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
▼
宋振熙
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学者。
1985年9月出生,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学士,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硕士,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部主任,
当代艺术调查局(ABI)局长。
长期关注当代艺术青年艺术家发展和生态,致力于完成学院艺术家培养和当代艺术整体生态圈的链接工作。
同时针对当代艺术话题和艺术现象进行研究工作,将多种文化研究方式打通输入到当代艺术讨论内,讨论未来艺术跨领域生存的路径和方法,参与多项城市文化演进项目,让当代艺术的角色性更加有效,更具时代感。
丘挺造境中的“通达”与“修行”
文/宋振熙
当代水墨里,有两类艺术家行走的比较艰难,一类是往回踱步的人,一类是向前方奔行的人。反倒是随着当代“徘徊”摇摆的人来的比较轻松自然。问题都在于艺术家的选择,丘挺的艺术追求是选择往回走,他的这种“踱步”在笔者看来便是一种通过“修行”来达到的多重意义上的“通达”。
![]()
丘挺《披云》
23x53cm
绢本水墨
2020
![]()
![]()
![]()
![]()
70年代出生的丘挺摆脱了一些政治文化上的压迫而达到个性的解放。同时又经历了当年中国传统绘画教育资源迸发的时期,丘挺早年作品是带有浓厚学院气息的。他将写生看作“师造化、得心源”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十分在乎笔墨的研习。在求学阶段,他便师从“南北”,从中国美术学院到清华美院,再到中央美术学院。那些在董其昌看来的“南北宗”问题,首先在学院的层面上已经被丘挺“通达”开来。从这个角度看,他并不在意的是绘画上的师承和宗派,笔墨方式以及图像的形式处理并不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在他看来,山水精神的根源在于人和自然的精神共通,山水绘画便是一个和自然、人之个体对话的途径,这个途径的绘画性则在于对“造境”的把控。
![]()
丘挺《温榆河畔》
23x58cm
纸本水墨
2020
![]()
![]()
![]()
![]()
![]()
丘挺对“造境”的研究并非只从绘画上得来领悟。早在求学阶段他的《宋代山水画造境研究》便让人们看到了他绘画理论研究的深厚功底,而宋、元的山水意境成为其“造境”脉络的重要来源。如何从“景”到“境”的问题他给了我们一些提示,关键是在于人——本体的情性的虑化以及品格的植入。关于本体的情性带入则是一种诗性精神的体现,而品格的植入则是一种学养为文心的表达。在丘挺的“造境”修行中,这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从他的作品中不难找寻到一种纯真而遥远的气息,它不是温婉的气质,而是更加直接的气韵。那些带有诗性的语言正是被安放在了山水自然之中,观画的过程仿佛是对其本人的“通读”。从他的绘画“造境”风格上,由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一是注重人的感知经验,将诗性的语言通过绘画中小景的经营表达来传达人的气象和世界观,这部分作品以《养素园林系列》(2013)为主。而另一种则是带有刚性气质,抛开人之体验,将山水和人通达一体,展现自然的造化,澄怀味象。这部分作品以《古柏寒山》(2015)为代表。这两种风格虽然不一样,却表现了自己在绘画的“修行”中,对于人自己的态度,无论有无“自我”,“造境”不止,“通达”不息。
![]()
丘挺《西湖》
45x46cm
纸本水墨
2020
在“造境”的过程中,丘挺的笔墨是极其重要的手法。谈及笔墨,则不能回避他作为“以古为徒”的成就,即“通达”中国山水的笔墨世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大量的对古人绘画的临摹和研究,同时又要将自己对古人视界的专一和对当下变幻莫测的视觉感知的抵御。丘挺的笔墨是宋元山水画一脉而来的正统路子,宋画的细腻、沉着稳重和元代绘画笔墨的率性潇洒都在他的画中自由表达,趣味和意味精妙尤佳。同时,我们又能够看到一点“新”的气息。不能说他们来自西画的经验,却逃不掉是丘挺个人的创新表达。例如从“淡积墨”到“淡积色”,这个奇妙的突破上,笔者认为这些“新”随“境”而生,离开画面则悠然不可成立,所以更像是对古画笔墨的一种“修”善,使其更适合个人的情性语言。然而,无论笔墨的创新和变化,都不能离开笔墨的正统性,丘挺一直将情意和理法上的“正”作为笔墨世界游走的主线,从未偏离。
![]()
丘挺《日本庭院写生之三》
33x33cm
银笺水墨
2019
![]()
丘挺《日本庭院写生之五》
33x33cm
银笺水墨
2019
丘挺通往“造境”世界的另外一个途径却很难为人知晓。那边是对书法的追从。可以说,他的一些画中的提拔只是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古意诗性的眷恋。然而其背后大量对书法的临摹和研究倒是让他从修行自身出发,思辨古今文脉,找寻抒写和绘画的关系,达到“造境”中对“意”的重新理解。
![]()
丘挺《日本写生之一》
35x34cm
纸本水墨
2019
![]()
丘挺《日本写生之三》
35x34cm
纸本水墨
2019
还有一点为人们略有遗忘之处是作为中央美院教授的丘挺,将艺术教育作为一个通达自己绘画修行和通达“古今”的方式。中国古画之境亦有教化之意。如何“人伦教化”从另一个方面刺激着丘挺去思考传统山水和当下的关系,实时修正品格以及保持思辨的能力。
![]()
丘挺《月移粉壁》
31x94cm
纸本水墨
2018
![]()
![]()
![]()
![]()
![]()
丘挺深刻的明白,中国文化中面对自己的内心便是面对整个世界。他在绘画中用笔墨、意象、技法、诗性等构造起来的“境象”并非给予自己一个交代,更不是躲藏在一个他者莫入的地域。这个造境对于自己是一次“渐进”般的修行,可对于更多观者来说,它可以通达至他们的内心,勾连起我们遗忘的古意世界。
![]()
丘挺《山外之山中(二)》
129x372cm
纸本水墨
2017
![]()
![]()
![]()
![]()
![]()
![]()
丘挺《荷之四》
136x204cm
纸本水墨
2016
![]()
丘挺《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浪漫》
165x308cm
金笺水墨
2017
![]()
丘挺《屏风·山外之山中》
360x220cm
金笺水墨
2017
![]()
丘挺《屏风·山外之山中》
360x220cm
金笺水墨
2017
![]()
丘挺《屏风·山外之山中》
360x220cm
金笺水墨
2017
![]()
丘挺《太行幽谷图》
50x35cm
金笺水墨
2015
![]()
丘挺《太行幽谷图1》
50x35cm
金笺水墨
2015
![]()
丘挺《华严泷》
136x68cm
纸本水墨
2015
![]()
丘挺《泼墨山水》
78.5x57cm
纸本水墨
![]()
丘挺《武康石》
79.5x49.5cm
纸本水墨
![]()
▼
丘 挺
1992年9月-1996年7月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1997年9月-2000年7月 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2000年9月-2004年1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博士学位;
2004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品收藏: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加拿大安大略省美术馆、法国布列塔尼城市联邦委员会、浙江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
出版的专著及画册:《山水画笔墨技法详解》《宋代山水画造境研究》《历代名画技法评析—青卞隐居图》《丹枫呦鹿图》《历代名家技法集萃—云水法》《宫室舟桥》《点景人物》《元代山水》《中国当代艺术家谈艺录—丘挺卷》画册《丘挺山水写生册》《名家经典丹青—丘挺卷》《丘园养素》《一溪云》《丘园养素一桂林黄姚写生册》《山水之眼》等。
作者:宋振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