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见心明性,古为我用--谈王赫赫的书法

在我的朋友中,很少有如赫赫兄这样在书画印三个领域如此多能者。画画是他本行,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于书法,则五体兼习,尤重篆书、行草。且精治印。赫赫既有一种从艺者的敬业精神,又有手艺人的技术敏感。他常常能把相互矛盾的技术与风格施于笔端,凭一人之能可敌多人之功。占据如此广阔的领地且能各臻其妙,这需要怎样的一种能力?他的脑子里分明有一个百宝箱似的储存库,里面存有各种装备和法门,他可以随意开启而无任何阻碍。而且,他更有超越常人的模仿能力,学什么像什么,比如,可以把宋人的罗汉、倪云林的石头、董其昌的行书协调地共处一个画面。

 如今,很多中国画家学书法其实根本学不进去,其一可能是他们不重视传统笔墨,其二是他们在心态上是隔的,业余的,凭一点画画的造型能力和机灵劲随意摆弄书法。这是没法学好书法的。古人必先有书法笔性的高妙领悟才能画画。赫赫在画画习字的方法与心态上是合于古人的。他从小就开始学书,勤于临古,早年对二王帖学一路风格用力尤深,后来,更倾心于元明以来诸家,赵文祝董乃至沈尹默等无不临习。读博之后,他在篆书、小楷、隶书诸体也投入很大精力。毕业展上,我对他的铁线篆《心经》和一个小楷册页印象很是深刻。近年,他的行草书在原来韵致淡然的基础上姿态更为多变,有一种郁勃的活力。小楷则工稳萧疏,骨质朗然。篆书除原来类似王澍的铁线篆外,多了一种放意的态势。更有取法于何绍基的隶书,则又增加了一个品种。        

然而,我以为赫赫兄并不满意于现状。如果说以前一意入古,考虑更多的是形,现在,他更愿意发挥自己的主观力量,见心明性,以我伊为体,古人为用。对于善于思考和改变自我的从艺者,这是一种新的开端。      

作者:文/陈忠康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