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研讨会
时间:2025年3月20日上午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六层学术报告厅
研讨会现场
相关链接:
视频 | “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研讨会现场回顾(一)
视频 | “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研讨会现场回顾(二)
视频 | “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研讨会现场回顾(三)
视频 | “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研讨会现场回顾(四)
视频 | “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研讨会现场回顾(五)
视频 | “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研讨会现场回顾(六)
视频 | “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研讨会现场回顾(七)
视频 | “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研讨会现场回顾(八)
视频 | “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研讨会现场回顾(九)
视频 | “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研讨会现场回顾(十)
视频 | “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研讨会现场回顾(十一)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世界美术》杂志编辑
赵炎:
非常荣幸来到现场聆听各位老师的发言,首先祝贺谢天成先生的展览开幕,祝贺红梅老师,祝贺北京画院举办这么高水平的展览。
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第一,这个展览对于当代中国的中国画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如果我们回顾二十世纪整个中国绘画“西学东渐”的历程,中西融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道路。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学界提出了“四大主义”,即传统主义、西方主义、融合主义、大众主义,其中融合主义即调和中西是一条很重要的道路,也是中国艺术发展到今天一直在延续的一条道路。
早在刘海粟先生创建上海美专的时候,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这是一种调和东西文化的意识,也是一种开放的国际视野。放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历史进程中看,这就是一条发展东方艺术,调和东西文化的文脉,其中既包括上海美专刘海粟先生这条线,也包括林风眠先生那条线。而且这条探索之路并不局限于中国画领域,也拓展到了其他媒介材料,尤其是在油画创作以及各种水性材料的创作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谢天成先生是刘海粟先生的学生,他也践行着刘先生的艺术主张,因此这个展览是内在于20世纪中国艺术调和东西方艺术的历史发展文脉之中。
第二,具体就画作的风格特点而言,谢天成先生的作品呈现出了两类比较明显的面貌:一是传统的中国画笔墨语言的面貌,二是具有典型视觉冲击力的、融合东西方艺术语言的彩墨画面貌。整体上看,从形式媒介的角度来讲,他遵循的是传统的路径,比如说用纸,用墨,构图,选择的描绘对象母题——比如说荷花、桂林山水、黄山等等,这都是中国画常见的母题,但是很多地方也融合了西画的元素,这和他早年受西画训练有关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色彩。
谢天成作品中的色彩关系,用了很多西画里面的补色关系,比如强烈的红绿对比、黄蓝对比,这几种补色关系在他的画里面用得特别多,这是我们传统的青绿山水里面不太常见的用色。这种补色关系的发展和来源,我们可以追到19世纪的印象派,恰好是在印象派的绘画中,补色关系得到了强化。对于色彩的情感表达而言,这种对比强烈的补色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感觉关系,就像印象派在艺术史上,我们说它不完全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对感觉的捕捉和再现。将强烈的补色关系运用到画面中,就会形成特殊的视觉冲击力,这在印象派、后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艺术中都有大量使用。而补色关系在传统的中国画中是很少见的,将其运用到水墨画中会产生了新的视觉张力,能够通过色彩表达出强烈的情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和变化。
此外,关于画面中形成的媒介效果。传统中国画用墨很讲究,技法也很多样,有泼墨、泼彩、积彩、积墨等等。谢天成先生的画在彩墨画创作中比较注重多层次的视觉效果,比如有的作品会先用揉的办法在纸上做一个底子,然后再在上面一遍一遍的画,产生多层次的效果。其中的彩墨颜料不断叠加和覆盖,有些地方是半透明的,有些则是不透明的,就形成了画面中厚重和多层次的特点。这是艺术家在形式语言方面继承传统基础上的个人化探索,值得我们关注。
第三,将抽象意象和特定主题相融合,产生独特的画面效果。此次展览中,比如“花山系列”和“瑶山系列”,有些画面能直接看出图像的母题,如画的是山、荷花等等。但有的则看不出来,具有纯粹抽象的特点。谢天成一生画山水很多,山川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内化到艺术家的意识之中了,由此在创作中就会自然地成为一种造景。与此同时,谢天成很早就有比较开放的国际视野,八九十年代就在国外做展览,他的艺术眼界是比较开阔的。在西方的绘画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抽象表现主义、八九十年代又有新表现主义,在这些绘画中都有明显的抽象化表达,想必当时谢天成先生在国外做展览的时候也是有所了解的。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具有明显的抽象化表达,那种抽象意象的营造和图像表达方式是值得关注的。
在他的彩墨作品中有一些是非常抽象的图像符号,比如画面中会有意识地用一些很硬、很重的笔触绘一些符号,这些符号一开始看不出是什么东西,但仔细辨认又有些植物的影子,像是残荷,有些又像是人形,有点类似于涂鸦,具有某种原始生命力的气息。我把这些符号理解成艺术家的自然感受内化成的生命符号,显示出他在艺术创作中强烈的情感表达,因此,这些符号是强烈的情感表达凝聚成的一种关于自然的生命符号。
以上是我对谢天成作品的一些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作品中的表现力、生命力都基于对传统中国水墨画和西方艺术的融合。我们今天特别强调一个词叫守正创新,指的就是中国艺术家要在坚守中国文脉的基础之上,进行新的创造,这就要求艺术家一方面要有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修养,另一方面也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能够学习其他民族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才会有当下的创新。因此,这个展览充分展现出一位几十年探索中国画发展中西融合之路的艺术家,在守正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的作品不但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同时也焕发出富有创造性的强烈生命力。
最后,再次祝贺展览成功!谢谢。
(注:“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相关内容将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