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当代的中国画创作异彩纷呈,无论工笔写意,还是唐宋元明,亦或实验解构,人们用尽各种办法来表现各自心中的理想世界。在这种多元创新的艺术氛围中,许多迥别于传统的风格样式被创造了出来,但同时,也有艺术家坚守传统规范,潜心于古人所创造的那个深沉博大的艺术天地。在这两类艺术家之间还有一种人,他们游走与古典与现代之间,他们在新与旧,传统与当代,保守与创新中保持着自己内心的平衡。青年画家仝凌飞的艺术创作,便具有以上的特点。从他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他跋涉艺途的心路历程。
仝凌飞的创作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状态,从最初的版画油画到实验性很强的水墨,再到如今悠游于传统山水画海洋中的惬意与自得。仝凌飞从丰富多样的艺术语言中不断去粗存精,不断尝试、寻找适合自己心性的艺术表达方式,最终,他选择了传统山水的笔墨程式。可以说,这样的选择对仝凌飞来说是理性的,也是睿智的;是坚决的,也是充满条挑战的。
仝凌飞早期的艺术创作以版画和油画为主,他先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艺术学院版画系,三年之后便举办了自己的版画油画作品展,五年之后作品更入选了第九届全国美展。这一阶段,可以说仝凌飞的艺术道路是顺畅且充满光明的。此后的时间里,仝凌飞持续着自己的版画和油画创作,同时他也开始对中国古典的器物,例如明清瓷器,案头湖石山子等文房雅玩产生兴趣。这些神秘而古老的物件所散发出的诱人气息深深地吸引着他,使他留恋,使他入迷。
从对太湖石产生兴趣之后,仝凌飞的艺术创作也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一系列的以太湖石为母题的作品开始出现。而水墨的材质也以它自身的优势成为画家选择的重点。我曾跟凌飞兄有过几次对谈,谈话中能够明确地感受到他对当代艺术语言与形式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在他的语句中,也同样能感受到他对于古典书画传统的兴趣与向往。这一时期的创作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地出现中国传统艺术的语言与符号了。他的艺术道路中更为深刻的变化正在悄然酝酿、成熟。
再之后,一系列以古典山水语言为主体的山水画开始出现在仝凌飞的笔下。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在这些作品中作者虽然运用的技法来自于传统经典作品,但他却巧妙地将那些人们熟知常见的古典山水构成方式进行了属于他自己的解散与组合。这一部分的改变,对于一般的观者是易见的,他们熟知古代经典作品的样貌,更多人会随着常规的理解认为这就是所谓中国画的程式性,是它强大的语言系统中常见常用的艺术手段。而在仝凌飞看来,这种看似搬山引水的组合手法,却并不是如此的简淡平淡。它的背后,是画家在充分把握传统绘画语言的基础上对古典图式所进行的大胆打破与重建。这里面有画家对古典的熟知与热爱,更有他对当代艺术思维的领悟与运用,更有他对艺术史发展中继承与创新,保守与新变的思考与尝试。
之所以说仝凌飞的艺术选择是理智而坚决的,是因为他本就对传统与当代有着清晰的认识,而沉浸在版画与油画中多年,又曾取得过不俗的成绩,这足以有理由让他在既定的艺术道路上继续向前发展。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那些已经取得的成果,而是将自己的视野放得更为长远和广阔。他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诸多选项中摸索、寻找,并最终选择最为古老的东方艺术而放弃原已熟练掌握的方式,这就可以看到仝凌飞在艺术面前所具有的胆魄与决心了。但是,所有的选择都面临着两种可能性。仝凌飞以他对东西方文化的熟知,以他对古典文学、书法艺术、器物美学的灵敏体悟进而选择国画作为艺术的突破口,这无疑是智慧与信心的表现,但同时他也把自己带入到一座庞大而坚固的壁垒面前。这壁垒便是中国画的千年传统,如何处理与传统的关系,是所有从事中国画艺术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所谓风景画有大不同。山水画由景而入境的转化,是艺术家主观情感与审美的外化,这里面有历史的,更有文化的深层原因,非徒单纯描摹再现自然那么简单。这种转化,也恰恰将画家的艺术技巧与创造性都显露无疑。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与勇气,相信画家不可能在这路上走得太远。就我所见的仝凌飞的作品来看,他早已意识到壁垒的存在,也早已在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了。他从古人画中“借”来的那些图式语言,即有古老的传统精神,又同时体现着借古而出新的艺术变革。还有一些手卷作品,可以说是仝凌飞古典道路探索的延续。那种强烈的疏密黑白开阖的对比,在一个极具传统意义的手卷形式中展开。初看完全古典,而细读则能看到许多新的构成元素甚或是当代元素的运用。我认为这一个系列的创作,最能见出仝凌飞最近一段时间艺术探索的成果,而更可期待的是,这一组合方式中蕴藏着更为巨大的新变的元素,它要比那些从古人那儿“借”来的山水图式更为珍贵。
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面貌,可以成就一个艺术家,而艺术中的自然,要远比常人看到的更为丰富和多彩。凌飞兄这一卷多彩的云山佳构,于此才刚刚展开,我们期待更多的精彩随后呈现。 (马龙《画风》执行主编)
作者:马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