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
叶芃,浙江省开化人,1973年7月出生
1993年 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
2003年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2003年 获硕士学位,师从江宏伟教授
2014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获博士学位,师从郭怡孮授
2003至2016年 任教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2016年 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花鸟教研室 副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作 品 赏 析
法兰西映像系列
(此幅横看)
![]()
法兰西映像1 2017年 138cmx70cm
![]()
法兰西映像2 2017年 138cmx70cm
玄幻 • 时空 • 悟道
2013年在撰写博士论文的时候,论文常常遇到瓶颈,为了逃避压力,无意发现了网络中竟然有玄幻小说这样的体裁。经过一定量的阅读之后,我发现玄幻小说中也并不是一无所获。在写得较好玄幻小说中,最主要的一个核心就是穿越时空追寻“道”的本源。作者的思维跳脱出地球,银河系、宇宙,异宇宙,平行空间、域界等等时空领域去感受道、心、性的关系,感受世界的本源。以如此广阔的空间维度里面来看人类的思维、情感和创作,会发现即便没有人类的存在宇宙也不会发生一丝的改变。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史一直试图把人类的思维作为世界的本源,以人的情感道德判断世界的善恶黑白,可当你站在浩淼的太空,感受时空领域的变幻时,这些人文因素都显得那么的无足轻重,这时就能体会老庄之学倡“圣人无情”是多么的理性和冷静。“圣人无情”不是真正的无情,而是在判断事务之前摒弃个人的情感好恶,顺应天赋秉性,保持以物观物,以“道”证“道”的理性判断。所以王弼解释说:“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庄周在《庄子。逍遥游》中描写的“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无疑是中国最早的玄幻小说,同时也可以体会古人正是通过冥想感受宇宙的广大,而体悟出来的顺应自然,“去智绝圣”以印证“道”的智慧。
![]()
法兰西映像3 2017年 138cmx70cm
受其启发,联系我原来的创作状态,是倾向古典的、唯美的、抒情的、具备文学化倾向的创作模式,这样的创作模式以人的情感和感官诉求为核心,是容易引起共鸣的,这也是古典艺术创作的法则之一。而玄幻小说给我的启示是:应该跳脱开之前“人性自然”的惯性思维,跳脱出人类情感对与世界的判断,尝试对于宇宙的核心之“道”的感悟为主题,创造出看似怪诞却又有内在合理性的艺术空间。它可能与科学精神相契合,但首先它是一幅画。我们可以打破对于原本自然美与丑的理解,重新以内在规律的观念去看待世界。这种规律性不一定是永恒的,它是相对的,比如在不同的时空领域,透视所代表的意味和文化内涵都会发生有所不同,这给我想象的空间很大。
时空 • 领域系列
![]()
时空•领域17 2016年 70cmx139cm
联想起玄幻小说里大空间套小空间类似俄罗斯套娃式的空间设想,我便想在作品中体现透视与时空的观念。我选用了中国的透视观与西方的照相透视观两者并置在同一的空间当中,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当中两者互不干扰,依照任何一种透视观去看待另一种都能够造成新颖奇特的视觉感受。在这样的空间下,位于两种透视观的中心主体所处的位置就形成视觉冲击点,成为绘画主体的绝佳位置,也就是画眼。对于画面主体的表现刻意体现中国绘画的平面化造型。在焦点透视、散点透视、平面造型三种不同的透视法,套叠在一起,更能够引导观看者的思维。为了更明确的点出主题,画面主体大都以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事物,比如荷花、假山石等为主体。荷花、假山石代表了中国传统精神尤其是“三教合一”后生发的审美理想,以及中国文化对于宇宙核心:时空和“虚无”的禅思和理解,也是我之前创作的菩提心系列艺术思想的延续。
![]()
时空•领域16 2015年 70cmx139cm
在这样的构思·下完成了《时空。领域》这一系列的作品,应该说《时空。领域》是我个人创作上一次有序的跳跃,一定程度上跳脱开了传统中国画对于自然文学性的比、兴、赋,着重于对于“道”的哲学思索和新时空的营造。自己觉得这一步创作思想的走出不是枯燥的科学研究和哲学思索,而是带有诗情与浪漫的创作思路,刚面世时会有点突兀和不完善,但这只是第一步,相信时间会逐渐的给予完美的答案。 所以发生的一切都不是当时我为了逃避博士论文的枯燥,拿起手机开始看玄幻小说时能想得到的,这只能证明“道”无处不在,关键是否有悟道的“心”……
叶芃 节选《武侠与玄幻》2015年
![]()
时空•领域2 2014年 70cmx139cm
![]()
时空•领域3 2014年 70cmx139cm
![]()
时空 • 领域1 2014年 235cmx185cm
![]()
时空 • 领域9 2014年 235cmx185cm
(此幅横看)
![]()
时空 • 领域13 2015年 52.5cmx140cm 纸本
(此幅横看)
![]()
时空 • 领域12 2015 年 52.5cmx140 cm 纸本
(此幅横看)
![]()
时空 • 领域6 2014年 138cmx46cm
菩提心系列
![]()
《菩提心 • 非非》 2012年 500cmx193cmx3 纸本
![]()
菩提心 • 源 2014年 245cmX515cm
![]()
菩提心 • 欢喜 2008年 33cmx132cmx4
(此幅横看)
![]()
菩提心 • 茴 2013年 67cmx35cmx4
(此幅横看)
![]()
菩提心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013年 70cmx68cmx3
![]()
菩提心 • 修 2007年 35cmx35cmx4
其他系列
![]()
逍遥游
![]()
天花传奇•曌 2013年
![]()
那天我们聊起了唐宋 2012年 53cmx232cmx3
![]()
2007年 古风 • 印象 138cmx35cmx4
![]()
蔷薇花开 2000年 360x131cm
![]()
采茶歌里春光老 2004年 360cmx141cm
![]()
庭院深九重 2007年 70cmX140cm
![]()
几枝春风在 2003年 36cmx49cm
![]()
翠夜催凉 2006年 138cmx68cm
![]()
醉折嫩房和蕊嗅 2013年 67cmx35cm
![]()
雨过初晴 2007年 35cmx35cm
![]()
袅枝啼露 2006年 47x70cm
![]()
东风惆怅 2005年 47x70cm
![]()
枝头抱香 2003年 37cx44cm
![]()
幽芳独抱 2007年 33cmX33cm
![]()
风递清香满四邻 2004年 68cmx68c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