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
艺术家 史怡然
2017年7月22日下午3点,在Artopia Gallery举办的史怡然的个展“孔雀镇”开幕,学术主持高名潞。此次展览作为史怡然首次北京个展,展出了史怡然近两年来创作的布面油画和纸上彩色铅笔、水彩等媒介的GIF动画、录像等20余件作品。1983年,史怡然出生于内蒙古集宁市。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讲师,绘画实践类博士,工作、生活于中国杭州。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高名潞在此次展览的评述中分析:《孔雀镇》中的每一幅画都呈现了三类场所:一、碧山主人的工作或者生活场所,二、画家个人记忆的意识场,三、与前两者密切相关的联想场所。然而,这些场所及其主人的身份并非清晰可辨,虽然题目给了暗示,相反常常处于“不是之是”的错位或者岔意的感觉之中。
![]()
![]()
![]()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高名潞(左)在展览现场和艺术家朋友们
史怡然的《孔雀镇》系列绘画是一个纪实性创作。每一幅作品都是碧山村庄的一个具体场所,比如供销社、邮局、车站、幼儿园、礼堂等。她花费了很多时间到当地访问,了解农民的生活。对碧山的每一个角落,以及对这里的每个主人公都了如指掌。《孔雀镇》就是对碧山的呈现。《孔雀镇》是史怡然虚构的一个地理名称,由十几个场所构成。在她所表达的图像世界中,可以看到视线驻留在乡村、城乡结合地带,或者城市间的公路地带,被支离破碎的现代与传统;工业与乡土的种种构件,在被分割的大色块间穿插、悬浮着。
史怡然对雅昌艺术网说:“我住在杭州,常常往返在杭州和上海间的城际公路上,高速公路有一种冷漠和疏离。”就像《邮政亭》、《水池》、《社戏仓库 》吊诡的光影、色彩是情绪变化的投射,她以类似戏剧化的光线呈现出与现实世界的距离,用空无一人的空间或木讷的人物,暗示现代人之间的冷漠和疏离。
![]()
《文化礼堂》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7
![]()
《芳芳商店》200x160cm 布面油画 2017
![]()
《水池》 200x200cm 布面油画 2017
![]()
《社戏仓库》 160x160cm 布面油画 2017
![]()
《梦圆酒店》 120x120cm 布面油画 2017
![]()
《炼油厂》 160x160cm 布面油画 2017
![]()
《理发店》 150x180cm 布面油画 2016
![]()
《红双喜》 200x180cm 布面油画 2016
“在黄山的碧山村,那里有一些外表是木结构斗拱的古建筑,但在建筑内部就是铝合金的现代材料。在《文化礼堂》中,有一些斗拱的碎片,简易房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今天乡村的景观。”在史怡然看来,乡村在中国社会激烈转型的这二三十年中,以相对封闭的状态处在另外一条时速的轨道中,成为时空切片式并置的样本。因此,她借鉴了某类坐标书写型电影所常用的闭环式结构,串起这一系列虚拟场所,把由这些场所唤起的记忆碎片,重新置回原地。“孔雀镇”这个名称作为一种隐喻,如灰暗与艳丽,嘈杂和寂静,精神的匮乏和理想的丰饶,正映射了艺术家内心深处无所安放的精神现实。
![]()
![]()
日记式的手稿(纸本水彩)记录作为史怡然重要的工作方式
此次展览的主要作品是史怡然近年来创作的布面油画。作品中切片式交错的情节分别在操场、仓库、粮站、炼油厂、水池、学校、商店、理发店、巴士站、公路等代表不同职能的场所发生和展开。这些场景的原型是她每年任大一的“乡村社会形态考察”课程期间深入探访的中国东部村镇。正是这些传统文化趋于消失,现代化进程又相对落后的乡村面貌,触发了史怡然过往的童年经验。作为她幼年经历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社会形态表征,在今天高速发展的大城市已经无迹可寻。但在乡村,这些时代痕迹浓重的职能空间如平行时空般得以保留。不管是废弃还是沿用,都抽掉了往昔的功能与语境。在这种转换中形成了一种地理集合与场域逻辑的错位。
日记式的手稿记录作为史怡然重要的工作方式,在此次展览中也作为她的“动态速写本”概念的尝试,以GIF动画的形式予以呈现。
据悉,展览将展至9月9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裴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