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字|谁最中国
图片|来自网络
如扑火的萤 乘风的浪
一头扎进美学怀抱的吴冠中
沉醉不知归路
——《吴冠中:自由的尽头是孤独》
![]()
造物给了吴冠中91年的时光徜徉人世
附赠了苦难与侥幸 才华与声名
却终于不肯让他太圆满
留白了知音与同道
“我这一辈子啊 太孤独”
![]()
江苏 宜兴
鱼米之乡的水田和桑园
是他一生追寻美学的起点
拾一枚石子丢入静谧的池塘
看水波在湖面荡漾
也在他的心底荡漾
终于荡漾出了一个让父母意外的吴冠中
“我的父母希望我成为一名教员
我却拜倒在‘美’的石榴裙下”
终于 17岁那年
父亲的规劝和母亲的悲伤
都未能挽回他追寻心灵自由的倔强
如扑火的萤 乘风的浪
一头扎进美学怀抱的吴冠中
沉醉不知归路
![]()
![]()
![]()
![]()
塞尚 梵高 毕加索
柯罗 高更 马蒂斯
西学东渐的浪潮席卷了古老的东方土地
让生逢其世的吴冠中在传统美学之外
又窥得美的另一种姿态
有没有一种方法
让东方与西方的美结合
生出新的美
横亘在中西方美学之间的这一难题
考验的不止是智慧
还有勇气
吴冠中决定试试——
在很多人上下求索而不得其门之后
![]()
![]()
![]()
![]()
这一试就试出个别有洞天
——
揣摩 酝酿 轮廓 勾勒
从初时两种艺术表现的势同水火
到渐渐将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
这中间
吴冠中并没有体会到一蹴而就的喜悦
探寻美学的新可能
首先要企及的
是打破固有观念的束缚 让心灵自由
![]()
![]()
从斧凿 生涩
到顺畅 写意
打破牢笼的吴冠中
以水墨的魂和油画的骨
缝合了中西方美学的裂缝
从未有人大胆如斯
因为从未有人获得他的自由
这自由让吴冠中收获了独属于他的画风
也收获了批判与不屑
这种不屑
随着吴冠中被中央美院除名达到了巅峰
![]()
“四平八稳不是艺术 要懂得放肆”
“艺途无捷径 正道是创新”
许多年后
吴冠中在他的文章中回忆起当年种种
仍心绪不平
他因自由而放肆 因放肆而敢于创新
这创新 终于将他带上了一条孤独前行的路
![]()
![]()
![]()
这孤独并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傲
也不含“朝闻道 夕可死”的慷慨
这孤独 是一种距离
“你走得越远 (和别人)相隔就越远”的距离
他远到了喊出“笔墨等于零”
他远到了喊出“艺术家不该被圈养”
他远到了喊出“画卖不出去了——好!”
他远到了喊出“一百个齐白石不如一个鲁迅”
他走得这样远
他不得孤独 谁得孤独
![]()
孤独在许多时候 并不值得歌颂
至少吴冠中从不渴求这样的孤独
但因了对“固步自封”和“理所当然”的反叛
他却不得不孤独着
他大可不必发出那种令人不悦的声音
做一个好好先生
但恰如一尾游进了江海的鱼
便再也不会眷恋从前的溪
自由如吴冠中者
深知哪里才是更辽阔的天地
孤独于他们而言 并不是自我放逐
只是比别人动身的早了一步
——
也许 这世界每向前迈一步
都离不开勇于孤独的人
![]()
孤独是孤独者远去的通行证
喧嚣是喧嚣者不前的墓志铭
孤独与喧嚣之间
只隔了一个自由 心灵的自由
![]()
也许 吴冠中孤独地太久了
已不再奢望还有什么人肯陪他一道前行
所以他才会说
不必悼念我 去看我的画吧
我的一生 都在画里
![]()
![]()
![]()
大师远去 匠心绝响
缅怀大师最好的方式
也许便是去看他的画
看水墨与油彩纵横之间
看那一抹孤独 如何自由
![]()
![]()
![]()
来源: 艺术与财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