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6-06 21:37
《花 · 非花》| 当代艺术作品联展
展览地点:穗庐艺术空间
展览时间:2022年06月03日-07月03日
2022年6月3日晚七点,《花 · 非花》| 当代艺术作品联展(杭州站)正式亮相于穗庐文化艺术空间,本次展览共展出李云雷、金大伟 、王赓、仝紫云、刘建轩、王熙远六位艺术家共八十余件作品,其中既有凸显传统笔墨文化的传承,又有展现当代先锋艺术与传统绘画技法的融合,还有对中西方传统绘画材料及技艺之比较,更有对未知及当下现状的思考。本次参展艺术家王赓为展览开启仪式致辞。
![]()
艺术家王赓致辞
![]()
王赓为参观者导览
![]()
![]()
王赓为参展者讲解自己的艺术创作思路
展览现场
![]()
![]()
![]()
![]()
此次展览,立足当下传统的绘画形式面临著能否切入和涵盖现实与心理两个层面的挑战。如何摆脱媒材的狭隘,摆脱绘画种类的束缚,在多元文化中建立起民族自信,彰显中国艺术的自我认同?亟待画坛展现出新的活力。如何使得新作品体现艺术差异性和多样性,使之成为文化自觉建构行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六位艺术家秉承“守正创新”的宗旨,探寻中国绘画在国际视角、智慧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颖灵感。
![]()
![]()
![]()
![]()
![]()
![]()
![]()
回归绘画本身,专注于自身的艺术创作。当下的中国画与油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对比或对立关系,而是充满互动与交流,以自由挥洒表达创作者的个性情感,展现艺术家创作的时代内容。艺术家扎根中国传统艺术语言,透彻理解前人创造的笔墨语言和审美风格的同时,面向网络科技、大数据、人工智慧日益变革的时代奋力拓展视野,并敢于在绘画的笔墨、质感、创作思想上作出积极探索。六位艺术家既谙熟传统艺术的传承,又积极探索中国绘画面临数位时代冲击可以阐发的新颖意义。当强调“原创性”到达极致时,艺术现代性(即画中应有之意)也随之而起。传统果真如许多艺术家们所想像的那样无法超越吗?体现于当代艺术家作品中的“原创性”,可以成为前无古人的艺术独创吗?
![]()
![]()
![]()
黄宾虹先生曾言,欧风东渐,心里契合,不出二十年,画当无中西之分。其精神同也。六位艺术家根据文化现实和中国绘画发展现状,各自作出了绘画艺术上富有探索意义的形式反思、实质追寻,审视一种富有当代性表征的中国绘画。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既看到东方艺术传承悠久的美学线索,又能感受到西方绘画资料和表现手法完美贯穿其中,自广度和深度上窥见中国绘画无穷可能性之一隅。
王阳明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参展艺术家作品欣赏
(按年龄大小排序)
![]()
李云雷
别署雁翁、寄寄老人、羡鱼草堂
1970年生于安徽合肥,祖籍山东高唐
中国致公党成员
1991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
2002年入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学习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理事
![]()
![]()
![]()
金大伟
1982年2月生于山东日照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现任教于宁波大学
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理事,宁波工作组负责人
西泠印社社友会副秘书长
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
![]()
![]()
王赓
1984年6月出生于杭州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
现为职业画家
![]()
![]()
![]()
仝紫云
1987年生于河南省唐河县
本科及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研修班教师、课题组成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
![]()
![]()
![]()
刘建轩
字仁公,号思斋,1990年生于江西永新
青年书画家、学者
现就职于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赏专业
并获林风眠奖学金、毕业创作金奖
2021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藏系
并获林风眠奖学金、毕业创作金奖
![]()
![]()
![]()
王熙远
1998年出生于中国杭州
2021年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艺术系
2022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绘画系研究生
自幼酷爱绘画在英留学期间实践探索了多种艺术形式
包含摄影、纪录片拍摄与装置艺术
现艺术实践以油画和电子绘画为主要方向
![]()
![]()
展览详情
展览时间
2022.6.03-7.03
展览地址
穗庐艺术空间
杭州市滨江区伟业路660号
主办方
穗庐文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