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
君子赋——梅兰竹菊四人展
开幕时间:2017年12月30日下午14:30
展览时间:2017年12月30日至2018年1月3日
主办单位:北京通州书画院、北京台湖国画院
承办单位:北京杏坛美术馆
展览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15-3号北京杏坛美术馆
![]()
前言
中国画步入21世纪以来,一切唯以“新”而立,“新水墨”、“新工笔”受到热捧。
就写意花鸟画而言,继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艺术大家之后的写意花鸟画,似乎显得有些颓败之势。这与花鸟画特有的“人生论美学”的本质内涵有很大关联。明道经世的崇高理想与执求于善的信念,成为构建东方审美哲学观的基础。以此基础反思与批判世俗观念,探求作品与人格、作品与内心精神世界的契合,成为花鸟画创作的精神主旨。而以梅、兰、竹、菊为代表的“四君子”显然是最不容易跳开传统又很难呈现新貌的绘画主题。固定的程式框架、固有的规制礼法、固守的精神表意,更成了这一系列题材创作过程中难以逾越的前提。
有所限制的同时,成了有所难度的课题,但于此基础上所呈现出的“新”也才更具意义。因此本次展览由北派写意花鸟画的四位领军人物所组成,在展览立意之初便作了这样一个特定主题的设定。张立辰、郭石夫、陈平、郝邦义四位艺术家更是以传承与发展为己任的信念汇集一起,强调写意花鸟画的理论与研究,强化笔墨表达与时代精神的展现。以题材为框架,以展现艺术真美、弘扬写意花鸟画的审美格调为出发点,以期诠释出写意花鸟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参展艺术家
![]()
![]()
奇香不逐枝头老 110x105cm 1980年 张立辰
![]()
幽兰 89x44cm 2017年 张立辰
![]()
雨后复斜阳 365.5x144.2cm 2008年 张立辰
![]()
君子之交 49x156cm 2013年 张立辰
![]()
![]()
幽泉兰气 133x33cm 1982年 郭石夫
![]()
秋高菊艳04 136x34cm 2005年 郭石夫
![]()
山溪 234x126cm 2007年 郭石夫
![]()
归云洞外潇潇雨 234x63cm 2008年 郭石夫
![]()
![]()
疏影之一 180x97cm 2008年 陈平
![]()
君子之怀——兰 180x70cm 2010 陈平
![]()
君子之怀——菊 180x70cm 2010 陈平
![]()
西山访梅 245x125cm 2013年 陈平
![]()
![]()
疏影 139x35cm 2014年 郝邦义
![]()
日暖千杆升 137x34cm 2016年 郝邦义
![]()
露香 72x45cm 2016年 郝邦义
![]()
月黄昏 73x46cm 2016年 郝邦义
君子赋: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一次全新认识
梅、兰、竹、菊,国画学习的开手法门。见之简单,行之且难。而抒笔墨、富内涵,托自然、具精神则更难。这与中国花鸟画“人生论美学”的本质特征有关联,明道经世的崇高理想与执求于善的信念,是构建东方美学的基础。以此基础反思与批判世俗观念,探求作品与人格,作品与内心精神世界的契合,为花鸟画创作的精神主旨。梅、兰、竹、菊所代表的“四君子”因此也就成了最不容易跳离传统又难以呈现新貌的主题,固定的程式框架、固有的规制礼法、固守的精神表意,成为这一题材创作过程中难以逾越的藩篱。
传统不是牢笼,而是提供给我们的最可能突破的界限。中国画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艺术创作的功能性特征已发生转变,专业理论研究型的创作路径逐渐成为主体。创作上主题可以更加细分,一改旧传统在技法承袭上的狭隘以及风格上的地域化差异,在单独类型创作上能更有效的付诸艺术探索与研究。这种理论研究型创作背景下,艺术家们可一意孤旨于写意花鸟画的现代语境表达之上,从而促进创作与探索向着纯粹的理论学科化发展。由此,就创作而言,突破与创新的空间也更大。
现代性的表达与传统花鸟画的结合中必然有着巨大的空间,与此同时更是一种新的挑战。北京作为中国的艺术重镇,汇集了一大批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画家。在这种东西思想碰撞与南北流派通融的新思潮背景下,如何延伸与发展写意花鸟画便成了一批有所识见的艺术家们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张立辰、郭石夫、陈平、郝邦义等几位艺术家由此汇聚一起,依托传统笔墨技法,承继写意花鸟画旨趣精神,在纷繁芜杂的艺术流派中独树一面大旗。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见不到西风东渐后的不土不洋,也见不到张扬个性后的纵肆狂邪,更看不到理念当代下的各种形式手段,而更多的是建立在这一题材基础上对礼法规制的应有恪守,以及跨越传统藩篱后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修正与创新。
花鸟画不单单只应传达人的精神,同时也应该展现出世间万物的精神、物象本我的精神。因此站在一个全新宇宙观的视角上,以现代人的思想观、价值观去审视花鸟题材的创作,道法自然与心之自然的结合才是当代花鸟画创作所应付诸的思考。当我们从这一角度去探究当下写意花鸟画创作的风格朝向问题时,恰恰张立辰、郭石夫、陈平、郝邦义等几位艺术家所构建起来的这样一个具有文化现象性意义的集群,所呈现出的结果更具时代价值。在他们的“四君子”主题作品中,梅、兰、竹、菊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借物寓意,而是跳开固有的文人式情怀与情调,以一种更加鲜活的物之本体精神以及具有时代表征的笔墨精神诠释出生命意义与人文内涵的双重价值,继而成为不见小我而成就大我的社会精神。生命的旺盛与勃发、自然的壮丽与伟大、人与万物间的精神契合以及笔墨所传达出的那种激昂向上。这是在前人作品中所无法领略到的感受,也是别于前人的时代表征。不可否认,对于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与发展而言,这已然是一个全新的高度。
刘梓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