![]()
王迪油画作品 《蓝梦》 150X120cm (已售)
![]()
王迪油画作品 《八台山下》 100X80cm (已售)
![]()
王迪油画作品 《雪停巴山》 90X75cm (已售)
![]()
王迪油画作品 《遥看后河》 75X75cm (已售)
![]()
王迪油画作品 《沙河汤汤》 90X75cm
![]()
王迪油画作品 《响洞》 75X60cm
![]()
王迪油画作品 《听风的云》100X75cm
![]()
王迪油画作品 《井坝》90X75cm
![]()
王迪油画作品 《任河古镇》120X80cm (已售)
通讯:四川省万源市文广局艺术创作中心
邮编:636350
手机:13508261420
QQ:39646294
作者:王迪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