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与古为徒第二季”徐彬 周闹闹 刘永亮成扇联展

2015-10-21 13:54

  展览时间:

  2015-10-24~2015-10-31

  开幕时间:

  2015-10-24 10:00

  展览城市:

  江西

  展览地址:

  南昌四宝堂

  主办单位:

  南昌四宝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参展人员:

  徐彬、周闹闹、刘永亮

  展览介绍:

不知不觉,距离“与古为徒——徐彬、周闹闹、刘永亮书画联展”已有两年之久,对这场展览或许记忆犹新,或许模糊。时间暴露了艺术圈的纷繁多变,也沉淀了不易被冲蚀的力量,那场展览不是短暂的哗众取宠,而是心怀执念的细水长流。

同样是“与古为徒”,同样是三人,此次展览却别出心裁,取名《与古为徒》第二季,选取的作品全是定制的小幅精品成扇。成扇不同于常规的尺幅创作,它不仅对章法布局要求高,也非常考验作画者驾驭笔墨、结构安排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故被称为“小品大艺”。他们将各自的艺术造诣浓缩于一方扇面之上,用传统山水“尽精微”“致广大”的美学思想和审美品格,在不及盈尺画上穷幽极遐之胜,延展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巴拉丁斯基在谈到自己的缪斯时,说她具有“表情独特的脸庞”,获得这种独特的表情,或许就是艺术的意义所在,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也不例外。徐彬的绘画多高古、清逸,深入传统之堂奥,有清旷超凡之远韵,将文人高士遗世独立的气质在山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周闹闹痴于耕石,印文的研究深入程度堪与学者相较,其篆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溯流求源、追摹古人,令其印章更为高古出彩,方寸之间得万千气象;刘永亮的青绿山水是他的特定符号,一派直追宋元的庙堂气势,将其慕古之心展露无遗,他对笔墨、色彩近乎严苛的要求,令其笔触谨细巧密却不流于媚俗,丰富色彩中流露出的种种逸趣总能给人惊喜。徐彬、周闹闹、刘永亮三人遵循内心的指引,作出了属于自己“独特脸庞”的选择,却在艺术理念上殊途同归。

谈起思想理念,人们总爱提某某风潮,亦讲究师出有名,似乎有了这些“外衣”就能振臂一呼、引领潮流。三人将这些世俗的观念弱化,简介就真的简化,没有浮夸的经历和显耀的头衔,只提“与古为徒”。“与古为徒”是对传统的传承与守望,置身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营养,这并不是值得夸耀的资本,因为在提倡创新的当下,它随时可能会被误读。(胡珊珊)

其实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恪守传统并且坚持下去,他们不想一呼百应,所以无须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他们不刻意标新立异,所以没有淹没在“新文人水墨”的风潮中。中国的绘画艺术早在宋代笔法技巧已发展成熟,后世多在此基础上继续传承与发展,“与古为徒”正是中国绘画艺术最为本质的初相,也是最简单、纯粹的艺术追求。

“与古为徒”系列展览如同三人的友谊,将会一直延续下去,这是艺术探索不同阶段的总结,也是外界见证他们自我突破的方式。“与古为徒”不是口号,也不是某种英雄式的呐喊,只是三个已过而立之年的中年男人共同的内心追求。他们试图通过传统探究艺术更深层的本源,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去创造新意,也希望亲身守护的传统,能在他们这代人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他们的尝试结果如何,尚需时间佐证,但这代人的力量正在积蓄,不容我们忽视,我们也无法忽视。此时,我们只需前往展览现场,细细欣赏他们呈现的六十幅精品佳作,与之前的展览对比评判一番,再期待下次展览的到来,就是给予三人最好的馈赠。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