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
开幕式现场
7月8日,“王心刚山水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国风堂(明德楼一层)开幕。此次展览由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协办,展出了王心刚近六年来创作的山水画创作96幅,全面展示了艺术家近年来的最新创作成果。
![]()
![]()
嘉宾合影 摄影:侯昱佑
王心刚长于山水兼及花鸟,加之工写兼善,面貌多出各具风流。章迟在前言中写道:“王心刚师古兼及南北,宋初大景式山水的体貌多方、元明文人画的士气超逸、院派的通达精湛,都对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他善于寄空于实、寓虚于满,在一派茂密苍茫的外在气象中蕴涵着冷逸安详的内在风骨。他驾空驭实取宏用精,无论鸿幅巨制还是尺牍小品,皆能赋予画作常人难以企及的高贵风度。”
![]()
![]()
展览现场 摄影:侯昱佑
![]()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所所长方向表示:王心刚的艺术创作既有对古典艺术和传统艺术的向往与追求,又有对祖国山河美好景象的歌颂与赞美。创作上,王心刚师古、师今、师造化,宋代大景式山水的多方体貌、元明文人画的超逸士气以及张大千、何海霞的笔墨色彩都对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风格上,王心刚的作品幽静深邃、典雅精美,泼墨、积墨、泼墨的灵活运用并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感,既有丘壑也有精神上的表达。
![]()
展览现场
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评价道:王心刚长于山水兼及花鸟,加之工写兼善,形成了多元的创作面貌,无论是鸿幅巨制还是尺牍小品,既有清秀典雅的风格,又不乏浩然正气。
![]()
![]()
展览现场
王心刚学习传统、吸收传统、消化传统。他表示:“中国传统山水画一定要一手深入传统,一手深入生活,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在他的笔下,山水不仅仅是自然的再现,更是心灵的写照,每幅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
![]()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11日。
部分作品展示:
![]()
擦耳崖 43X31cm
![]()
寒林寻踪 43X31cm
![]()
华岳高秋 43X31cm
![]()
华岳问道 280X1000cm
![]()
华岳雄姿 190X220cm
![]()
黄海松风 200X600cm
![]()
静观松云 32X66cm
![]()
冷露无声湿桂花 43X31cm
![]()
石溪隐居 43X31cm
![]()
松山寻道 32X66cm
![]()
太行浩气传千古 260X1000cm
![]()
问道华43X31cm
![]()
悬空寺 160X560cm
![]()
一池澎湃 43X31cm
![]()
一庭秋色 43X31cm
![]()
渔歌悠扬颂雄安 190X220cm
![]()
云卷千峰 160X560cm
![]()
云起苍山 32X66c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